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癰、疽、療、癤_中藥偏方

癰疽,所指範圍很廣,中醫根據發病部位不同又有不同的命名。是外科常見多發病。

原因雖多,不外乎是熱毒所致。又因人的體質不同,若邪從寒化,又多寒濕為患,但總因素體陽虛所致。

局部紅、腫、熱、痛。繼而化膿潰破,或流黃稠膿,或淡黃水或清稀膿液等。大抵紅腫熱痛,膿色黃稠者為陽、為癰;腫痛而不紅不熱、膿色淡黃或清稀者為陰、為疽。且又多相互轉化,故癰證中也有虛寒,疽證中又有熱毒,或本虛標實之證。

1 .豆蛋糊療癰疽

[方 劑] 綠豆、雞蛋清各適量。

[制用法] 綠豆反覆碾碎,過籮取極細粉末,與雞蛋清調和均勻。敷貼於患處,每日2次。

[功 效] 清熱解毒,祛瘀通絡,消腫止痛。用於治療各種癰疽之紅腫疼痛。

[驗 證] 據《新中醫》 1977年第l期介紹:某患者,男,七十餘歲。患背癰,注射青、鏈黴素,外敷四環素藥膏,治療十餘天無效,紅腫高大益甚,經敷用此方,當晚疼痛銳減,次日繼敷用2次,紅腫大部分消失,只有微痛,… … 後癡落而愈。

2 .柳葉膏療諸腫毒

[方 劑] 鮮柳樹葉或嫩芽。

[制用法] 將採集的鮮柳樹葉或嫩芽用水洗淨,加水適量浸煮,2-4 時後過濾,如此浸煮2次,合併2次濾液,濃縮成膏狀,即可裝入瓶中密封備用。使用時將患處用醫用酒精消毒,塗敷柳葉膏,然後用紗布包紮固定,每天換藥1次。

[功 效] 退熱,殺菌,消腫,止痛,提膿,生肌。外敷療療瘡癤腫及外傷感染諸疾。

[驗 證] 據《赤腳醫生雜誌》介紹,用此法觀察治療30例,療效較好。輕者1 次,重者2-5次即愈。典型病例:某男,20歲。頸部患癤腫,反覆發作纏綿不愈,曾服長效磺胺,肌注青黴素,皆無明顯效果,經敷此方3次即愈。

3 .豆腐渣治瘡口久不癒合

[方 劑] 豆腐渣。

[制用法] 豆腐渣是做豆腐剩下的渣滓。外敷患處。

[功 效] 清涼,消炎,止血。用治瘡口久不癒合。

[驗 證] 據《江蘇中醫》 1986年第4期介紹,一婦女,48歲,乳癰如碗口大,醫治5個月不收口,經用本方20天而愈。

4 .米醋治外科炎症

[方 劑] 米醋250毫升,乳香末、沒藥末各6克,澱粉60克,厚牛皮紙適量。

[制用法] 將米醋放於砂鍋內煮沸,再將二味中藥放入攪勻,隨攪隨下澱粉,待成糊狀後便倒在牛皮紙上塗抹。糊的厚度約1.5厘米,面積要大於患部。待藥糊稍涼時趁溫熱敷於病變部位,用紗布包紮固定。

[功 效] 消癖解毒。用治癤、癰、蜂窩織炎、丹毒、痄腮、乳腺炎等急性外科炎症。

[驗 證] 據《山東醫刊》介紹,用此方治療50例,除5例(系寒性膿腫、喉頭結核及骨髓炎)無效外,一般敷藥後2小時疼痛減輕,6小時後開始消腫,3-10 天均獲治癒。

5 .蒲公英糊劑治蛇頭疔

[方 劑] 干蒲公英適量,甘油、75%酒精(比例1 : 3)適量。

[制用法] 干蒲公英研為細末與甘油、75%酒精調成糊狀,裝瓶密封備用。使用時將藥糊攤於紗布上,敷於患處固定。每日換藥1次。

[功 效]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主治蛇頭療。

[驗 證] 據 河北中醫》1984年第4期載,趙xx ,女,20 歲,右側食指化膿性指頭炎(俗稱蛇頭療), 局部青紫發熱劇痛,給予蒲公英糊劑外敷,當日腫痛減輕,2 日後腫消痛止,4 日後創面乾燥而愈。

