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講

混沌境界須多久

「聖胎初凝,一點元神,潛藏神室」,這個是得定的時候,定有很多種,道家的這種得定是進入混沌境界,就是非空非有、不空不有這一念。有一念已經不是了,沒有一念也不對。當真到身上來時,道家所謂工夫來找我,不是我去找工夫,它自然回轉了。儒家朱熹朱夫子所講的「一念回到腔子裡」,當然朱夫子能不能到達這個境界不知道,他那個說法是對的。一念回轉,禪宗達摩祖師也講過,「一念回機,便同本得」。不過達摩祖師所講的「一念回機」不一定是這樣,我們借用他的話,硬是自己回轉來到內心了。這個時候你不想入定也不可能,六根自然關閉,不想動了。等於老母雞孵卵那個樣子,人都軟了,喝醉了一樣,雜念妄想統統提不起來了,可是並不是昏沉!這「一點元神」不是有念也不是無念,確有這個作用。

回轉來「潛藏神室」,一念正念到了身上來,你說在哪個部位呢?勉強講它在神室中宮。其實這個時候,「元黃未剖」,未剖就是雞蛋黃未打開,這是形容!我們這個身體,沒有內外中間的分別,等於雞蛋一樣,外面蛋殼包著,裡邊有個蛋黃。千萬不要幻想我已經變成雞蛋,裡頭有蛋黃。「黑白未分」,明白這一念不是有念也不是無念,代表六根關閉了,不相干了。「類如雞子,白黑相符」,內裡是白的外面是黑的,雞蛋裡面是黃的外面是白的了,這是比喻。這個「白黑」是什麼道理?說是一靈不昧,那靈靈明明,整個同外界隔開了。那麼在哪裡呢?在我們心中,不一定是有形的心窩裡頭,但也並不是離開這個有形的身體心窩這個部位。「神室中間,方圓恰好徑寸」,這個我們講過的,「法身隱於其中」就是在心中。這個混沌境界一定下去多久呢?就不一定了。算不定坐在那裡,或者躺在那裡,站在那裡,也許兩三天,也許七天七夜,都在這個境界裡頭。你們注意,萬一諸位將來到了這一境界,當然算不定啦,大家都有神仙資格,能不能當選不知道,但是看到旁人到了這境界,就要幫忙,要護法,要照應他。

「優遊充長」,形容完全自由自在。過去在重慶看到一位老前輩,聽說他常常入定。他一個禮拜吃一次飯,我也曾當過主人,他一個人吃一桌酒席,我們當主人不吃,在旁邊陪他談談。他慢慢吃,又起來唱唱歌,站起來摸摸肚子走兩圈,然後又吃,這一頓飯,要吃五六個鐘頭。這一餐吃完了,一個禮拜不吃飯。他是吃葷的,都要頂好的,他吃飽了起來,說聲「再見」就走了。修道的人,大家朋友不用多話客氣,他高興起來,跟你談幾句,一個禮拜吃一餐免得麻煩,這個可是普通人做不到的。這是講到「優遊充長」這四個字,想到這位老朋友。修道工夫到這一步的時候,就要專修了。

「與赤子原初在母腹中,一點造化」,他說這種情形就是嬰兒剛剛入胎,這就是「一點造化」,我們這個性命凝結成了。所以原文講「故曰,縱橫一寸,以為始初」,「縱橫一寸」的地方,不一定講心窩這裡,修道家就要靈活,假使讀死書就著相了,修道決不會成功。到這個時候,沒有雜念妄想啦,拿佛學來講,貪嗔癡慢這些都沒有了。

築基結丹再養胎

上面這些叫做百日築基,真正結胎,也就是結丹,只有這一條路,沒有第二條路。你說打坐人定,今天觀想成功有境界,可以坐上幾天幾夜,那都不是結丹。真正結丹是自然來的,不是你想像出來的,觀想出來就不對了。那麼這一點來了以後,是修道第一步,這也就是說,百日築基的基礎打好以後,不曉得什麼時間,你功德到了,修行到了,這東西就來了,結丹以後就入胎了。《楞嚴經》也提到「長養聖胎」,跟媽媽懷孕一樣,這個胎兒慢慢長大,道家就叫做溫養,說「溫養真胎」,這個地方他用「真胎」,不是假的。

「溫養真胎,必須從微至著」,長養聖胎這個階段,開始只有這麼一個境界,覺得有這個東西,真空中起妙有,不一定只是打坐入定的時候,下座還是如此。剛才有個比喻,等於母親懷胎一樣,隨時隨地這一念不出去,在內的。不像我們現在打起坐來,思想亂七八糟向外散,把思想停住巳經很困難了,所以根本談不上溫養。真到溫養的時候,這一點真空妙有,從開始微弱,慢慢作用越來越大。

「始而成象」,開始變成那個現象,這個裡頭工夫就很多了,如果你的智能不夠,或者是學過其他外道,下意識有觀想,算不定你就覺得裡頭真有個胎兒,或者覺得自己裡頭就是一個菩薩像,你要是喜歡觀音,自己就是觀音像,有時覺 得完全是個剛生下來的嬰兒。所以就要注意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決不能著相,否則你就走錯了路。「始而成象」 是無相之象,但是假設真到這一步,修道有時候會變真,所以說,很難,就是在這種地方要真智慧了。

