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茹的功效與作用

竹茹-原態

竹茹-藥材

竹茹-原態

竹茹-藥材

為禾本科植物青桿竹 Bamusa tuldoides Munro、大頭典竹Rinocalamus beecheyanus(Munro) McClure var.pubescens P.F.Li或淡竹 Phyllostachyninra var. henonis Stapf的莖的中間層。主產於長江流域和南方各省。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鮮莖,刮去外層青皮,然後將中間層刮成絲狀,攤放陰乾。生用、炒用或薑汁炙用。

【藥性】甘,微寒。歸肺、胃經。

【功效】清熱化痰,除煩止嘔。

【應用】

1.肺熱咳嗽,痰熱心煩不寐。竹茹甘寒性潤,善清化熱痰。治肺熱咳嗽,痰黃稠者,常配瓜蔞、桑白皮等同用;治痰火內擾,胸悶痰多,心煩不寐者,常配枳實、半夏、茯苓,如溫膽湯(《千金方》)。

2.胃熱嘔吐、妊娠惡阻。本品能清熱降逆止嘔,為治熱性嘔逆之要藥。常配黃連、黃芩、生薑等藥用,如竹茹飲(《延年秘錄》);若配人參、陳皮、生薑等,可治胃虛有熱之嘔吐,如橘皮竹茹湯(《金匱要略》)。治胎熱之惡阻嘔逆,常配枇杷葉、陳皮等同用。

此外,本品還有涼血止血作用,可用於吐血、衄血、崩漏等。

【用法用量】煎服,6~10g。生用清化痰熱,薑汁炙用止嘔。

【古籍摘要】

1.《名醫別錄》:「治嘔宛,溫氣寒熱,吐血,崩中,溢筋。」

2.《醫學入門》:「治虛煩不眠,傷寒勞復,陰筋腫縮腹痛,妊娠因驚心痛,小兒癇口噤,體熱。」

3.《本草匯言》:「竹茹,清熱化痰,下氣止呃之藥也。如前古治肺熱熱甚,咳逆上氣,嘔噦寒熱及血溢崩中諸證。此藥甘寒而降,善除陽明一切火熱痰氣為疾,用之立安,如諸病非因胃熱者勿用。」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cAMP磷酸二酯酶抑制物2,5-二甲氧基-對-苯醌,p-羥基苯甲醛,丁香酚等。

2.藥理作用:竹茹粉體外對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均有較強的抑製作用。

3.臨床研究:竹茹、生薑、茯苓、烏梅,水煎服。治療妊娠惡阻10餘例,療效頗佳。(湖南醫藥雜誌,1984,1:60);竹茹粉直接灑在潰瘍面上,厚約2~3mm,略大於瘡面,也可加蓋消毒紗布。治療皮膚潰瘍百餘例,一般2~5天即愈。(新醫藥學雜誌,1978,6:32)

《中藥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