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夏忍不住評價道:「太好喝了,我想給它取名叫『美妙』,我只要喝一口,就能感受到人生的美妙。」
江逾白說,他會準備一份菜單。往後,林知夏來他家做客,可以提前報出菜名和飲料名。
「你真體貼。」林知夏發自內心地誇讚他。
飯後,江逾白依照他的「待客之道」,堅持把林知夏送回學校。
夜裡九點多鐘,林知夏和江逾白在大學的校門外揮手告別。江逾白扶著車門,目送林知夏的背影消失在大學校園裡,方才轉身進入轎車。
*
從這天起,大學生活正式開始。
林知夏和寢室裡的三位女生混熟了。她們相處得十分融洽,每天早晨在同一時段起床,結伴去食堂吃早餐,再去教室上課。
林知夏的室友們都喜歡坐在第一排,而林知夏自己覺得坐在哪裡都無所謂。大一年級上學期的課程比較基礎,還沒觸及到林知夏的知識盲區,林知夏覺得大學生活好輕鬆。
不過,很快,她收到了谷立凱教授的郵件。
谷立凱是沈昭華教授的大學同班同學,也是目前國內量子計算領域的知名學者。他是林知夏的本科導師,他邀請林知夏來和他面談。
谷立凱任職於物理學院,而林知夏隸屬於數學學院,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之間進行學術交流。林知夏知道谷立凱特別忙。在他們約定見面的那一天,林知夏提前十分鐘就到了谷老師的辦公室。
辦公室裡,還有幾位博士生。
原來,谷老師正在開一場簡短的組會。
林知夏站在門口,等了十幾秒鐘,谷老師就說:「是林知夏嗎?你進來吧。」
第67章 實驗物理
林知夏踏進辦公室,禮貌地打了個招呼:「谷老師你好,我是林知夏。」
谷老師兩鬢斑白,神色平和,朝她點了點頭,請她坐到沙發上。
林知夏立刻落座,安靜地聽著教授和博士們的學術討論。
今天在場的兩位博士生正在合作一篇論文,他們產生了意見分歧,谷老師讓他們概括各自的方法,再把要點寫到白板上。
谷老師的辦公室裡有一面巨大的白板。
某一位博士撿起馬克筆,在白板上奮筆疾書,谷老師出聲喊住他:「楊術文,不用寫太多。你正在給我們做展示,用你自個兒的語言去解釋現象。」
楊術文是一名博士一年級的新生。他和林知夏一樣,剛來北京不久。他性格內向,不善交際,常年泡在圖書館,一坐就是一天。
楊術文的碩士課題與谷立凱組內的研究方向有交叉。他本身也是一名十分優秀的學生。他畢業於一所重點大學,本科和碩士階段的平均分都達到了90分以上。他天資聰穎,勤奮刻苦,捨得下功夫,谷立凱組內的幾位學姐學長都很欣賞他。
然而,楊術文卻覺得,谷立凱對他並不滿意。
楊術文推了一下鼻樑上的眼鏡,朗聲說道:「比特數增加到4,量子糾纏的類別有無數種……老師你上周給我的論文,我看過了,那篇文章寫的是『糾纏多面體』,糾纏多面體劃分了糾纏狀態的體系。我回過頭去重讀了兩遍Jean-Bernard Zuber和Cude Itzykson寫的那本《Quantum Field Theory》。」
林知夏舉起右手,想提一個問題。
谷老師指了指楊術文:「我們聽他講完,你再來問。」
林知夏保持安靜,凝視著楊術文。
楊術文繼續他的長篇大論。
谷老師等到楊術文講完最後一個字,才點評道:「你說得非常好,角度全面,但是啊,那都是別人的工作,像一篇文獻綜述,沒有概括你自己的方法。為什麼你師兄和你的意見不同?你師兄的看法是對的。你還沒接觸到實驗的層面。我們第一次見面,我同你提過,做科研不是讓你埋頭讀書,讓你閉門造車。我們做實驗物理,要培養你的科學素養和動手能力。論文要看,實驗要做,這裡頭,有一個平衡點,有一個trade-off……你讀書讀得出色,實驗也得跟上。我前兩周太忙,沒空帶你們,聽你的師兄說,你打卡來實驗室,就在桌子上讀書、抄筆記,沒做你師兄給你準備的基礎練習。」
