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棠聽著,心跳如鼓,道:「你要說什麼?」
衛小川道:「他們家收留流民,我們能不能告他們?」
朝廷有規定,不允許隨意收留流民。
因為這些流民沒有戶籍,沒有土地,為了溫飽,很容易鋌而走險做些危害他人的事。通常遇到這樣的事,要麼由衙門出面遣返回原籍,要麼就地附籍,獎勵他們開荒落戶。
如果衛小川所言屬實,像李家這樣收留流民就有些不對頭了。
前世,她好像聽說過李家有這麼一個田莊,但當時她沒有注意。而且,她之所以對這個田莊有印象,是因為後來李家覺得那些流民都不好管束,要把那些流民趕出田莊去,有人不願意走,曾經鬧過事,死了人,李家報了官,後來官衙出面才把這件事平息下去。
林氏為此好幾天都心情不好,還為此在家裡發脾氣,說做人就是不能太仁慈,李家做好事還變成了壞事,以後再也不收留這些流民了。
她當時也覺得那些流民不知道感恩……可如今看來,恐怕情況並不像她前世瞭解的那樣。
說不定衛小川歪打正著,無意間還真的發現了重要的線索。
郁棠道:「從你們家回來之後,我想了很久,覺得要是李家做了壞事,他們是從哪裡找來的人呢?畢竟是一條人命,拿到證據告到官府去,他們家也要吃官司的。若想沒有後患,或是自家的心腹管事下的手,或是在外面雇的人。李家的管事,我已經去查過了,都好生生的在城裡,當天晚上也沒有誰不在。外面雇的,敢做這事的,必須是幫閒。我也去問過了,臨安城裡有名的幫閒這些日子都在臨安城,沒誰跑路……」
衛小川聽著眼睛一亮,道:「所以,害死我二哥的兇手,有可能就是那個田莊的流民?」
郁棠輕輕地「嗯」了一聲。
衛小川忙道:「那我請個假,明天就去那個田莊看看。」
「不行!」郁棠道,「你要是被人懷疑了,憑你那小身板,跑都跑不了。我們現在可不能意氣用事。」
「好吧!」衛小川喪氣地道,「我聽我表哥說,那莊子裡的人都穿的挺好吃的挺好卻不怎麼下田做事。這裡面肯定有蹊蹺。你也小心,別被人發現了殺人滅口。你不是說,我們不能意氣用事嗎?」
李家雇了小混混來擄她,壞她的名聲,和殺人滅口有什麼區別?
郁棠道:「你不用擔心,我不自己去,我請人幫忙。」
衛小川想想覺得可以,他道:「那我先走了。第一天到縣學,老師們要點名的。我不能遲到,你有什麼消息,記得讓人給我送個信。」
郁棠不好留他,忙道:「你坐我的轎子過去吧!我來付賬。」
衛小川拒絕了,道:「我從小路過去,很快的。你不要管我。可惜我們家田莊裡的人沒有看清楚那兩個陌生人的長相,不然我就可以帶著人去認人了。」
郁棠舒了口氣,道:「還好你們田莊的人沒看清楚那兩個人長什麼模樣,像你這樣直接帶人過去,就算是把人認出來了,他們也有辦法推諉。這件事不能這樣簡單直接,得智取。你快去上學吧,這件事我會辦妥的。」
衛小川只是想抱怨兩句,聞言垂著頭走了。
郁棠回到家一整晚就在想這件事,等到快天亮的時候,她終於拿定了主意,去找郁文。
郁文正在和陳氏把家裡清點好的東西都整理出來,準備送到郁博家裡,先把郁遠的婚事漂漂亮亮地給辦了。
郁棠和父母閒聊了幾句,朝著父親使了個眼色。
郁文會意,對陳氏道:「我記得前年有朋友從眉州過來,帶了一匹蜀錦給我們,你把那個也找出來送到大兄那邊去吧!」
那布太硬,做衣裳穿著不舒服,鑲邊卻非常地漂亮,陳氏原本是準備留給郁棠的,此時聽郁文這麼說,她不免猶豫了片刻,想著那蜀錦雖然難得,但也不是買不到,只不過價錢貴些,好在是鑲邊不需要那麼多,給郁遠了就給郁遠了,她應了一聲,去了庫房。
郁文給陳氏找了事做,這才放下心來,和郁棠去了書房。
郁棠還不知道原本屬於自己的那匹蜀錦就這樣沒了。
她對郁文道:「我昨天回來的時候遇到衛家的五公子,他跟我說,他中秋節去給他外祖父送節禮的時候發現,離他外祖父家田莊不遠處的一個田莊是李家的,收留了很多的流民……」
「居然有這種事!」郁文駭然,怒道,「要是那些流民暴動,臨安城會死人的,李家難道不知道嗎?不行,這件事我得跟湯知府說說。」
郁棠拉住了父親,道:「阿爹,您不能就這樣去找湯知府。」
郁文不解。
郁棠道:「您想想,那李家也算是官宦之家,流民的危害別人家不知道,他們家怎麼可能不知道?他們能雇混混擄我,就能派那些流民來家裡鬧事。我的意思是,您不妨先跟湯知府商量,讓他以官衙的名義去查查,就說有人舉報,田莊裡收留了通倭之人。若李家只是做善事收留了那些人也就罷了。若是不對勁,湯知府自然知道該怎麼處置。」
郁文想了想,覺得這主意比自己直接去找湯知府好。
要知道,自己的治下有人收留流民他卻不知道,不出事則罷,出了事他這三年的政績也就算完了,不被免官也會影響陞遷。何況郁家和李家已經勢同水火,就算李家知道是他舉報的又如何?難道他不舉報李家,李家就會放過郁家嗎?
