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章 泰(卦十一)

——運動變化的辯證法

【原文】

(乾下坤上)泰(1):小往大來(2)初九:拔茅茹(3),以其匯(4)。征,吉。 九二:包荒(5),用馮河(6),不遐遺(7)。朋亡,得尚於中行(8)。

九三:無平不陂(9),無往不復。艱貞(10),無咎。勿恤,其孚(11)於食,有福。 六四:翩翩(12),不富以其鄰(13),不戒以孚(14)。

六五:帝乙歸妹(15),以祉(16),元吉。 上六:城復於隍(17),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自邑告命。貞吝

一vy;'> 【註釋】

一vy;'> (1)泰是本卦標題。泰的意思是交通和暢,卦象為表示地的「坤」和表示天的「乾」相疊加,以示陰陽交通和暢。全卦內容主要講對立面的相互轉化。 (2)小往大來:失去的小,得到的大。 (3)茅茹:一種可作紅色染料的草。 (4)匯:種類。 (5)包:用作「枹」,指枹瓜。荒:空。包荒:將枹瓜挖空(用來綁在身上渡河)。 (6)馮(ping)用作「淜」,徒步過河叫淜. (7)不遐:不至於。遺:下落,下沉。 (8)得尚:得到幫助。中行:中途,半路上。

一vy;'> (9)陂:斜坡。 (10)艱:通「旱」。艱貞:占問旱災。 (11)孚:相信。其孚於食:相信糧食不成問題。 (12)翩翩:用作「諞諞」,意思是巧言善辯,說大話。 (13)富:用作「福」。不富:遭殃。以:連累。 (14)戒:警惕。孚:俘虜。

一vy;'> (15)帝乙:殷代最後第二個帝王,紂王的父親。歸:嫁。妹:少女。 (16)祉(ZhT):福。以祉:有福,得福;隍:沒有水的護城濠(有水的護城濠叫池)。

【譯文】

泰卦:由小利轉為大利,吉利亨通。 初九:拔掉茅茄草,按它的種類特徵來分辨。前進,吉利。 九二:把匏瓜挖空,用它來渡河,不至於下沉。財物損失了,半路上又得到別人幫助。

九三:平地總會變成起伏的斜坡,外出離開終歸要返回。占問旱情,沒有災難。不用擔心,相信會有糧食吃,會有福份。 六四:騙人說大話,使鄰近的人一同遭殃,沒有提防,還有人成了俘虜。

六五:殷王帝乙把女兒嫁給周文王,因此得福,大吉大利。 上六:城牆被攻破,倒塌在城濠中。從邑中傳來命令,要停止進攻。占問得到不吉利的徵兆。

【讀解】

中國傳統思想注重對立面的相互轉化,在《周易》中已初露端倪。以後的歷代思想家不斷談到這方面的問題,將這方面的思想不斷深化光大。老子就是一個突出代表。

對立面的相互轉化,核心就是一個彼此溝通、轉移的問題。天與地、自然與人類、國家與國家、一群人同另一群人、國君與臣民、丈夫與妻子,都存在相互聯繫和溝通的問題。通則暢,暢則和,和則萬物興旺繁盛。對立、對抗,只能導致敵意、矛盾衝突,以至暴力戰爭。現代社會中的人們,已越來越認識到了相互溝通與和諧發展的重要性。

古人談論對立面轉化的立足點在一個「和」字,向他們更看重的是雙方的轉化:由生到死,由盛到衰,由好變壞,由大到小,由福到禍。轉化過程就是一個運動和變化的過程,這表明他們是用動態的觀點來看待萬事萬物的存在。其中既有來源於真實生活的切身體悟(「包荒,用馮河,不遐遺。」),也有理性抽像的思辨(「無平不陂,無往不復。」),應該說是相當深刻。我們現在更進一步認識到,對立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比如由量變到質變比如使用技術手段或政治、軍事手段,而我們始終不應忘記的是古人早已闡明了的道理:萬物順遂和暢就是泰。

《周易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