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在看破一切之後也看破了自己:區區凡胎肉身,無法逃離脆弱生存,唯一能做的事情是打量同類,再打量自己。
我的朋友周濤寫過這樣一個場面:兩隻螞蟻在大地上相遇了,由於矜持互相沒理。爬過很久都後悔了,畢竟是同類啊,怎麼沒有擁抱一下?
我們就是這樣的螞蟻。
我們再渺小,也算擁有了生命。生命,有它的本性。
本性之一是聚集,本性之二是延續。對於智能高於螞蟻的人類而言,就會因為聚集和延續,呼應前後左右,既自我安慰,又互相安慰。
人類的自我安慰和互相安慰,主要辦法是尋找“意義”。生存的意義,生命的意義,聚集的意義,延續的意義……這在早期比較容易,只要有聰明人站出來一說“意義”,大家就相信;一到現代就難了,既然大家從小已經知道了銀河系和地球的一點點真相,那就很難再從根本上信任各種“意義”。所以,現代智者特別苦惱,他們必須把知道了的一切當做不知道。用我的話來說,叫做“通過切斷思維來捕獲意義”。這種情景,就像哈維爾(V.Havel)所說的那樣,在汪洋大海中尋找一個“意義的島嶼”。
“意義的島嶼”可以讓人忘了茫茫大海,忘了驚濤駭浪,產生精神上的安全感,從而居住下來。這,便是文化。
居住在“意義的島嶼”上,極有可能產生紛爭,甚至產生對意義的爭奪,因此必須把意義層層細分,以便各守其事、各司其職、各耗其身。隨之,文化也必須把自己的宏觀能力自動縮小,使之越來越專業化、偏執化、瑣碎化。結果,很多更狹隘的“意義”就冒出來了。
每一種“意義”一旦成形,都會自我增量,以證明自己存在的理由。例如,個體的意義、群體的意義、家庭的意義、民族的意義、國家的意義、西方價值的意義、東方價值的意義,如此等等。這麼多“意義的島嶼”,都在宣稱自己的極端重要。但在私底下,真覺得有那麼重要嗎?又是那個哈維爾說的了,每一個島嶼都會自問是否連接著“海底山脈”。如果有連接,“意義”就讓人安心;如果只是“珊瑚礁”,“意義”就要重新更替。按照哈維爾的自述,他從原來東歐國家的意識形態系統中拔身而出,成為捷克總統,就是因為發現了原來“意義”的不可靠。
但是,他找到的新的島嶼,是可靠的嗎?怎麼證明,它連接著海底山脈?而且,即使連接了,又怎麼證明能夠抵禦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