郁文道:「我知道怎麼說了,你去陪你姆媽吧!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我聽說楊御醫過幾天要來給裴家的大太太把平安脈,想請他過來給你姆媽瞧瞧,你盯著你姆媽,別讓你姆媽受了涼——受了涼,就得等病好了再開補藥,楊御醫未必能等到那個時候。」
自從吃了楊斗星的藥,陳氏就一直沒怎麼病過,郁文對楊斗星的醫術信心大增,覺得只要能一直請了楊斗星來瞧病,陳氏的身體就能一直都不出什麼毛病。
郁棠連聲應好。
郁文去了衙門。
郁棠就陪著陳氏把要送到大伯父家的東西都整理好,等到郁文回來,一起去了大伯父家。
路上,郁棠問父親:「湯知府怎麼說?」
郁文道:「湯知府以為我們家要報復李家,雖然答應去查,但我瞧著不怎麼積極。我當時靈機一動,走的時候說要去裴家請楊御醫幫著看病,他立刻就不一樣了。」說到這裡,他歎了口氣,道,「又欠了裴家的恩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還得清。」
主要還是沒辦法還。
郁棠想不出裴宴還缺什麼。
特別是裴宴一直覺得她心術不正,做什麼事都別有用心,非常地瞧不上眼。
想到這些,郁棠就有些鬱悶地歎了口氣。
算了,裴家的大恩大德她只能來世再還了。
如果她還能有來世的話?
不過幾句話的功夫,他們已到了郁博家,這件事就此打住了。
郁棠讓阿苕給小梅溪賣水梨的阿六一些碎銀子,讓他盯著李家。
沒幾天,臨安城裡就有人在傳,說是李家因為好心收留了很多流民,結果被湯知府知道了,派了人上門去查那些流民是否有作奸犯科的,誰知道那些流民心虛,衙門的人進去查證的時候和那些流民起了衝突,死了兩個衙役。
李家大驚失色,非常後悔一時心善收留了這些人。李家的大公子則親自出面處置此事,不僅安撫周邊田莊的莊戶人家,還拿了銀子出來厚葬了兩位衙役,給了大筆的撫恤金。
郁棠冷笑。
她就不信,她這招引蛇出洞會落空。
只是若那兩個人出現了,她怎麼把人給弄到手才好。
郁棠在那裡琢磨請誰幫忙。
如果她能多幾個兄弟就好了!
她在那裡感慨,湯知府突然上門來拜訪郁文。
郁棠讓雙桃藉著給湯知府上茶的功夫偷聽兩句。
雙桃來告訴她:「湯知府是來給我們家老爺道歉的。說上次的事,李家大公子親自來問他,他沒能瞞住,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李家大公子。還好李家大公子是個明事理的,直說對不住我們家老爺。還說,等事情平息了,他會親自登門謝罪的,讓老爺去裴家的時候就不要提這件事了。」說完,她睜著大眼睛好奇地問郁棠,「大小姐,出了什麼事?怎麼湯知府還會親自來給我們家老爺道歉呢?」
「老爺的事你別管。」郁棠敷衍著把雙桃打發了,心裡卻對湯知府很是鄙視。
他哪裡是來給她爹道歉的,分明是來告訴她爹,李家知道舉報的人是她爹了,他是看在裴家的份上才來給她爹通風報信的。還告訴她爹,這件事李端已經插手了,若是郁、李兩家有什麼罅隙,不關他的事。
難怪湯知府在臨安當了足足九年的父母官才調走,就這息事寧人、兩邊討好、不敢擔當的懦弱樣子,能做大官才有鬼!
郁文早已準備和李家撕破臉了,自然不會在意湯知府的話中話,他熱情地招待了湯知府,和湯知府談著詩詞歌賦,又約重陽節的時候去登高賞菊,對和李家的矛盾隻字不提。
湯知府原本也是看在裴家的份上才走這一趟的,裴家若是繼續庇護郁家,李家就算知道了也不能怎樣。若是裴家不管,郁家以卵擊石,他最多不過歎息一聲。
他把自己摘出來就行了,至於其它,他不想得罪人,也沒能力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