[備 注] 對已潰破的創面,將糊劑敷於四周,留下中間,以利膿液引流。

6 .烏梅散療臂疽

[方 劑] 烏梅肉。

[制用法] 烏梅肉燒存性,研為細末。敷於患處,膠布固定。

[功 效] 收斂,止血,生肌。

[驗 證] 馬xx ,男,29歲,用上方症狀消失。

[備 注]《簡便方》云:「嘴起一疽,膿瘍百日方愈,中有惡內突起,如蠶豆大,月餘不消,醫治不效,因閱本草得此方,試之,一日夜去其大半,再上一日而平。」可見烏梅治餚疽確有療效。

7 .綠豆陳醋膏治臁瘡

[方 劑] 綠豆60克,老陳醋適量。

[制用法] 綠豆用文火略炒,研末,用陳醋調成糊狀。敷於患處,3天換藥l次。藥膏在用時調配,不能久存,以免影響效力。一般敷藥10周可愈。

[功 效] 清熱解毒,收斂癒合,用治臁瘡(即小腿潰瘍)。

[驗 證] 肖x ,女,32歲,經用上方疾患消除。

[備 注] 睞瘡是生在脛部內膝或外睬的潰瘍。瘡口深陷,肉色暗紅或紫黑,邊緣高,有時足及小腿浮腫。

8 .鯽魚肉治惡瘡乳癌

[方 劑] 大尖鯽魚。

[制用法] 將魚宰殺後,去刺,只取鮮魚肉加鹽少許,搗成爛泥。敷於患處,每3 -4小時更換1次。

[功 效] 解毒生肌。用治一切惡瘡、乳癌及臁瘡等。

[驗 證〕經多次臨床應用,治療20例,1 例痊癒。

[備 注] 小鯽魚200克,香油500克,黃醋適量。先將香油放於鍋內燒沸,然後放入小鯽魚,熬至魚枯後,去渣過濾,加入黃醋,待溶化後離火,冷凝即成軟膏。將鯽魚膏塗在布上教貼患處,每日更換1次。功效同上。

9 .馬勃療褥瘡

[方 劑] 馬勃數枚。

[制用法] 馬勃去外皮,切成薄片,經高壓滅菌。置於瘡面上,再用紗布投蓋,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 次。

[功 效] 清熱解毒,消炎止血。用治褥瘡、臁瘡等。

[驗 證] 據《四川中醫》1986年第 期介紹,某女,59歲,因患蛛網膜下腔出血臥床不起達月餘,左側臀部發生3 厘米x4 厘米褥瘡一塊,經用此方治療,2天瘡面即乾燥結癡, 周瘡面完全癒合。

10 .陳小麥粉治療瘡癰疽

[方 劑] 陳小麥1公斤,醋適量。

[制用法] 將陳小麥加水浸泡(夏季2天,冬季7天),搗爛,過濾,去渣。靜置沉澱後,去上清液,將沉澱物曬乾(成小粉漿),放鍋內小火炒。炒時會翻泡,要不斷攪動,待至焦黃成塊狀時取出,隔紙放地上,冷卻,研成細末,過篩,裝瓶備用。用時取,干粉加醋,調成軟膏(500克約需食醋240毫升)。外敷患處。[功 效] 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用治癤腫、癰、蜂窩織炎、流行性腮腺炎、帶狀疤疹、急性乳腺炎、丹毒、外傷感染等具紅腫熱痛的外科疾病。

[驗 證] 據《健康報)推薦反映效果極佳。

[備 注] 軟膏在夏季易發霉變質,最好當日調用,以免日久醋酸揮發,影響療效。敷藥範圍需大於病灶面。未破,敷腫痛處;有膿腫未出頭或已出頭者,應在中間留一孔,以便排膿。

