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我就回上海了。

出生的村莊這次沒有去,只在余姚城裡見了一位遠房親戚:比我小三歲的表舅舅。記得嗎,當年我初到上海時在鋼琴邊與我握手的小男孩,終於由於語言不通而玩不起來;後來陰差陽錯,他到余姚來工作了,這次相見我們的語言恰好倒轉,我只能說上海話而他則滿口鄉音。倒轉,如此容易。

我就算這樣回了一次故鄉?不知怎麼,疑惑反而加重了。遠古滄桑、百世英才,但它屬於我嗎?我屬於它嗎?身邊多了一部《余姚志》,隨手翻開姓氏一欄,發覺我們余姓在余姚人數不多。也查過姓氏淵源,知道余姓的一脈,是秦代名臣由余氏的後裔。但我在學術研究中又發現,更有生命力的余姓一脈,是古羌族,世居涼州,即今天甘肅武威。後來加入了西夏王朝,又曾納入成吉思汗的隊伍,行跡不定。我的祖先,是什麼時候泊到浙江余姚的呢?我口口聲聲說故鄉、故鄉,究竟該從什麼時候說起呢?河姆渡、嚴子陵時代的余姚,越窯鼎盛時期的上林湖,肯定與我無關,我真正的故鄉在哪兒呢?

正這麼傻想著,列車員站到了我眼前,說我現在坐的是軟席,乘坐需要有級別,請我出示級別證明。我沒有這種證明,只好出示身份證,列車員說這沒用,為了保護軟席車廂旅客的安全,請我到硬席車廂去。

車廂裡大大小小持有「經理」證明或名片的旅客開始用提防的眼光注視我,我趕緊抱起行李低頭逃離。

可是,我車票上的座位號碼本來就不在硬席車廂,怎麼可能在那裡找到座位呢?只好站在兩節車廂的接口處,把行李放在腳邊。

我突然回想起三十多年前第一次離開余姚到上海去時坐火車的情景,也是這條路,也是這個人,但那時是有座位的,行李裡裝著酒浸楊梅和霉乾菜,嘴上嘟噥著余姚話。今天,座位沒有了,身份模糊了,鄉音丟失了,行李裡也沒有土產了,匡啷匡啷地又在這條路上走一趟。

從一個沒有自己家的家鄉,到一個有自己家的異鄉。離別家鄉,恰恰是為了回家。人生的旅行,怎麼會變得如此怪誕?

火車外面,陸游、徐渭的家鄉過去了,魯迅、周作人的家鄉過去了,郁達夫、茅盾的家鄉過去了,豐子愷、徐志摩的家鄉過去了……

他們中有好多人,最終都沒有回來。有幾個,走得很遠,不知所終。

車窗外的雲彩暗了,時已薄暮。淅淅瀝瀝,好像下起雨來了。

《山河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