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決明的功效與作用

石決明-原態

石決明-藥材

石決明-飲片

石決明-原態

石決明-藥材

石決明-飲片

為鮑科動物雜色鮑(光底石決明)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皺紋盤鮑(毛底石決明)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羊鮑Haliotis ovina Gmelin、澳洲鮑Haliotis ruber (Leach)、耳鮑Haliotis asinina Linnaeus或白鮑Haliotis laevigata (Donovan) 的貝殼。主產於廣東、海南、山東、福建、遼寧等沿海地區。夏、秋二季捕捉,去肉,洗淨,乾燥。生用或鍛用。用時打碎。

【藥性】鹹,寒。歸肝經。

【功效】平肝潛陽,清肝明目。

【應用】

1.肝陽上亢,頭暈目眩。本品鹹寒清熱,質重潛陽,專入肝經,而有清洩肝熱,鎮潛肝陽,利頭目之效,為涼肝、鎮肝之要藥,本品又兼有滋養肝陰之功,故對肝腎陰虛、肝陽眩暈,尤為適宜。用治邪熱灼陰,筋脈拘急,手足蠕動,頭目眩暈之症,常與白芍、生地黃、牡蠣等養陰、平肝藥配伍應用,如阿膠雞子黃湯(《通俗傷寒論》);若肝陽獨亢而有熱象,頭暈頭痛,煩躁易怒者,可與夏枯草、黃芩、菊花等清熱、平肝藥同用,如平肝潛陽湯(《常見病中醫治療研究》)。

2.目赤,翳障,視物昏花。本品清肝火而明目退翳,治療肝火上炎目赤腫痛,可與黃連、龍膽草、夜明砂等同用,如黃連羊肝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亦常配伍夏枯草、決明子、菊花等清肝明目之品同用。治療風熱目赤,翳膜遮睛,常與蟬蛻、菊花、木賊等配伍;治目生翳障,本品常配伍木賊、荊芥、桑葉、白菊花、谷精草、蒼朮等,如石決明散(《證治準繩》);若肝虛血少,目澀昏暗,雀盲眼花屬虛證者,每與熟地黃、枸杞子、菟絲子等配伍;治青盲雀目,可與蒼朮、豬肝配伍同用。

此外,鍛石決明還有收斂、制酸、止痛、止血等作用。可用於胃酸過多之胃脘痛;如研末外敷,可用於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煎服,3~15g;應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外用點眼宜鍛用、水飛。

【使用注意】本品鹹寒易傷脾胃,故脾胃虛寒,食少便溏者慎用。

【鑒別用藥】石決明與決明子均有清肝明目之功效,皆可用治目赤腫痛、翳障等偏於肝熱者。然石決明鹹寒質重,涼肝鎮肝,滋養肝陰,故無論實證、虛證之目疾均可應用,多用於血虛肝熱之羞明、目暗、青盲等;決明子苦寒,功偏清瀉肝火而明目,常用治肝經實火之目赤腫痛。

【古籍摘要】

1.《別錄》:「主目障翳痛,青盲。」

2.《醫學衷中參西錄》:「石決明味微鹹,性微涼,為涼肝鎮肝之要藥。肝開竅於目,是以其性善明目。研細水飛作敷藥,能治目外障;作丸、散內服,能消目內障。為其能涼肝,兼能鎮肝,故善治腦中充血作疼作眩暈,因此證多系肝氣,肝火挾血上衝也。」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碳酸鈣,有機質,尚含少量鎂、鐵、硅酸鹽、磷酸鹽、氯化物和極微量的碘;鍛燒後碳酸鈣分解,產生氧化鈣,有機質則破壞。還含鋅、錳、鉻、鍶、銅等微量元素;貝殼內層具有珍珠樣光澤的角質蛋白,經鹽酸水解得16種氨基酸。

2.藥理作用;九孔鮑提取液有抑菌作用,其貝殼內層水解液經小鼠抗四氯化碳急性中毒實驗表明,有保肝作用;其酸性提取液對家兔體內外的凝血實驗表明,有顯著的抗凝作用。

3.臨床研究:據報道,用中藥雞膽汁電離子導入配合超聲波石決明煎劑透入治療白內障52例,獲得較為滿意的效果(山東醫藥,1990,5:48)。用石決明60g火鍛,研為細末,分作10次服用,每日3~4次;治療產後及經期因受風寒致四肢拘攣,手腳抽筋如雞爪狀,2例均痊癒(中醫藥學報1994,2:49,);重用鎮潛藥石決明、珍珠母、磁石等,治療急性濕疹,扁平疣,痤瘡等皮膚病,療效顯著(四川中醫,1995,2:46);另有用石決明等治療腦血栓、內耳眩暈證、癲癇等。

《中藥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