開始成象,慢慢工夫培養鍛煉成熟,「繼而成形」,就像嬰兒在娘胎裡成胎以後,慢慢生成脈絡、筋骨出來了,「四肢五臟」同我們現在身體一樣,「並筋絡骨節之類件件完備,具體而行」。千萬注意啊!這段是形容辭,形容一個胎兒在娘胎中這樣長成。

所以他說原文還是形容辭,「故曰,四肢五臟,筋骨乃俱」,這個時候成形了,就是形容長養聖胎。這個裡頭就講不清楚了,講清楚了工夫不到也沒有用,到了再說,這是第一。第二,古代人講這些是有他道理的,他給你講了以後,你非走錯路不可,因為人這個慾望,聽到一個高遠的境界,告訴他不可以著相,我知道!我知道!但他下意識已經著相了。你告訴他,要空掉,我知道!我知道!到時候充其量碗那麼大一個空,如此而已,非著相不可,很難辦。可是道書的形容,也只能著相地形容。

長養聖胎的變化

他說「須知,四象五行包絡法身,便如四肢五臟。法身漸漸堅凝,便如筋骨,非真有形象也」。「長養聖胎」是說像長成一個人一樣,胎兒四肢五臟都有了,現在告訴我們正統道法,性命雙修,脫胎換骨的正道。我們必須要知道,說「四肢五臟」,是比喻四象五行,這都是《易經》的話,「四象」是陰陽分出來太陰、太陽、少陰、少陽,這叫四象;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是代號。總而言之,在這個境界的時候,身心內在的變化,你自己會知道。有時候證入的境界,什麼都不知道了,是純陰境界;有時候內外一片光明是陽境界。當然你們現在打坐也有些人碰上內外光明,可是並不是這個境界,真到這個境界是不同的。

在長養聖胎當中,有很多的變化,各種境界是意形成的「意生身」,是正念,是一念之間精氣神所結合。一念正定,精氣神就結合了,「便如四肢五臟」,是形容,不要搞錯了。可是到這個境界,修道沒有辦法講。玄奘法師在印度,兩派的辯論解決不了,後來請他仲裁,有一派問,得道的人那個境界,既然不可說,不可說,那你怎麼可以知道呢?玄奘法師說了一句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這個時候,慢慢工夫再下去,「法身漸漸堅凝」,就更穩定了。「便如筋骨」,等於胎兒長成功了,各種筋骨有形了,不是真有形象。

這叫做溫養,就是後來道家所謂十月懷胎,《楞嚴經》 講長養聖胎。這樣「溫養既足,至於十月胎完」,並不是一定十個月,有人快一點,那是靠他前生多生多世的修持。這類人也許個把月幾天就完成,也許好幾年,所以不是呆定的。「十月胎完」,是講人的懷胎境界,這是拿來做比喻的。

意生身成就了

「赤子從坤爐中,躍然而出,上升乾鼎」,這個肉身定久了,什麼奇經八脈、三脈七輪,那都還是前面的事,都過去了。到了這個「從坤爐中」陰的境界,從我們那個混混沌沌的坤爐,也可以說從丹田開始一直上來,「躍然而出」,向上衝上來,等於嬰兒長大。我們普通人,十月滿足,從母體下部就出生了。欲界的生命是從母體下生,有些高層的天人同植物一樣,從父親頭頂、肩膀上跳出來。欲界是精交,色界是氣交,無色界是神交,都不同。

「從此重安爐鼎,再造乾坤,別有一番造化」,假定你修道到這個境界,那真是學會頗哇法了。下一步還有工夫的,要另一個方法了,又是一層。道書到這裡下一步沒有講,有些道書到這一步說「自知」,你自己會知道。如果你這一步到了,自有真師指點,就是從虛空中自有仙佛來指點你,那不是一般的了。「重安爐鼎」,這個身體還沒有丟掉,還要再造乾坤,整個鍋爐再造過。有些道書講是「陽神出竅」,像嬰兒一樣,不能讓他走遠了,如果走遠就回不來了。大家看了都著相,以為真有個東西從身體出來,還有些人這樣問我。老實講,如果這樣想,就是一種精神分裂的幻想境界。這個是實際的工夫,你說它無形無相,又是有形有相。「重安爐鼎,再造乾坤」,這八個字是說還要再煉過,並不是有這一工夫就行了,還差得遠。所以下面說「別有一番造化」,正所謂另外有一番工夫,還要另外修過,要真師指點。道書所謂真師,是真正有成就的前輩,這要仙佛菩薩來點化你,教你下一步了。我們現在連佛經都看不清楚,那個時候就會看清楚了。

