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幼家境貧寒,性情木訥沉默,無友無朋亦無親,食粥食菜並無肉,只喜歡讀書,除了讀書,還是讀書,平生無大志,只想進京都後能考進天道院讀書,後來識得塵兒後,便只想與她一道讀書,雖然她對讀書著實沒有興趣。」
這是王之策筆記開篇的第一段話。看著這段話,陳長生油然而生一種親近的感覺,就像當初青籐宴前知道苟寒食的經歷後,雖然明知是對手,他依然對其生出一種親近的感覺,因為他也是個只喜歡讀書的人。
「進京途中在天涼郡王府,我遇著當時的太守、後來的太祖,再然後,我遇著了齊王,再再然後,在洛陽我又遇著了他一次,還有大兄,是的,也是在洛陽那條淌著污水的巷子裡,我遇到了塵兒,於是便留了下來。」
「洛陽紙貴,什麼都貴,便是燒餅都賣的比別處貴些,更何況那時天天打仗,銀錢用完後她想重操舊業,我覺得殺人總是不好的,她問我如何持家,我思來想去,還是要進京都,即便考不進天道院,也可以去天書陵外賣些假拓本,我一直以為自己百無一用是書生,就字寫得還不錯。」
「她隨我來了京都,便再也沒有離開過,便是想離開也不行,因為太祖皇帝的大軍把京都圍了起來,也正是那時候我才知道,原來大兄離開洛陽後,便再也不準備回來了,最後城破的那天,我和塵兒坐在船上,隔著奈何橋看著騎著白色獨角獸微笑過來的齊王,知道日子應該會好過了。」
「陛下在天書陵前登基,魔族大軍卻來了。然後過了兩年,魔族又來了,齊王偶爾會來客棧找我們閒聊幾句,能看得出來,他的心情越來越不好,不知道是因為他最喜歡的那頭獨角獸在落柳原上死了,還是因為陛下始終不肯明確太子是誰的緣故。有一天酒喝的有些多,他盯著我的眼睛說,從洛陽城開始,就一直想我去幫他,我有些不明白,我只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又能幫得了他什麼,而且……我來京都,只是想進天道院看書。」
「我考進了天道院,開始讀書,過上了自己嚮往的生活,然而她卻不喜歡這種平淡的生活,我帶著她去離宮看青籐,去國教學院看榕樹,她都不喜歡,說朝陽園的林子太密,大榕樹太高,最關鍵的是,曲江和國教學院裡的那片湖都太平。有天夜裡,我看著洛陽雜記發笑,她冷笑了起來,說文似看山不喜平,也就我這樣的人可以忍受這樣枯躁無聊的日子,我懂她的意思,卻不想接話,只好沉默。」
「後來,她終於還是離開了京都,不知道是去雪老城還是去尋找大哥的蹤跡,總之她離開了我,我認真地思考了三天三夜時間,確認自己不能改變什麼,便繼續讀書,只是在讀書的閒暇時間,開始思考修行的事情。我一直以為、朋友們也一直以為我沒有修行的潛質,更談不上什麼天賦,然而不知道因為什麼,年過四十才開始修行的我,並沒有遇到傳聞裡的那些障礙,我用了一夜時間,便大致明白了什麼叫修行,那天夜裡或者弄出的動靜有些大,驚動了很多人,於是很莫名其妙的,我便變成了京都裡的名人,齊王拿著太祖皇帝的聖旨,硬生生逼著我進朝開始作官。很多人以為我會驕傲於那夜弄出的動靜,因為修行方面的才能而得意,事實上,我真正得意的事情是自己做的那些小遊戲在京都以至整個大陸都流傳開來。總之,我變成了名人,開始出入那些達官名流的府邸,包括齊王在內的幾位王爺都與我交好,日子似乎再次變得愉悅起來,除了她再也沒有回來過。」
「平靜幸福的日子終究是不能持久的,我明白這個道理,只是沒有想到這段美好日子的結束,竟來的如此突然,某天深夜,京都忽然戒嚴,我的家裡來了兩位客人,他們都是齊王府的客卿,他們要我做些事情,我想了想後,沒有答應,但也沒有想過去阻攔齊王,我知道以他的性情,任何人都不可能攔住他前進的腳步,第二天清晨,馬車開始向城外運屍體,我站在樓上看著百草園的方向,看著那些緩緩升起的白煙,默默祈禱不要死太多人,至少那些我熟悉的王爺不要都死掉,可惜事不如人願,那幾位王爺終究還是死了,包括他們的妻子與兒女。」
