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霍亂候
陰陽清濁相干,謂之氣亂。氣亂在腸胃,為霍亂也。多因飲食過度,冒觸風冷,冷氣入於腹內,脾氣得冷則不消水谷,胃氣得冷則吐逆,腸氣得冷則下利。其先心痛者先吐,先腹痛者先利,心腹俱痛,吐利並發。其有頭痛、壯熱而吐利者,由體盛而挾風之氣搏之外,與血氣交爭,故頭痛發熱也,內乘腸胃,故霍亂吐利也。
九十三、嘔吐候
胃氣逆則嘔吐。胃為水穀之海,其氣不調,而有風冷乘之,冷搏於胃氣,胃氣逆則嘔吐也。
九十四、嬖子小兒注車船候
無問男子女人,乘車船則心悶亂,頭痛吐逆,謂之注車、注船。特由質性自然,非關宿
九十五、與鬼交通候
人稟五行秀氣而生,承五臟神氣而養。若陰陽調和,則臟腑強盛,風邪鬼魅不能傷之。
若攝衛失節,而血氣虛衰,則風邪乘其虛,鬼干其正。然婦人與鬼交通者,臟腑虛,神守弱,故鬼氣得病之也。其狀,不欲見人,如有對忤,獨言笑,或時悲泣是也。
脈來遲伏,或如鳥啄,皆邪物病也。又脈來綿綿,不知度數,而顏色不變,此亦病也。
九十六、夢與鬼交通候
夫髒虛者喜夢。婦人夢與鬼交,亦由腑臟氣弱,神守虛衰,故乘虛因夢與鬼交通也。
九十七、腳氣緩弱候
腳氣之病,由人體虛,溫濕風毒之氣先客於腳,從下而上,動於氣,故名腳氣也。江東嶺南,土地卑下,風濕之氣易傷於人。初得此病,多不即覺,或先無他疾,而忽得之,或因眾病後得之。此病初甚微,飲食嬉戲,氣力如故,當熟察之。其狀:從膝至腳有不仁,或若痺,或婬婬如蟲沖,或微腫,或酷冷,或疼痛,或緩縱不隨,或有攣急;或有至困能飲食,或有不能食者,或有見飲食而嘔吐、惡聞食臭者;或有物如脂,發於 腸,逆上衝心,氣上者;或有舉體轉筋者;或壯熱、頭痛者;或心胸沖悸,寢處不欲見明;或腹內苦痛而兼下者;或言語錯亂,喜忘誤者;或眼濁,精神昏憒者。此皆其證候也。治之緩者,便上入腹,腹或腫,胸脅滿,上氣賁便死。急者,不全日;緩者,二、三日也。
其病既入髒,證皆相似,但脈有三品:若脈浮大而緩,宜服續命湯兩劑;若風盛者,宜作越婢湯加術四兩。若脈轉快而緊,宜服竹瀝湯;若脈微,宜服風引湯二三劑。其緊快之脈,是三品之最惡脈也。脈浮大者,病在外;沉細者,病在內。皆當急治之。治之緩慢,則上氣便死也。
九十八、腳氣腫滿候
溫濕風毒,從腳而上,故令四肢懈惰,緩弱疼痺,甚則上攻,名腳氣。而津液為風濕所折,則津液痞澀,而蓄積成水,內則浸漬臟腑,外則流溢皮膚,故令腠理脹密。水氣積不散
九十九、淋候
淋者,腎虛而膀胱熱也。膀胱與腎為表裡,俱主水。行於胞者,為小便也。腑臟不調,為邪所乘,腎虛則小便數,膀胱熱則小便澀。其狀:小便痛疼澀數,淋瀝不宣,故謂之淋也
一百、石淋候
淋而出石,謂之石淋。腎主水,水結則化為石,故腎客沙石。腎為熱所乘,則成淋,腎虛則不能制石,故淋而出石。細者如麻如豆,大者亦有結如皂莢核狀者,發則塞痛悶絕,石
一百一、胞轉候
胞轉之病,由胞為熱所迫,或忍小便,俱令水氣還迫於胞,屈辟不得充張,外水應入不得入,內溲應出不得出,內外壅脹不通,故為胞轉。其狀:小腹急痛,不得小便,甚者至死。
張仲景云:婦人本肥盛,頭舉身滿,今反羸瘦,頭舉空減,胞繫了戾,亦致胞轉。
一百二、小便不利候
腎與膀胱為表裡,俱主水。水行小腸,入胞為小便。熱搏其髒,熱氣蘊積,水行則澀,故小便不利也。
一百三、小便不通候
水行於小腸,入胞為小便。腎與膀胱俱主水,此二經為臟腑,若內生大熱,熱氣入小腸及胞,胞內熱,故小便不通,令小腹脹滿,氣喘息也。
一百四、大便不通候
三焦五臟不調和,冷熱之氣結於腸胃,津液竭燥,大腸壅澀,故大便不通。
張仲景云:婦人經水過多,亡津液者,亦大便難也。
