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曹利用進入遼營,蕭太后問韓德讓:「這曹利用是什麼人?」
此時的韓德讓已經身兼多職,拜為大丞相,兼任南北二院樞密使,封為晉王。
蕭太后曾於數年前率身邊重臣近侍,駕臨韓德讓的王府,舉行家宴。她與韓德讓雖然未正式詔告天下舉行大婚,但那一晚宴上珍餚,與民間婚禮均是一樣,眾臣赴宴時,亦是心裡明白太后與韓德讓已行民間之禮結為夫妻了。
那日之後,蕭太后便賜韓德讓賜國姓耶律,封為晉王,姓名列入皇族宮籍,位於諸親王之上,便是當今聖宗皇帝,亦尊稱他為一聲「叔王」。韓德讓無子,與聖宗關係甚為融洽。
此時聽了蕭太后的問話,韓德讓道:「曹利用是曹彬的侄子,曹彬為宋朝開國第一名將。聽說他臨死前,宋皇親往探視,曹彬於眾多子侄之中,只推薦曹利用一人,可見一斑,此人機辯無倫,慷慨有志操,確是個佳選。」
蕭太后點了點頭,與韓德讓商議了一會兒,便召了曹利用進來。
曹利用進得宮帳,一眼看去,但見一個身著契丹服飾的貴婦坐在上頭,紅袍紅帕,剃去前額的頭髮,歸總到後面盤成辮子,顯得前額更為廣闊,臉上塗著一層厚厚的黃粉,便是契丹族婦女常飾的「佛妝」,但見這蕭太后雖然已經五十多歲了,但是英姿煥發,不見老態。
與蕭太后並肩而坐的是一個著契丹王袍的老者,看似溫文,卻有不怒而威的氣勢,顯見此人便是遼國實質上的太上皇韓德讓了。
坐在兩人下首的,則是身著漢服的遼國皇帝耶律隆緒了。自遼太宗耶律德光以來,遼國慣例是皇帝著漢服,太后著契丹服臨朝聽政。
皇帝之下,便是遼國幾名重臣。
韓家三代遼國為臣,早已經契丹化了。曹利用暗忖:此時韓德讓著契丹服,遼帝卻穿著漢服,不知情的人倒是看不出誰是契丹人誰是漢人來。
曹利用見過蕭太后與遼帝,便開始談判。
此時蕭太后已經佔據了十幾個城池,心中自覺得籌碼極大,道:「關南之地,本是我國所有,其餘所佔諸城池,如果貴國皇帝真有誠意議和,我大軍遠來軍費甚大,把軍費歲幣談下條件來,我們自可酌情退出部份來。」
曹利用正色道:「太后此言差矣,關南之地系我國疆土,怎麼說是貴國所有。臣來之前,皇上曾有言在先,大宋疆域,寸土不讓。」
蕭太后冷笑一聲:「關南之地,乃是北晉割讓與我國,被後周柴宗所佔去,如今還我,理所應當,怎麼說不是我國所有?」
曹利用道:「北晉後周,與我朝無關。太祖太宗開國之時,便已經有了關南之地。若是讓與貴國,讓皇上將來如何見列祖列宗,萬不可能。甚至於軍費歲幣,這也要看皇上的旨意如何!」
蕭太后怒極反笑:「和談是雙方得益的事,貴國獅子大開口,一毛不拔,這不是和談,是開玩笑來了。就憑你們宋國節節敗退,讓我們打到家門口來了,還敢談條件?你回去吧,等我們打進開封城,自與你們談判!」
曹利用從容道:「近日來節節敗退的,是貴國,還是我朝?太后一生功業,恃的是耶律休哥、耶律斜軫和蕭撻覽三人,如今這三人俱死,三軍無帥,遼軍還能再進半步嗎,更何談打進我們京城。太后孤軍深入我境,如今各路的勤王大軍都已經向此地推進,和議不成,太后便是想全身而退,都很困難!」
蕭太后一聽大驚,立刻看了王繼忠一眼,冷笑:「顯忠,這是怎麼回事?」
王繼忠強作鎮定,只覺得心頭一寒,這一眼竟像是要剜了他的心去似的,只覺得悸動不已。