「我之法身,才得通天徹地,混合太虛」,這個法身成就了,跟宇宙天地同體了,可以說到了長生不死的境界,法身成就也是「意生身」修成了。「意生身」雖成就了,後面還有工夫的。「意生身」成就可以成菩薩,但是剛剛登初地而已,菩薩境界廣大,後面還有九地。如果借用佛學來講,法身成就了還要修報身成就,所以神仙也分好多種。有些法身成就了,留下肉體,這在古文叫做「委蛻」,像是夏天知了到秋天死了,留下來的殼叫蟬蛻,蟬蛻在中藥是治喉嚨發炎的清涼消炎藥。「委蛻」也可以叫做「委羽」,我們浙江黃巖有個委羽山,山中有道觀,這個委羽山是道家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是修道得道的好地方。我當年去過這個道觀,後面還有幾個洞,藏風聚氣,風水不漏。風水就是環境,在這種地方修道,環境非常好,精、氣、神自然都凝聚了。這個「委蛻」、「委羽」,就是法身成就。

進一步再造乾坤

讀道書到這裡應該明白了,「重安爐鼎,再造乾坤,別有一番造化」,再進一步,再高一層的神仙,就是修到報身也成就,帶到這個肉身化了。這是剛才我們講的這個肉體第一步修成「意生身」,就是道家所說的法身成就,還要回轉來再修肉體的變化。、像呂純陽活了幾百年,走了以後還是常來人間,密宗蓮花生大士也是。實際上道家講隨時都可以來,散而為氣,聚而成形,因為他是帶肉身成就的人。所以這個身體隨時自己念頭一動,可以把它變成光,變成氣,讓它凝結回來,要變成別的形狀也可以,這是報身成就,據說是如此。報身成就還不夠,更要法身成就,自然化身就成就了。這一段要注意,道書上到此,已經是告訴你秘訣了,就是「從此重安爐鼎,再造乾坤,別有一番造化。我之法身,才得通天徹地,混合太虛」。

所以《參同契》的原文講:「故曰,彌歷十月,脫出其胞。而有骨弱可卷,肉滑如飴之象矣。」禪宗也講這個,你們看《五燈會元》、《指月錄》,仰山的圓相畫一個圓圈,中間一點,好像太極圖一樣,幹什麼?就代表這個。有時畫個圓圈中間寫個「牛」字,這又是什麼呢?所謂打機鋒轉語,這個裡頭有的寫三個「牛」字,你們參不通。如果說禪宗不談工夫,那才是活見鬼,你根本不通禪!禪宗非常注重工夫,但決不著相。佛經也是這樣,決不談工夫的現象,但是佛經你讀懂了,它處處告訴你修持工夫的現象,這要你自己知道啊!所以到這個時候,「彌歷十月,脫出其胞,而有骨弱可卷,肉滑如飴之象矣」,就是剛才我給大家已經點穿了的,要進一步專修,還要回轉來在這個肉身上做工夫,到了十月懷胎,三年哺乳以後,整個的肉體返老還童,老骨頭軟化了,軟化到像嬰兒一樣,身體皮肉滑得像麥芽糖一樣。這一段很重要!

魔來了

「此段,言法身形象」,這一段明白告訴我們怎麼叫結丹,怎麼叫結胎,「與母胎中生身受氣之初,同一造化」,與人身受氣結胎同一現象。這個時候,你說還會跑掉嗎?絕對還會跑掉,所以說很嚴重,這就要功德了。你說真有魔嗎?世界上有鬼怪沒有?沒有,因為大家看不見。可是,工夫到了就會來,平時魔不會找我們,等於土匪看到我們同他一樣窮,所以搶了沒用。但是你修持工夫到了那個時候,魔性的念頭爆發,聖人都擋不住,慾念、貪瞋癡慢到這個時候又重新發生,而且有外魔的境界魔你,有種種環境誘惑你,道要垮掉的。這個時候,要有絕對的戒律,但有時這個戒也戒不住,就要真正的智慧了。

「但順則生人,逆則成丹」,這個時候順則生人,順著慾望去做就變成普通人,又垮掉了。垮掉沒有關係,只要你活得長,再修吧!有第一次垮的經驗,第二次格老子不上當了,但是第二次不是那個樣子來的,是別的境界來誘惑你,又垮掉了。只要你活得長,第三次、第四次,可是時間機會畢竟不多,很難。順這個路線走,到這一步境界有沒有關呢?所以叫你們諸位看《西遊記》,這個時候有很多的關。如果說這個人沒有男女之念,到這個時候不會垮吧?可是你發財機會來了,成名的機會來了,都想不到。凡是你下意識習氣裡頭有的,它都會有一樣的境界來。「有聖與凡之別耳」,這句話特別重要,你看修道到這步工夫,你認為了不起了,當然了不起,唉!還是凡夫境界,夠不上是成仙。就算是仙佛是聖人,也要衝過這一步魔障關,才能再跨進一步,修道就有這樣的難。這一節我再三跟大家講重要,重要,你們自己再去研究,裡頭文章還很多。

現在總結是他的評語,「此章,是養性第一關鍵,與上篇兩竅互用章相應。」這一章太重要了,是有關養性的關鍵,也與前面第七章「兩竅互用」相呼應。


《我說參同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