香山的秋夜,靜謐而淡然。在一間茶館的露台上,月色流淌,微風習習。一群志同道合、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常常放棄了節假日和週末,聚在一起,共同研究和探討近百年來中國的金融對社會各個領域的影響與作用。這群人就是《貨幣戰爭3》的研究小組成員及志願者們。在經過了一天緊張的研究工作後,大家常常在此輕鬆討論,梳理思路。
鄭鶯燕,研究小組中唯一的一位女生,大家親切稱她“小神妞”。因為她迥異於中土人士的眉眼,常常會讓人聯想到其祖先很可能是一位波斯公主。她一開口便有如水銀洩地,那股子“神”勁兒,讓人絕對找不到合適的英文對應詞,那是幽默犀利、機靈古怪和特立獨行的混合體。她知識廣博,一針見血,對細節近乎嚴苛的認真態度,為她贏來了“史上最偉大的挑剔者”的名頭。在討論最初的稿子時,她毫不留情地說:“這是什麼?推倒重來!我要讀不下去,讀者也會讀不下去!艱深、晦澀、線索太多、人名太多、術語太多,記不住、聽不懂!普通人看不懂,你的書還有價值嗎?”她代表讀者對書稿的責問,令我大感意外,以前寫東西只管自己痛快,很少顧及讀者的感受。她力主的讀者閱讀體驗的觀念,使我深受觸動。於是,兩遍、三遍、四遍地調結構、改文字、理線索。
楊巍,從來不與任何人正面辯論,雙子座的性格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他總是委婉而客氣地表達自己的看法。老楊是我從小一起長大的鐵桿兄弟,從幼兒園直到大洋彼岸的美國,我們幾乎都在一起。他比我早一年到美國,從生物、電腦、MBA到投資銀行,他的學習和工作經歷遠比其他人豐富。尤其是他在日本富士銀行和中國香港施羅德公司的工作經歷,使得他對美國和亞洲的金融市場有著直接的體會。於是,他承擔了繁重的日本資料篩選和交叉驗證的工作。在最後四個月中,他還深入研究了蘇區、邊區和解放區的金融問題,後來老楊見人就說,在研究了中國共產黨的金融創新之後,他佩服得想交入黨申請書。
苗剛,他的典型特點就是常常皺著眉頭晃著腦袋說:“這個數據不一定靠譜,必須找到第二來源。”一旦找到一個重要線索,苗剛立刻像變了一個人,時而眉飛色舞,時而義正辭嚴地從三皇五帝一直侃到地老天荒,盡顯北京男人驚人的口才。大家一直認為他當年應該參加人民大學的辯論團,後來傳說苗剛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從蒙代爾學習金融時,又練就了一身英文侃爺的硬功夫。除了演講的天賦外,苗剛對數字也相當敏感,在他把關的“質量控制”環節上,數據校對和信息來源都得到了很大改進。
薛小明,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西北人特有的憨厚樸實。在他的觀點受到挑戰而情緒激動時,這個娃娃臉的男生也會與對方爭得面紅耳赤,但由於語速很慢,往往不佔上風。這位國際關係學院的研究生,學習勤奮,英語閱讀能力很強,對金融和歷史研究充滿激情,他對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做出了重大貢獻。
《貨幣戰爭3》研究的重點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金融問題。從1840年到1949年,要查閱的各種與金融相關的資料堪稱浩如煙海。從朝廷奏折、皇帝朱批、民國檔案、外國及各省報紙、外國使團密電到國際金融市場同期債券發行記錄、中外各大金融家族的活動情況、外債統計、海關關稅、鹽稅、厘稅的統計報告、各國解密檔案、當事人的口供及筆錄,當然還少不了數百本金融貨幣史和人物傳記的書籍。在香山紅葉繽紛的時節,大家忘卻了塵世的一切煩惱,全身心地遨遊在浩瀚的歷史資料的海洋之中。
對這本書貢獻最大的還是廣大讀者。在我的微博中,無數博友熱情地提出了建議,當然,也有很多中肯的批評。正是這些同事和朋友們的巨大鼓勵和期待,使我能夠最終堅持下來。
我一直有一種信念:一個人的價值,不體現在與別人相同的東西上,而體現在與別人不同的東西上。“貨幣戰爭”系列著作的研究和寫作過程,是一個充滿挑戰、艱辛與沮喪而又富於激情、振奮和豁然的過程,它已經融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世界貨幣戰爭的烽煙中,我願做一個忠實的歷史記錄者。
我始終認為自己是個非常幸運的人,有這麼多朋友的支持和幫助,使我常常激情澎湃。同時,面對很多爭議,又使我處處冷靜客觀。我覺得自己已經找到了生命中最具價值和創造力的源頭。當一個人在從事自己最有天賦的事情時,不吃不喝不睡也不會覺得痛苦,因為他正在努力為社會創造性地貢獻價值。事實上,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與生俱來地擁有某種天賦,一個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夠盡早地發現自己的天賦。而大多數人的悲哀就在於不知道,或者放棄了自己的天賦。在我看來,教育、讀書、工作和生活的全部目的,就在於找到自己的天賦,它是與生俱來的,它是不可改變的,探索並發現它將是一生的重任。
我還要感謝我的妻子和女兒,沒有你們長期和毫無保留的支持與鼓勵,我同樣不可能成為今天的自己。
最後,謹以此書獻給所有關心中國命運的讀者。
作者
2010年末於北京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