「我在家裡枯坐了三天時間,沒有出門,沒有打聽,與齊王府派來的兩位客卿看著彼此,沉默不語,終於,齊王處理完了外面的事情,親自到來。在這樣緊張的時刻,他居然專門抽出時間來見我,我不知道是應該覺得榮幸還是應該覺得警惕。齊王說不介意我這些天的沉默,但需要我現在向京都的民眾表明自己的態度,我只能沉默,他盯著我的眼睛問我到底是什麼態度,我想了想後說道,我沒有態度,於是換成他開始沉默,然後他轉身離開,那是我和他最後一次以朋友的身份交談,因為後來我才知道,就在那天清晨,他已經正式繼位,成為了大周的皇帝陛下。」
「我沒有被奪官,也沒有被軟禁,更沒有被下大獄,我只是被朝廷和曾經熟悉的那些人刻意的遺忘在苦水巷的這個家中,像我一樣被刻意遺忘的人還有一個,那就是太祖皇帝,齊王……不,應該說是陛下,或者因為想盡孝,擔心太祖皇帝在深宮裡太無聊弄出事來,或者是因為還記得我們之間的友情,擔心我在家裡太無聊弄出事來,所以下旨征我為秘書官,讓我進皇宮去陪太祖。」
「必須要說,那段深宮裡的生活其實很有意思。短短數月時間,太祖彷彿老了數百年,變成了真正的老人,不像當初那般易怒與輕佻,反而變得慈祥很多,不再關心國事,當然他也沒有辦法關心,也沒有人允許他再關心,於是他開始關心牌桌上的勝負以及宮裡那些漂亮的侍女,關於後者,我勸諫過數次,他不怎麼愛聽,關於前者,在牌桌上他很難勝我,反而越來越有興趣。在那座滿是青籐的深宮裡,在瓜果架下的牌桌旁,我和老人家打了很多場牌,打牌的閒暇總會聊天,於是我聽到了很多故事,然後一直記在心裡。」
陳長生看著筆記上的那些字跡,心情難以平靜。
這些都是王之策的自述,是一代傳奇人物的回憶,他說的很雜亂,也很簡約,卻清楚地講述了他自己的生命歷程,而這段歷程恰好是在大陸最風起雲湧的那段歲月裡,於是這些敘述便自然擁有了某種強烈的衝擊力。
看著筆記上的這些話,他彷彿看到了當年的王之策,那是一個進京趕考卻不求得官的年輕書生,行萬里路來到京都只為讀萬卷書,誰曾想在路途裡、在洛陽城裡看到了一位姑娘的倒影,於是那書生的眼中便多了很多風景,停下了腳步。
年輕的書生最終再次開始行走,抵達了自己的目的地京都,不曾經忘記當年最初的目的,卻無法按照當年的想法去生活,眼中的風景變了很多,姑娘的倒影破碎成虛空,他開始當官,變成了京都的名人,然後被迫進入他不想進入、也不曾喜歡過的那些世界。
看到這裡,陳長生的情緒漸漸變得緊張起來,王之策的遊記或者說自述,到了筆記這裡,便要進入最關鍵、也是他最想知道的環節,太祖被軟禁在深宮裡的那段歲月,究竟對王之策說過些什麼,或者,接下來可能會看到逆天改命者自己的說法。
他繼續閱讀筆記。
「關於太祖皇帝有很多傳聞,其中最出名的傳聞自然就是逆天改命,大陸上一直流傳著某種說法,很多年前,太祖便結識了當代道門之主,也就是離宮裡上一任教宗,用了某種秘法向星空獻祭,從而逆天改命成功,在那顆帝星在夜空裡永恆的照耀著大地,而在百草園之變後,傳聞裡又多了很多星空獻祭的具體內容,都說太祖為了逆天改命,願意只留下一個兒子以傳血脈,其餘諸子盡數獻於星空為祭……然而當太祖成功登基後,卻不想兌現當年的承諾,事實上,他的那些兒子都是如此的優秀,能讓誰去死?而且誰願意去死?」
「我不知道齊王和那些王爺有沒有聽過這個傳聞,就算聽到後,有沒有相信這個傳聞,但這個傳聞無論真假,只要出現,只要被聽到,在他們的心裡都會從枯乾的樹枝變成可怕的毒蛇,不停地噬咬著他們的心臟。從破洛陽到京都,太祖那些出色的兒子們,一直無法保持良好的關係,與皇椅的歸屬有關,現在想來,與這個傳聞也有很大的關係。必須要承認,太祖的兒子都很優秀,但陛下才是當中最強大的那個人,當那些王爺還在試圖影響太祖的選擇,等待命運的安排的時候,陛下毫不猶豫地搶先動手了,殺光了自己所有的兄弟……」
「我問過太祖皇帝,究竟有沒有逆天改命這件事情,那天他喝醉了,臉上的老人斑特別的明亮,他笑的像個孩子一樣,又像個狐狸,他沒有正面回答我的問題,只是一邊打著酒嗝,一面唱著天涼郡裡的地方戲,不停地點著頭,彷彿馬上就要睡著一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