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景泰藍身世(1)

景泰藍霍然抬頭。

「關於你父皇的死因,」太史闌看著他的眼睛,「我感覺你一直知道,只是你那時太小,記憶太可怕,你下意識封住了那段記憶,所以每次觸碰到那件事的時候,你會害怕,會拒絕,會在夜半的時候偷偷哭,醒來自己卻忘記。」

景泰藍臉色慢慢發白,良久道:「可是麻麻,你為什麼到今天才告訴我。」

「因為你太小,因為你不願。」太史闌溫和地道,「會被主動塵封的記憶,一般都是對本人傷害極大的事。你那麼小,我怎麼忍心告訴你真相,逼你自己再面對?你一旦面對,你自己也知道,你將面臨最為難的抉擇,你必須去考慮要不要殺她為你父皇報仇,你將不得不徹底以她為敵,這對你來說太痛苦。如果今天不是你提出要去問她,我還是想等你再大一些,再提醒你。」

「可是……」景泰藍怔怔地道,「這樣也是在姑息她啊……」

「我只是猜測,真相在你自己腦中。」太史闌傲然一笑,「另外,我有信心保護好你,哪怕她居心叵測。」

「麻麻……你是不是也早就知道了?那本《太后秘史》……」

「李秋容有提到這事,但是很含糊。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實證來證明真相。唯一的真相,在你自己那裡。」

太史闌拍拍景泰藍的手,發現他的手已經冰涼,順勢將他的手揣起來擱在自己懷裡。

宗政惠當年的孽,也該讓景泰藍明白了。雖然她還是憐惜他太小,但這些年他的擔當和作為,讓她很滿意。孩子長大了,肩膀已經可以嘗試承擔更多。

宗政惠已經和景泰藍徹底撕破臉皮,如果不把她的惡跡揭穿到底,讓景泰藍徹底對她失去眷戀之心和幻想,她怕將來景泰藍還是難免受傷。

景泰藍將腦袋埋在她懷裡,還是和當年樣,用大腦袋來蹭她,她伸手撫摸著他光潤的發,懷中的孩子已經長大卻又沒有長大,她覺得如今她比當年更愛他。

良久他抬起頭來,小臉乾乾淨淨,道:「我想好了,麻麻。」

她凝視著他,知道他一定偷偷哭過,但是完全看不出痕跡。她心中酸楚又欣慰。酸楚的是她的半路兒子現在已經不再扭在她懷裡大哭,欣慰的是他至今仍只在她懷裡哭。

「看著我的眼睛。」她輕輕地道。

他抬起眼,眼前不是她的眸子,是一口深井或者是宇宙深淵,天地昏暗,星光浮沉、飛旋、爆裂……

舊夢浮沉,塵封記憶,那一夜黑暗的宮室飄飛的帳幕,那一夜沉厚的地毯昏黃的燈火,那一夜滿地潑灑的藥汁……女子驚惶的臉……男子憤怒的臉……尖聲嘶叫……掙扎……伸出向天的痙攣的手指……噴在床榻上的黑色的血……

「啊!」

景泰藍忽然一聲尖叫,一蹦而起,蹬蹬蹬地就衝出門去。

太史闌一躍而起,緊跟其後,並厲聲阻止聞聲趕來的驚慌的宮人,「站住,原地等候!」

他在前頭狂奔,小小的身影似逐夢而去,又似要將噩夢甩在身後,路過的宮人躲避不及,驚惶地張望著他的背影。

景泰藍忽然停下,仰頭看著頭頂的匾額。

「承御殿」。

皇宮正殿之一,先帝舊日起居之所,當初先帝就是在這裡駕崩。

景泰藍怔怔地走了進去。

承御殿之前一直封殿,景泰二年太后吵著要回宮,為了逼走她,容楚使用了承御殿,之後承御殿受到了一定的破壞,修理後再次封閉。

景泰藍潛意識裡,不願意接近這宮殿,除了那次太后回來呆了一陣,其餘時間他從未來過。

殿宇高闊,日光從承塵上的窗戶射下,光柱裡無數浮塵游動若舞,殿宇中所有器物,都用黃綢覆蓋,看上去明明暗暗,像一群等待被驚醒的獸。

這只獸,叫記憶。

景泰藍腳步停也沒停,直奔寢殿而去,大片大片垂地的帳幔被他用力掀起,騰起一陣淡淡的煙塵,撲在隨後的太史闌臉上。

景泰藍最後停在那張雕龍鑲鳳十二幅燒瓷江山圖的琉璃榻前。

榻是先帝駕崩時睡的榻,榻上的用具自然早已換過,換完就鎖了宮,床上平平整整,什麼也沒有。

景泰藍毫不猶豫,呼啦一下掀開了那層厚厚的金色繡龍鳳呢絨毯。

花梨木的寶榻邊緣,靠近枕頭的地方,赫然有一處較深的印子。

太史闌蹲下身,聞了聞,雖然時光久遠,她還是憑經驗敏銳地感覺到,這是血印。而且看這顏色這麼深,說明血當初流出來的時候,就是黑的。

多年前,流在榻上的黑血印……

景泰藍靠在床頭,手指慢慢摸上去,太史闌這才注意到,模糊的光線下,差不多位置,木榻上還有一些深深淺淺的印子,看上去像是被尖利的東西劃的,縫隙裡還有點發亮的東西,仔細看是金粉。

太史闌明白這是什麼印子了。

是宮中婦人常戴的甲套,前端尖利,宛如匕首,很多甲套飾以寶石金粉,不過一般這些東西不會掉,除非……劇烈運動。

尊貴的宮眷們,有什麼機會劇烈運動?還運動到這床榻邊緣?

景泰藍的聲音,有點空洞地傳來。

「那天晚上我去看父皇,晚飯吃多了,父皇怕我肚子脹著,出門吹風生病,就讓我在裡間榻上睡覺,讓人把門掩上。我睡到一半,忽然被聲音驚醒,就赤腳爬下床去看……」

宮室灰塵拂去,黯沉退卻,時光瞬間倒流,彷彿還是華光熠熠承御殿,久病的皇帝,在榻上歪著,面前坐著他寵愛的貴妃,貴妃在給他餵藥,喂完了兩人喁喁低語,沒有注意到殿後一角探出的小腦袋。

「……你說的未嘗沒有道理……難為君瑞是你的孩子,你卻毫無私心……」他欣慰地握住她的手。

孩子聽見自己的名字,更加努力地向前湊了湊。

「臣妾未敢為一己之私,忘卻國家大義……」年輕的貴妃在輕輕拭淚,「臣妾自己……一開始也轉不過彎來,只是一直在讀前朝史書,看到先明聖太后親子愚而養子賢,她力排眾議,毅然立了養子,當時那句『社稷之重,有甚於一人榮華矣』,臣妾久久不能忘……」

《鳳傾天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