辦公室的房門大敞,通風順暢,冷風灌進楊術文的衣領,激得他打了個哆嗦。
他一下子站得筆直,字正腔圓地解釋:「我這兩個禮拜都在複習……學過的內容,容易忘了。」
谷老師打開抽屜,拿出一個文件袋,緩聲說:「溫故而知新,好啊,實驗物理也是一樣。你的眼睛,書本,你的大腦海馬體,存儲長期記憶,你的雙手,存儲神經—肌肉記憶……這些都是基本功,靈感和創新才是你發展的前景。」
楊術文連忙說:「對,是的。」
谷老師扶著桌子,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書籍是學習的媒介,不是學習的目標。」
林知夏頻頻點頭。她像是領悟了一個禪機,感歎道:「對呀,書籍是學習的媒介,不是學習的目標。對你本人來說,你自己的思想最重要。」
谷老師遞給林知夏一個文件袋。袋子裡裝著幾份打印版的學術論文、實驗須知、實驗操作流程,谷老師讓林知夏把這些東西帶回去,仔細看一遍,下個月再來實驗室報到。
林知夏捧住文件袋,連聲道謝。
楊術文插了一句:「林知夏,你剛才是不是……要和我講話?」
林知夏跑到楊術文的面前,問他有關「糾纏多面體」的嵌套問題。他愣了一下,讓她再說詳細點,語速再快一點,因為谷老師待會兒還有事,他們不能耽誤谷老師的時間。
楊術文並不知道,幾分鐘以前,谷老師之所以自稱「待會兒還有事」,是因為,谷老師要幫林知夏確定她的具體研究方向。
林知夏沒料到,楊術文會讓她提高語速。
她雙手背後,就像個連珠炮一樣,飛快地說出一長串話,楊術文只聽懂了一句「量子比特光子態」。
楊術文恍惚了幾秒鐘,他的學長卻笑了一聲。那位學長站起身來,走到林知夏的面前,告訴她:「我是省立一中的譚千澈。」
譚千澈!
聽到他的名字,林知夏伸出右手:「我初一就知道你!譚千澈學長!你拿到了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的獎牌,你是我們省立一中培養過的最優秀的學生之一,你的名字,被放在了省立一中檔案館的優秀校友名單上。」
譚千澈和林知夏握手。他回答了林知夏的幾個疑問,還說:「你要不要找個筆記本,記一下?」
林知夏搖頭:「不,我一般不記筆記。」
谷老師正在泡茶。他聽見林知夏的話,若有所思,隨即笑了笑:「哦,沈昭華同我提過,你的記憶力特別好啊。」
熱氣蒸發,茶香四溢,谷老師端著茶杯,坐回他的座位。他讓林知夏留下來,確定一個大致的研究課題。
其他幾位博士生相繼離開了辦公室。
楊術文臨走之前,順手關上了辦公室的門,谷老師卻喊了他一聲:「楊術文,你把我的門打開……」
譚千澈小聲提醒楊術文:「谷老師很注意避嫌。只要他的辦公室有學生,他必定要開著門。」
楊術文喃喃自語:「好老師啊。」又說:「你的學妹,林知夏,真的來了。」
譚千澈忽然伸出手,摟住楊術文的肩膀。他們並排前行,漫長的走廊彷彿沒有盡頭。
*
這天中午,林知夏見完谷立凱,就抱著文件袋,高高興興地走回寢室。
校園的景色比平時更美。林知夏一邊賞景,一邊回想谷老師的話。谷老師博學多識,思維敏捷,簡短的交流都讓她獲益匪淺。
想當年,沈昭華曾經對林知夏說過「學術需要交流,學術思維需要鍛煉」。如今,五年過去了,林知夏十四歲了,她終於明白了沈昭華的深意。
林知夏花了幾天的時間,讀完谷老師交給她的資料,又上網找了一些相關的專著。整個九月份,她都在認真學習,為即將到來的實驗工作做準備。
林知夏在省城的時候,已經跟著沈昭華學習了三年。沈昭華被她的學生們尊稱為「大老闆」,組裡還有一名學術成果豐富的年輕女老師,被大家尊稱為「小老闆」。這名小老闆,以及組內的朱嬋學姐,經常手把手地輔導林知夏。
這一路走來,林知夏收到了好多人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