一百五、大小便不利候
冷熱不調,大小腸有游氣,壅在大小腸,不得宣散,蓄積結生熱,故大小便澀,不流利
一百六、大小便不通候
腑臟不和,榮衛不調,陰陽不相通,大小腸痞結,名曰關格。關格,故大小便不通。自有熱結於大腸,則大便不通;熱結於小腸,則小便不通。今大小便不通者,是大小二腸受客熱結聚,則大小便不通。此止客熱暴結,非陰陽不通流,故不稱關格,而直雲大小便不通。
一百七、遺尿候
腎與膀胱為表裡,而俱主水,腎氣通於陰;而小便,水液之下行者也。腎虛冷,冷氣入胞,胞虛冷,不能制小便,故遺尿。
一百八、小便數候
腎與膀胱為表裡,俱主於水,腎氣通於陰。此二經虛,而有熱乘之,熱則小便澀,虛則小便數,熱澀數也。
一百九、下利候
腸胃虛弱,為風邪冷熱之氣所乘。腸虛則洩,故變為利也。此下利是水谷利也,熱色黃
一百十、滯利候
滯利,由冷熱不調,大腸虛,冷熱氣客於腸間。熱氣乘之則變赤,冷氣乘之則變白,冷熱相交,則赤白相雜而連滯不止,名為滯利也。其狀:白膿如涕,而有血雜;亦有少血者。
如白膿涕而有赤脈如魚腦,又名魚腦利。
一百十一、血利候
熱乘血,入於大腸,為血利也。血之隨氣,外行經絡,內通臟腑,皆無滯積。若冒觸勞動,生於熱,熱乘血散,滲入大腸,腸虛相化,故血利也。
一百十二、陰癢候
婦人陰癢,是蟲食所為。三蟲、九蟲在腸胃之間,因髒虛,蟲動作,食於陰,其蟲作勢,微則癢,重者乃痛。
一百十三、脫肛候
肛門,大腸候也。大腸虛冷,其氣下衝者,肛門反出。亦有因產,用力努偃,氣沖其肛,亦令反出也。
一百十四、陰腫候
陰腫者,是虛損、受風邪所為。胞絡虛而有風邪客之,風氣乘於陰,與血氣相搏,令氣血痞澀,腠理壅閉,不得洩越,故令陰腫也。
一百十五、陰痛候
陰痛之病,由胞絡傷損,致髒虛受風邪。而三蟲、九蟲因虛動作,食陰則痛者,其狀成瘡。其風邪乘氣衝擊而痛者,無瘡,但疼痛而已。
一百十六、陰瘡候
陰瘡者,由三蟲、九蟲動作,侵食所為也。諸蟲在人腸胃之間,若腑臟調和,血氣充實,不能為害。若勞傷經絡,腸胃虛損,則動作侵食於陰,輕者或癢或痛,重者生瘡也。
診其少陰之脈,滑而數者,陰中生瘡也。
一百十七、陰挺出下脫候
胞絡傷損,子髒虛冷,氣下衝,則令陰挺出,謂之下脫。亦有因產而用力偃氣,而陰下脫者。
診其少陰脈浮動,浮則為虛,動則為悸,故令下脫也。
一百十八、陰冷候
胞絡勞傷,子髒虛損,風冷客之,冷乘於陰,故令冷也。
一百十九、陰中生肉候
此由胞絡虛損,冷熱不調,風邪客之,邪氣乘於陰,搏於血氣,變而生 肉也。其狀如鼠乳。
一百二十、候
此或因帶下,或舉重,或因產時用力,損於胞門,損於子髒,腸下乘而成 。
一百二十一、痔病候
痔病,由勞傷經絡,而血流滲之所成也。而有五種:肛邊生瘡,如鼠乳出在外,時出膿血者,牡痔也;肛邊腫,生瘡而出血者,牝痔也;肛邊生瘡,癢而復痛出血者,脈痔也;肛邊腫核痛,發寒熱而出血者,腸痔也。因便而清血出者,血痔也。
一百二十二、寸白候
寸白,是九蟲內之一蟲也。凡九蟲在人腹內,居腸胃之間,腑臟氣實,則蟲不動,不為人害。虛者,蟲便發動滋長,乃至斃人。
又云:飲白酒,以桑枝貫牛肉炙食,食生栗、生魚,仍飲奶酪,能變生寸白者也。
一百二十三、陰臭候
陰臭,由子髒有寒,寒搏於津液,蘊積,氣沖於陰,故變臭也。
一百二十四、尿血候
血性得寒則凝,得熱則流散。若勞傷經絡,其血虛,熱滲入胞,故尿血也。
一百二十五、大便血候
勞傷經脈則生熱。熱乘於血,血得熱則流散,滲入於大腸,故大便血也。
一百二十六、失精候
腎與膀胱合,而腎藏精。若勞動膀胱,傷損腎氣,則表裡俱虛,不收制於精,故失精也
一百二十七、乳腫候
足陽明之經,胃之脈也,其直者,從缺盆下於乳。因勞動則腠理虛,受風邪,入於榮衛,榮衛痞澀,血氣不流,熱結於乳,故令乳腫。其結腫不散,則成癰。
