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講

笨人迷外丹

我們繼續朱雲陽祖師的批注,「有等狂夫,自負高材博學,不求真師指授,妄認己意,傳會丹經」,自認見解高的狂妄之士,不求明師指導,妄自牽強附會解釋,「遂以凡藥為鉛束,以燒煉為爐火,以服餌為伏食,既不識端緒,又不知度量。於是廣求五金八石,雜用三黃四神」,現在很多人都吃四神湯;三黃是黃連、大黃、黃芩,清熱瀉下藥。「既非本來同類之物,安肯合體成丹?是猶認魚目以為珠,望狐兔以生馬也。此等偽術,勢必萬舉萬敗,白首無成。」不是同類之物,永遠修煉不成的。「小則耗損資財,大則喪身失命」,搞得不好會為此喪命。「似黠而實癡,當疑而反信。此為守迷背道,出正入邪,不肯自己認錯,轉將錯路指人,遂以管窺蠡測之見,著書立言,貽誤方來。」古人著書,尤其道家佛家著作很慎重,輕易地寫罪過很大,貽誤各方,「塞卻後來途徑,瞎卻後人眼目」。

看到這一代教育的發展,印刷的發達,很多文章,令人看到害怕。我一輩子不敢輕易下筆,所以我親自寫的東西很少,因為一字之差就很嚴重啊!所以我常常開玩笑,現在真要出一個秦始皇來燒書才好,有許多書都該燒,實在沒有用,都是污染。「以至人法眼觀之,無半點是處,此輩尚不覺悟,方且欲僥倖於萬一,豈不謬哉。」在得道的人眼中,都是謬誤,這些人自己還認為已經得道,可以流傳,很嚴重啊!果報不可思議。

「首章指出兩弦真氣」,這一節是結論,「次章獨揭先天金性,三章纔說三性會合,直到還丹入口,位證真人,伏食之旨,已無餘蘊矣。」道家的秘訣,他說在《參同契》已經完全傳給我們了。「但世人惑於旁門燒煉之術,往往假托伏食,而實非同類之真,故此章重言以破其迷。呂公警世詩云:不思還丹本無質,翻餌金石何太愚。引而不發」,呂純陽祖師告訴我們,修煉神仙還丹的大道是無形無相的東西,一般人愛服外丹是太笨啦,他說這個引而不發,呂純陽祖師還沒有完全講完,「其即仙翁破迷之意乎」。

祖述三聖章第十三

若夫三聖,不過伏羲。始畫八封,傚法天地。文王帝之宗,結體演爻辭。夫子庶聖雄,十翼以輔之。三君天所挺,迭興更御時。優劣有步驟,功德不相殊。製作有所踵,推度審分銖。有形易忖量,無兆難慮謀。作事令可法,為世定此書。

素無前識資,因師覺悟之。皓若褰帷帳,瞋目登高台。火記六百篇,所趣等不殊。文字鄭重說,世人不熟思。尋度其源流,幽明本共居。竊為賢者談,曷敢輕為書。若遂結舌痦,絕道獲罪誅。寫情著竹率,又恐洩天符。猶豫增歎息,俛仰綴斯愚。陶冶有法度,安能悉陳敷。略述其綱紀,枝條見扶疏。

《易經》生生不已的道理

現在回到《參同契》第十三章,這一章後人叫做「祖述 三聖」,三位聖人。朱雲陽真人說,「此章言祖述三聖之易,以闡明大道也。」要修道必須要通三個聖人的《易經》,這個三聖是伏羲、文王、孔子。「若夫三聖,不過伏羲。始畫八卦,傚法天地」,《易經》的道理是宇宙生生不已,宇宙是常在的,常在叫做生生不已。我們老祖宗伏羲得了道,傚法宇宙生生不已這個法則,構成了一個公式,讓我們認識它,就是《易經》的法則。「文王帝之宗,結體演爻辭」,文王把伏羲畫的八卦加了卦辭;文王的兒子周公,接著父親著了爻辭,把功勞歸到文王。

「夫子庶聖雄,十翼以輔之」,這是講孔子著十翼,翼是翅膀,就是《易經》的翅膀,也就是說有十種著作。「三君天所挺,迭興更御時。優劣有步驟,功德不相殊」,由伏羲到文王到孔子,雖然瞭解的深淺有所不同,它的功德流傳後世是一樣的。「製作有所踵,推度審分銖」,中間的秩序,一分一厘都沒有差。但是學《易經》這個法則還容易,「有形易忖量,無兆難慮謀」,有形相八卦的道理,還算易懂,可是「無兆」是形而上的道,就難瞭解了。

