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第十七節洩

第十七節洩

【脈】脈疾身多動,音聲響亮,暴注下迫,此陽也、熱也。脈沉細疾,目睛不了了,飲食不下,鼻準氣息,此陰也、寒也。

【因】濕多成五洩者,胃洩、脾洩、大腸洩、小腸洩、大瘕洩。

【證治】胃洩,飲食不化、色黃,宜承氣湯。

脾洩,腹脹滿,洩注食嘔吐逆,宜理中湯。一雲,腸鳴食不化者,經雲脾虛。

大腸洩;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宜乾薑附子湯。

小腸洩,溲便膿血,小腹痛,宜承氣湯。

大瘕洩,裡急後重,數圊不得,莖中痛,宜五苓散。

五病治雖不同,其濕一也。有化寒、化熱之異故也。虛則無力,不及拈衣而已出,故謂之不禁故也。溫之、熱之;實則圊不便,虛坐努責,宜下之。

痰積下流,因太陰分有積痰,肺氣不得下流降而瘀,大腸虛而作洩,當治上焦,以蘿蔔子等吐之。

水恣洩,乃大引飲,是熱在膈上,水多入下,胃經無熱不勝。寒洩,大腸滿而洩溏。

青黛黃芩海石神曲砂仁止瀉丸肉豆蔻(五兩)滑石(春一兩,夏二兩,秋一兩半)寒,加神曲、砂仁、吳茱萸;熱,加黃連、茯苓;滑,加訶子(煨)。

溫六丸清六丸脾洩丸白朮(二兩,炒)白芍(一兩,酒炒)神曲(一兩半,炒)查子半夏(一兩半)黃芩(半兩,炒)蒼朮虛,加參、術、甘草;裡急後重,加檳榔、木香、荷葉煨飯丸。

黃連一方與乾薑炮各一兩,或加訶、歸,名駐車丸;一方與茱萸各一兩,或加芍葯,又名苦散。

腸鳴,乃濕與熱相搏也;或大熱亦然;或飲水亦鳴。

許論洩瀉有八。冷瀉,脈微,宜暖藥。熱瀉,胃中有熱,傷寒多有脈數,宜涼解之。積瀉,脾脈沉弦,宜逐積。脾瀉,同上條。氣洩者,躁怒不常,傷動其氣,肝氣乘脾而洩,脈弦而逆,宜調氣。飧洩者,春傷於風,肝旺受病而傳於脾,至季夏土而洩,宜瀉肝補土。驚瀉者,因心受驚,驚則氣亂,心氣不通,水入谷道而洩,心脈散大者,是宜調心利水。病亟氣敗而瀉者,《素問》云:門戶不要也。

厥逆幽悶,困瀉不止,四肢冷,困軟不能轉側,下洩不知,脈亡陽,喘者死。

《脈因證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