11 .五倍子治癤腫

[方 劑] 五倍子適量。

[制用法] 將上藥焙乾研粉,加人適量的香油攪拌成糊狀,敷在癰的表面,蓋上紗布,膠布固定。

[驗 證] 用上藥治療癰(多頭癤腫)患者近100例,未配用任何抗生素和止痛藥,一般敷藥1-2次即獲痊癒。對未發膿的癰或癤頭剛破者,療效確切,用得越早,效果越好。

12 .黃連輕粉外敷治癤腫

[方 劑] 黃連、輕粉各50克,蜈蚣1條,75%酒精200ml 。

[制用法] 將黃連、輕粉、蜈蚣加人酒精中,密封浸泡1周後備用。用時,將患處洗淨後塗此藥液,每日2-3次。

[驗 證] 用上藥治療無名腫毒、癤腫患者60餘例,有明顯效果。一般1-3 次可見痛減腫消,4-6次即可獲得痊癒。

13 .蒲公英治癤腫

[方 劑] 干蒲公英適量。

[制用法] 將上藥研為細末,用75%酒精調成糊狀,外敷局部,然後包紮,每日換藥1次。對已破潰的創面敷四周,中間留一小孔洞,以利引流。

[驗 證] 用上藥治療多發性癤腫患者45例,其中,局部紅腫者30例,破潰化膿者15例,均在2-4天腫消痛止,膿血排出而獲痊癒。

14 .蛇皮金蠍治癤腫

[方 劑] 蛇皮l張,全蠍2個,蜂房10個。

[制用法] 將上藥浸泡於300ml食醋中,24小時後即可使用。時間長些則更好。藥液用完後可再加醋1次。用棉花或紗布蘸藥液後敷患處,用繃帶膠布固定,每日2次。

[驗 證] 用上藥治療癤腫、毛囊炎、多發性癤腫,蜂窩組織炎等患者共計35例,其中1-3天痊癒者21例;4-5天痊癒者12例;8-14天痊癒者2例。

15.籐黃馬錢子等治癤腫

[方 劑] 籐黃10克,馬錢子、龍腦(冰片)各6克,新鮮豬膽汁100克。

[制用法] 將馬錢子用砂拌炒軟,去毛,研成粉末。然後將籐黃、龍腦分別研成粉末。將上藥摻在豬膽汁中備用。用時,以棉簽或小毛刷蘸藥汁塗在癤腫上,塗藥範圍要比紅腫的範圍大0.35厘米,每日塗2-3次。塗後需保持24小時以上,保留的時間短,效果較差。重複塗藥時,前次藥液不要洗掉。

[驗 證] 治療108例(多發性癤腫患者61例,單發性癤腫患者39例,外傷合併感染患者8例),其中,有18例伴有發熱等全身症狀者,加用抗生素或中草藥外,其餘均在塗藥後2-4天痊癒。癤腫初期,塗本藥後多自行消退;就診較晚者,塗藥後周圍紅腫很快縮小,中央化膿潰破,潰破後用藥l-3次痊癒。塗藥4 小時後,多數患者疼痛明顯減輕,在臨床應用本藥外塗,未發現任何副作用。

16 .黃甘草粉外敷治癤腫

[方 劑] 川黃連、黃芩、川黃柏各200克,生大黃、蒲黃、薑黃各150克,生甘草100克。

[制用法] 將上藥共研為細末,裝入瓶內密封備用。用時,取上藥粉適最,用70%-75%酒精調勻外敷局部,每日換藥l-2 次,至紅、腫、熱、痛消失為止。

[驗 證] 用本方治療癤腫患者138例,經用藥2-5天,均獲治癒。

17 .芙蓉花等治癤腫

[方 劑] 芙蓉花200克,蒲公英、川黃連各100克,蜂蜜500克,冰片15克。

[制用法] 將前三味藥研為極細末,加人蜂蜜內攪拌均勻,用高壓消毒後,趁熱加入冰片後密封備用。用時,以此膏外塗患處。如已成膿者,其中央露頭。不令其干,干則更換,可外覆蓋薄敷料。

[驗 證] 用本方治療癤腫患者259例,經用藥3-6天後,均獲痊癒。

《老中醫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