一百二十八、妒乳候
此由新產後,兒未能飲之,及飲不洩;或斷兒乳,捻其汁法不盡,皆令乳汁蓄結,與血氣相搏,即壯熱、大渴引飲,牢強掣痛、手不得近是也。
初覺,便以手助捻其汁,並令傍人助嗍引之;不爾,成瘡有膿。其熱勢盛,則成癰。
一百二十九、乳癰候
腫結皮薄以澤,是癰也。足陽明之經脈,有從缺盆下於乳者,勞傷血氣,其脈虛,腠理虛,寒客於經絡,寒搏於血,則血澀不通,其氣又歸之,氣積不散,故結聚成癰者。癰氣不宣,與血相搏,則生熱;熱盛乘於血,血化成膿;亦有因乳汁蓄結,與血相搏,蘊積生熱,結聚而成乳癰。
年四十已還,治之多愈;年五十以上,慎,不當治之,多死。不治,自當終年。又,懷娠發乳癰腫及體結癰,此無害也。蓋懷胎之癰,病起陽明,陽明胃之脈也,主肌肉,不傷髒,故無害。
診其右手關上脈,沉則為陰,虛者則病乳癰。乳癰久不瘥,因變為 。
《養生方》云:熱食汗出,露乳傷風,喜發乳腫,名吹乳,因喜作癰。
一百三十、發乳潰後候
此謂癰疽發於乳,膿潰之後,或虛 ,或疼痛,或渴也。凡發乳潰後,出膿血多,則腑臟虛燥,則渴而引飲。飲入腸胃,腸胃虛,則變下痢也。
一百三十一、乳瘡候
此謂膚腠理虛,有風濕之氣乘虛客之,與血氣相搏,而熱加之,則生瘡也。
一百三十二、疽發乳候
腫而皮強,上如牛領之皮,謂之疽也。足陽明之脈,有從缺盆下於乳者,其脈虛則腠理開,寒氣客之,寒搏於血,則血澀不通,故結腫;而氣又歸之,熱氣淳盛,故成疽也。熱久不散,則肉敗為膿也。
一百三十三、乳結核候
足陽明之經脈,有從缺盆下於乳者,其經虛,風冷乘之,冷折於血,則結腫。夫腫熱則變敗血為膿,冷則核不消。又重疲勞,動氣而生熱,亦 烊。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 踞,以兩手從曲腳內入,據地,曲腳加其上,舉尻。其可用行氣。愈瘰 ,乳痛。交兩腳,以兩手從曲腳極 ,舉十二通,愈瘰 、乳痛也
一百三十四、乳石癰候
乳石癰之狀,微強不甚大,不赤,微痛熱,熱自歇,是足陽明之脈,有下於乳者,其經虛,為風寒氣客之,則血澀結成癰腫。而寒多熱少者,則無大熱,但結核如石,謂之乳石癰
一百三十五、發背候
五臟不調則致疽,疽者,腫結皮強,如牛領之皮。六腑不和則致癰,癰者,腫結薄以澤是也。腑與髒為表裡,其經脈循行於身,俞皆在背;腑臟不調和,而腠理開,受於風寒,折於血,則結聚成腫,深則為疽,淺乃為癰。隨寒所客之處,血則痞澀不通,熱又加之,故成癰疽發背也。
一百三十六、改訾候
此為內癰發於脅,名為改訾。由邪氣聚在下管,與經絡血氣相搏所生也。至其變敗,狀如癰疽。
一百三十七、發乳後渴候
此謂發乳膿潰之後,血氣虛竭,腑臟焦燥,故令渴也。渴引飲水止,飲入腸胃,則變為下痢也。
一百三十八、發乳下痢候
此謂發乳而腸胃虛,受冷則下痢也。大腸為金,水谷之道;胃為土,水穀之海也。金土子母,而足陽明為胃之經,其脈有從缺盆下於乳者。因勞傷,其脈虛而受風寒,風寒搏血,氣血痞澀不通,故結癰腫。腫結皮薄以澤者,為癰。而風氣乘虛入胃,則水谷糟粕變敗不結聚,腸虛則洩為痢。金土子母俱虛,故發乳而復痢也。又,發乳渴引飲多,亦變痢也。
一百三十九、發乳久不瘥候
此謂發乳癰而有冷氣乘之,故癰疽結,經久不消不潰;而為冷所客,則膿汁出不盡,而久不瘥。
一百四十、發乳余核不消候
此謂發乳之後,餘熱未盡,而有冷氣乘之,故余核不消。復遇熱,蘊積為膿。亦有淋瀝不瘥,而變為 也。
一百四十一、發乳候
此謂因發癰瘡,而膿汁未盡,其瘡暴瘥,則惡汁內食,後更發,則成 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