曹利用微微一笑:「前日我們在鄆州,抓到一個貴軍的細作問斬了。貴軍的細作能夠派到我們城中來,你們深入我大宋境內,到處是我們的耳目,又能夠有何事瞞得過我們?蕭元帥的死,太后雖然封鎖了消息秘不發喪,卻瞞不過有心人。那日太后親臨棺車,慟哭失聲,又為蕭元帥之輟朝五日,消息當然早就走漏了!」
王繼忠趁機跪地奏道:「臣一進宋營,寇准就劈頭問臣這一句話,臣也給嚇壞了!」
蕭太后臉色稍斂,閉目想了想道:「你這個人不能談事,我明日另派使臣,到宋營親見你們皇帝,你下去罷!」
曹利用微一鞠身而下,蕭太后見著他的背影,長歎一聲,只覺得一陣倦意襲來,轉頭問道:「德讓,皇兒,不想宋人如此難制,你們意下如何?」
遼聖宗耶律隆緒看了看韓德讓道:「但不知叔王的意思如何?」
韓德讓沉吟片刻道:「曹利用此人棘手,還是照太后的意思,釜底抽薪,我們直接派人與宋皇談判。」
蕭太后點了點頭:「何人可用?」
耶律隆緒道:「兒臣認為,飛龍使韓杞可用!」
韓杞亦是韓德讓的族人,精明能幹,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蕭太后點了點頭許可,次日,便派出飛龍使韓杞直至宋營談判。
過了幾天,契丹使臣韓杞,隨同曹利用回到澶州求見。
曹利用上奏真宗:「遼國欲得關南地,臣已拒絕,就是金帛歲幣,臣亦未嘗輕許。」
真宗點頭道:「此番和談,首要條件就是遼人全部退出所在占土地。關南地歸中國已久,決不可與。至於其他方面,在漢唐之時,均有以玉帛賜單于的故例舊事,倒是可以商議的。」當即傳了韓杞進見。
韓杞向真宗行過禮,呈上國書,也同時說了遼人和談的底線:索還關南地即可訂盟。韓杞道:「關南之地,在本朝穆宗皇帝手中失去,全國上下,無不引以為國恥。當今皇上繼位之初,全國上下,便都無不以恢復關南之地為已任。此番傾全國之兵南下,並非為占南朝的土地,而是要恢復故土。如今關南之地雖然未得,我們願以手中現有的宋國十餘座城池關換。我們若是只得金帛回去,太后與皇上,都無法向國人交待!」
真宗道:「關南之地,乃祖宗所傳。朕既已經御駕親征至此,若是要割地求和,朕寧可率大軍決一死戰。你不必說了,留下國書,且下去罷!」
韓杞怔了一怔,想不到宋帝態度如此堅決,竟然說出決一死戰之言,看來倒是他們先前小視了他,太后釜底抽薪之計,只怕不成。心中暗忖,也只得先行退下。
韓杞退下後,寇准奏道:「以臣認為,現在遼國來求和,非但不與金帛,而且還要他上表稱臣,獻還幽薊十四州之地,方是長治久安之計。否則數十年後,遼國必然又會來生事了。」
真宗看了寇准一眼,點頭道:「寇准此計甚好,明日你且將這番話,說與韓杞聽罷了!如此,更能促使蕭太后放下幻想,早日達成合議!」
寇准大驚:「皇上,臣並非以進為退,臣說的是實情!」
真宗笑道:「倘若真叫你這樣說,這場合談就完蛋了,那是非打不可了。這一戰下去,勝敗究難預料,就是戰而獲勝,也要傷亡無數,朕心總覺不忍。本朝立國不久,天下未定國庫空虛,當年漢高祖開國之初國力尚弱,也曾賜金帛於匈奴,後來文景之治國力強大,這才有漢武帝發下那『凡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豪言來。朕且數十年後,子孫果能英明,自能重興大國雄風來!」
寇准還要再言,畢士安拉了拉他的袖子,遞個眼色,道:「臣等告退!」硬拉了寇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