火龍真人的自白

「作事令可法,為世定此書」,這位丹經鼻祖魏真人,他不敢亂著書,但是為什麼要寫這部丹經呢?是留給後世人修道不要走錯了路,並不是為了自己出名而作的。魏伯陽真人寫的這本書,真是了不起,要對他頂禮膜拜,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著作。後面雖說寫丹經道書的很多,並沒有超出他的範圍。他這裡等於寫一篇自序,「素無前識資,因師覺悟之」,他這部丹經告訴我們修長生不老之道,跳出物質世界得長生之術,在他之前並沒有一個模子可作參考,沒有前輩善知識的數據。他得了明師傳授,明師什麼人沒有講,道家同佛家不同,因尊師而隱掉姓名,他得到明師的傳授悟了道。「皓若褰帷帳,瞋目登高台」,他說得了明師傳授以後,皓就是白,像是張大眼睛站在高處,拉開那個窗簾子,看到外面一片光明,都看清楚了。

「火記六百篇」,他這本書就叫火記,火龍真人所記的六百篇。說是六百篇有問題,並沒有六百篇。「所趣等不殊」, 趣就是趣向,使我們都懂了修道之路,這個「趣」是相同的,只有一個原理沒有兩樣。「文字鄭重說,世人不熟思」,古今以來仙佛留下來的經典,修仙修道的法則都有了,只是一般人讀書自作聰明,以為自己懂了,只是文字懂了而已,沒有好好熟思。所以我們說讀道書佛經要萬讀不厭,據我的經驗,每次讀每次理解不同。古人有一句話,「好書不厭百回讀」,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的文章都是短命的文章,尤其報紙上的文章,五分鐘壽命,看完就完了,且錯的東西很多。現在人讀書沒有好好做到儒家所講「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博學之」等於現在說搜集資料,什麼都有了;「審問之」,要仔細慎重研究;「慎思之」,還要很謹慎思考、研究;「明辨之」,哪樣是對的,哪個是不對的,這是儒家做學問四大程序,說得很清楚。據我發現,現在教育是普及了,但是學問越來越沒有,乃至讀到研究所,腦袋都是空的。中國也好,外國回來的也好,多數沒有用。我現在老了,也許我們這個像海一樣的代溝太深了。

「尋度其源流,幽明本共居」,他說修道一定要把學理弄清楚,才好下手做工夫。你要找尋它的源流,搞清楚幽明。明就是光明,幽就是看不見,光明跟黑暗是同源的,陰陽同根的。「竊為賢者談,曷敢輕為書」,他很謙虛,他說我寫這 一部著作,給賢者有道德有學問的高明之士看的,使他們懂得修道。不敢說我著書是立言,不敢有這個意思。「若遂結舌痏,絕道獲罪誅」,他說我假如把中國這個超凡入聖的道 的法則不寫下來,如果從我手裡斷了是罪過的,上天也不會答應不流傳下去。但是,「寫情著竹帛,又恐洩天符」,他說我現在要把它寫出來,又怕漏天機。「猶豫增歎息,俛仰綴斯愚」,他說寫這部書的時候,把神仙丹訣、口訣留下來,考慮了很久,很難過也歎氣,寫也不對,不寫又不對;寫是有罪,不寫也有罪,真是難辦。「俛仰」,仰頭看天,低頭想想,怎麼辦?

「陶冶有法度,安能悉陳敷」,現在我勉強寫出來,這個修煉,像陶冶陶器、冶煉金屬一樣,把修神仙原則說出來。千古神仙,只能傳口訣,沒有辦法傳火候,所以魏真人說哪裡能夠完全詳細寫出來!「略述其綱紀,枝條見扶疏」,把大概原則、要點只能粗枝大葉地陳述,大家自己去仔細尋找,口訣也都在裡頭了。古人著書不像現在,他把這個序言不著痕跡,插在中間。

還丹法象章第十四

以金為提防,水入乃優遊。金數十有五,水數亦如之。臨爐定銖兩,五分水有餘。二者以為真,金重如本初。其土遂不離,二者與之俱。

三物相含受,變化狀若神。下有太陽氣,伏蒸須臾間。先液而後凝,號曰黃輿焉。歲月將欲訖,毀性傷壽年。形體為灰土,狀若明窗塵。

搗冶併合之,持入赤色門。固塞其際會,務令致完堅。炎火張於下,龍虎聲正勤。始文使可修,終竟武乃成。候視加謹密,審察調寒溫。周旋十二節,節盡更須親。氣索命將絕,體死亡魂魄。色轉更為紫,赫然稱還丹。粉提以一丸,刀圭最為神。

