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附近的多是官宦貴族,貴族向來追求的就是奢侈品高大上與眾不同,更不能人有我無低人一等。當下一哄而上,要求翠姐加客。
本來禹春帶著護衛在,也不至於出大麻煩事兒,偏偏天棄出來了,這傢伙行事只憑好惡,此刻正心情不好,一眼看見門口堵得人山人海,一群醜女醜男妨礙他去看美人,頓時勃然大怒,抬腳就踢飛了一大堆。
這下惹了大麻煩,堵在門口的非富即貴,誰肯就此罷休?天棄萬事不管,揚長而去,餘下的人開始鬧事。
「讓掌櫃出來!讓掌櫃出來!」人群哄鬧湧上前來,翠姐站出來想說自己是掌櫃,還沒站穩,就被人潮搡了一個觔斗。禹春急忙將她扶住,拉入身後,和鐵星澤連連呼喝,「安靜!安靜!」
但是人越來越多,附近普通居民區的百姓也湧了過來看熱鬧,裡三層外三層,不僅景橫波她們被堵在裡面,連排上隊畫像的那三家也被堵住,不住有人拉扯著要靠近他們「把畫像拿來看看」。
「叫掌櫃出來!」
「誰訂的這臭規矩!滾出來爺爺教訓!」
「不出來拿銀子砸死你們!你們不知道小爺是誰……」
「都——給——我——住——嘴!」
驀然一聲尖利高吼,壓下了沸騰的一鍋亂粥。
眾人都覺得耳膜一陣嗡嗡直響,一抬頭,就看見三層台階上站著一個女子。
女子普通長裙,戴著帷帽,眾人先前有注意到她接近,但人多並沒在意,此刻從下往上仰望,忽然發覺這女子端的好曲線!
玲瓏又飽滿的身線,最經得起角度的挑剔,從下往上看過去,那身姿的起伏流暢讓人目光也跟著浮波濺浪,跳上幾跳。
幾乎立刻人群靜了大半,男子們驚艷,女子們驚嫉。
景橫波揮開禹春,款款從台階上走了下來。一指頭點在最前面一個少年額上。
「掌櫃就是我,我出來了,咋樣?」
少年呆呆地瞧著她,忽然臉紅了。
「規矩是我訂的,我是掌櫃我說了算,」景橫波又一掌推開面前一個大漢,「教訓我什麼?用口水噴我一臉?喂,你幾天沒洗澡了?」
大漢下意識退後,趕緊去嗅自己腋下。
「拿銀子砸死我啊!」景橫波站在護衛群裡,昂首向前,大力挺胸,「砸啊!趕緊砸啊!有本事砸塌了我這剎那畫像館再裝逼啊!」
眾人盯著那一霎洶湧,連剛才自己說什麼都忘了。
「堵人家幹嘛?」景橫波一把拽過那幾位照上相的人家,來照相的都是老頭子,正被家人緊緊護在中間。
「這位,」景橫波指著一位白髮老者,「浮水部的太尉。年輕時一夫當關的英雄,據說當年有一人救一城的美談。浮水部百姓得他救命數以千萬計,這樣的人,不配排你們前面?」
人群向後退了退,老者臉色唏噓,似乎沒想到自己當年舊事還有人記得,無聲對景橫波長揖。
景橫波笑笑,一轉身,又指住了一位臉色如鐵的老頭。
「這位,御史台院正,一生耿介的司馬老大人。你們應該聽過名字,」她道,「老大人一生不畏強權,剛正不阿,清廉耿介,赤膽忠心。在位時彈劾貪官污吏近千人,得罪豪強無數,三個兒子先後都被仇家報復身死,自己也曾三次下獄,光是上刑場待斬被刀下留人就有兩次!一生起落,足可寫一部抗爭之書。這樣的人,不配排你們前面?」
老者老淚縱橫,對景橫波深深一躬,啞聲道:「不為姑娘讚譽,只為還有人記得老夫那慘死的犬子……」
景橫波微微躬身,又指住了第三人,老者轉頭對她看著,不辨喜怒,似乎在等著聽她說什麼。
「大賢者瞿緹。」景橫波道,「原禮司禮相。曾任三十年國學府大監。在位時謙恭自省,提攜後進。桃李遍天下,五司門下,多半都是他的弟子,在場的人,有一半都得稱他老師吧?還有一半得稱師祖,太師祖?」
人群靜了靜,有人開始後退。
「這樣的人,不配排你們前面?」
人群騷動漸歇,那臉上沒什麼感動之色的第三個老頭,忽然將腦袋湊到景橫波面前,低聲道:「女王陛下,老夫還在想,老夫可沒前兩位那麼光輝彪炳的事跡,你若說得太吹捧,老夫可不打算給你面子。沒想到你居然把老夫給抬出來當盾牌……嘿嘿。」
「嘿嘿。」景橫波悄悄道,「誰說您老沒事跡的?只是朕曉得您老為人品行高潔,不喜歡人家當面吹捧,只好把您老祭出來當盾牌啦,你瞧著架勢,幫忙走一個?」
瞿緹忍不住一笑,「常方那老傢伙總說女王陛下智慧天縱,絕非常人,老夫還不信,如今瞧著,明明是修煉了千年道行的狐狸……照老夫看來,您今兒這一席話,甚至咱們這幾個人,都是早早安排好的吧?」
「您老英明。」景橫波聲音更低,「背你們英雄事跡都背了我半晚上,那些文縐縐的句子,累死人吶!」
瞿緹哈地一笑,道:「都說女王不學無術!老夫說怎麼今兒忽然出口成章來著!就是不知道陛下今兒這一出,到底演得何戲?」
「您老明白人,還瞧不出?」景橫波笑得真如狐狸。
瞿緹瞧她一眼,微微一笑。
誰說女王散漫無用?
誰說女王無權,被困在大荒權欲的枷鎖內絲毫動彈不得?
她其實從未放棄對自己權力的爭取呢!
而且她眼光毒辣腦筋清醒,浮水部、御史台、賢者們,正是當前大荒朝廷中,對女王態度中立,可以爭取的三方勢力。
一個畫像,常人賺錢的玩意,也能被她拿來收買人心。畫像還是小事,藉著畫像這事兒,趁機對中立派示好,不著痕跡又正好搔到癢處。
了得。
這些早已清心寡慾的老傢伙,財帛美人都無法令其動心,只有尊重和肯定,才是他們一生不惜犧牲一切而孜孜追求的。
今日看似小事,然而那麼多人之前,將那兩位捧上神壇,讓他們親眼看見自己的威望和民心,讓他們知道世上還有人深刻記得當初他們的犧牲和偉大,定能讓他們生出「知音若此,此生不枉」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