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裡有兩冊《喧嘩與騷動》,一冊是1984年出版,定價1.55元,印數87500冊;另一冊是1995年出版的,定價18.40元,印數10000冊。這十一年裡,我們經歷了很多變化,就像《喧嘩與騷動》的定價和印數一樣,很多事物都已經面目全非。當然也有不變的,比如這兩冊《喧嘩與騷動》都是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都是同一位出色的學者和翻譯家李文俊的譯文。這沒有變化的事實似乎暗示了我們,一個過去的時代其實並沒有過去,它和我們的今天重疊起來了,它的存在並不是為了讓我們這些擁有著過去的人在回憶往事時增加一些甜蜜,或者勾起一些心酸,而是繼續影響我們,就像它在過去歲月裡所做的那樣,影響著我們的理解和判斷。也是同樣的道理,威廉·福克納是永存的。
這是一位奇妙的作家,他是為數不多的能夠教會別人寫作的作家,他的敘述裡充滿了技巧,同時又隱藏不見,尤其是他的一些中短篇小說,外表馬虎,似乎敘述者對自己的工作隨心所欲,就像他叼著煙斗的著名照片,一臉的滿不在乎。然而在骨子裡,卻是一位威廉·福克納,他在給蘭登書屋的羅伯特·哈斯的信中這樣寫道:「……需要精心地寫,得反覆修改才能寫好……」這就是威廉·福克納,他精心地寫作,反覆修改地寫作,而他寫出來的作品卻像是從來就沒有過修改,彷彿他一氣呵成地寫完了十八部長篇小說,還有一堆中短篇小說,接下去他就游手好閒地在奧克斯福,或者在孟菲斯走來走去,而且還經常打著赤腳。
就像我們見過的那些手藝高超的木工,他們幹活時的神態都是一樣的漫不經心,他們從不把自己的認真顯示出來,只有那些學徒才會將自己的兢兢業業流露在冒汗的額頭和緊張的手上。威廉·福克納就是這樣,敘述上的訓練有素已經不再是寫作的技巧,而是出神入化地成為了他的血管、肌肉和目光,他的感受、想像和激情,他有足夠的警覺和智慧來維持著敘述上的秩序,他是一個從來沒有在敘述時犯下低級錯誤的作家,他不會被那些突然來到的漂亮句式,還有艷麗的詞語所迷惑,他用不著眨眼睛就會明白這些句式和詞語都是披著羊皮的狼,它們的來到只會使他的敘述變得似是而非和滑稽可笑。他深知自己正在進行中的敘述需要什麼,需要的是準確和力量,就像戰鬥中子彈要去的地方是心臟,而不是插在帽子上搖晃的羽毛飾物。
這就是威廉·福克納的作品,像生活一樣質樸,如同山上的石頭和水邊的草坡,還有塵土飛揚的道路和密西西比河氾濫的洪水,傍晚的餐桌和酒販子的威士忌……他的作品如同張開著還在流汗的毛孔,或者像是沾著煙絲的嘴唇,他的作品裡什麼都有,美好的和醜陋的,以及既不美好也不醜陋的,就是沒有香水,沒有那些多餘的化妝和打扮,就像他打著赤腳游手好閒的樣子,就像他的《我彌留之際》裡那一段精彩的結尾──「『這是卡什、朱厄爾、瓦達曼,還有杜威·德爾。』爹說,一副小人得志、趾高氣揚的樣子,假牙什麼一應俱全,雖說他還不敢正眼看我們。『來見過本德侖太太吧,』他說。」── 他就是這樣一位作家,寫下的精彩篇章讓我們著迷,讓我們感歎,同時也讓我們發現這些精彩的篇章並不比生活高明,因為它們就是生活。他是這個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始終和生活平起平坐的作家,也是為數不多的能夠證明文學不可能高於生活的作家。
一九九七年八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