如何才能還丹

現在魏真人告訴我們最要緊的口訣「還丹法象」,做工夫怎麼樣才能還丹。我們要曉得,在古代,陰陽五行、《易經》八卦都要懂得;《老子》、《莊子》也要清楚,然後才可以談修行。那個時候沒有佛經,魏伯陽真人著書時,佛教還沒有進入中國,所以你就曉得中國文化之偉大,書中的內容,完全用中國文化陰陽五行這些來講的。但是他修煉的方法,同後來佛法進人中國做工夫的方法一樣,不過表達不同而巳。佛家用九次第定來說明禪定,就是四禪、四空定再加一個滅盡定。滅盡定等於道家的粉碎虛空,以伍柳派慣用的話叫「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還虛還不行,你證到了還是小羅漢,要變成大羅金仙,才是大阿羅漢。大阿羅漢就是佛啦,要粉碎虛空,空都不要,空也要空掉,這是滅盡定。佛家從四禪八定的次序,來說明用功的過程,不管大小乘的佛法離不開這個原則。四禪八定幾千年來有幾個真修到?初禪都做不到!達到了初禪還談不到還丹。朱雲陽真人的批注就有佛學在裡頭啦,中國後來道家佛家也混合了。

現在看他的原文,原文就很困難,這一段很重要。「以金為堤防,水入乃優遊」,五行金作堤防,水在內才不會氾濫流失。「金數十有五,水數亦如之」,金是現象,拿數來講十五,水的數也是一樣十五,兩個十五合起來三十,三十者一月之象。我們國內的大學很可憐,沒有一個真正懂得古天文學和中國曆法的,古天文幾乎要失傳了。古代曆法是曆法,天文是天文,歷律是歷律,律呂是律呂,氣像是氣象, 都是一門一門不同的學問,是由中國天文學來的。中國這一套東西在世界文明史上曾經是最發達的,但那是我們祖宗的,不是我們的。我們這一代中國人交的是白卷,將來在歷史上很難看。

「臨爐定銖兩,五分水有餘」,臨爐等於化學鍋爐一樣,把水和金兩個丟進去煮的時候,「定銖兩」是多少斤水,多少斤金放下去。「五分水有餘」,為什麼用五分水呀?兩樣各一半,「二者以為真,金重如本初」,這兩樣就是金和水,這兩者配好就變成金丹。「金重如本初」,最後煉成功了,黃金原來多重就仍然有多重。「其土遂不離」,四象五行都不離中央戊己之土。「二者與之俱」,青年同學們看道書念丹經,你們想修道嗎?想學靜坐長生不老,都在裡頭,你去看吧!豈止是天書,比地書都難讀,不曉得講些什麼。你說打坐、修道同這些有什麼關係呀?嘿!絕對有關係。

金丹的真種

現在我們先把原文放下,看看朱雲陽真人的批注再回轉來討論。「此節言金水二氣,為金丹之真種也」,這一章完全講我們後天生命這個肉體,都跟著五行變化。「金水二氣」,這個要搞清楚,我給大家講過的,肺屬金,腎屬水,肝屬木,心臟屬火,脾胃屬土,這是有形的。無形的呢?性,佛家講是以心做代號;命用水做代號。你們學針灸、學醫的,這些非要搞清楚不可。還不止這一點,譬如在座的有些人大便不通,拚命吃瀉藥,我說不要吃藥啦!教你們做一些工夫,在身上搞幾下就通了。再不然不吃瀉藥,吃清肺理氣的藥下去,包你就通了。什麼道理呢?你們要注意,呼吸系統包括氣,肺與大腸相表裡,大便秘結是肺氣不對。大便平素多而稀,也是肺有問題。心臟與小腸相表裡,肝與膽相表裡,都要懂。你說肝有病,有時不一定治肝,懂得最高醫理的,膽的藥一下去,肝就好了。有時候發現膽結石,西醫要開刀,在中醫真懂得的人,不管你的膽,先把你肝的功能健全起來,因為它兩個相表裡。所以這些一內一外都要搞通。

那麼「金水二氣」也是這樣。所以腎為肺之子,肺為腎之母。換句話說,你元氣不夠,腎水就虧損了。有些中醫常常講些嚇死人的話,都是造口業,說你腎虧呀!一聽好像是房事過度而腎虧。中醫所說的腎,主管腦,腦下垂體荷爾蒙不夠就是因為腎。荷爾蒙有兩百多種,一般聽到荷爾蒙好像跟男女性關係混在一起了。所以不懂中醫,不通西醫,都在那裡亂說。其實讀書過度,腦神經衰弱也會腎虧,所以聽到腎虧不要嚇得要死,他可能是指腦,高明醫師要你補腦。所以有時候腦神經思想過度,讀書太用功,憂愁太多,胃會出毛病,是腦神經影響的胃病;還有性生活不節制,胃也會出毛病。中醫講望聞問切,眼睛一看就曉得他的病因,所以修道不那麼簡單。


《我說參同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