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大中祥符四年四月,皇子滿週歲時,真宗大赦天下,取名受益。同時,因莊穆皇后郭氏已去世四年,中宮虛懸,詔眾臣議冊立皇后之事。

此時朝中已然分成兩派,一派以資政殿大學士王欽若、三司使給事中錢惟演為首擁立劉德妃,另一派則是以參知政事趙安仁、翰林學士李迪為首,反對立劉德妃為後,併力薦沈才人年紀家世最為相宜,可立為皇后。

趙安仁是副相,輔佐王旦執掌中樞甚久,廣聞博記,歷代典制律法、近代史實沿革均如數家珍,便是王欽若也難比及。澶淵之盟時,雙方使者往來禮儀、文書制訂等,皆由趙安仁一一安排。李迪是鹹平初年寇准取中的進士,亦是多次上疏,反對立出身寒微的劉妃為後,此二人甚是強硬,真宗不免有些頭疼,只得早早宣佈退朝。

過了幾日,王欽若在御書房奏事,此時因為王旦年紀漸大,真宗亦有考慮將來的人選,就問他:“朕問你,諸大臣之中,誰人的品行德望較好?”

王欽若忙道:“以臣所見,文武眾臣中,若論為人,沒人能比得上參知政事趙安仁大人的了!”

真宗笑道:“我倒是少聽得欽若如此誇人的,趙安仁果然為人極好嗎?”

王欽若忙道:“趙大人不但與同僚交情好,而且為人最是念舊記恩。昔年故宰相沈倫對他的知遇之德、提撥之恩,趙大人至今仍仍唸唸於心,常存報恩之念。”

真宗哦了一聲,似有所悟:“怪不得他如此力爭……”這邊揮手令王欽若退下。

過了幾日,真宗與宰相王旦談話時,輕描淡寫地提及,叫他留心一下可接替參知政事趙安仁的人選,王旦大驚,忙奏道:“趙安仁任職以來,並無過錯,請皇上三思。”

真宗頷首道:“朕知道了!”

過了數日,旨意下,罷力主立沈氏為皇后的副相趙安仁參知政事一職,改任兵部尚書。趙安仁一被貶職,朝中大臣們紛紛倒轉方向,一時間滿朝爭著議立劉德妃為皇后。

然後劉德妃卻一再上辭表,請辭皇后之封。

眾臣心領神會,劉德妃每上一次辭表,接下來的再一次請立劉德妃為後時,擁護的朝臣更多,反對的朝臣更少了。

眼見朝中上下,反對之聲漸漸越來越弱,副相向敏中、翰林學士李迪、兵部尚書趙安仁等大臣眼見劉德妃封後已經有頂不住的之勢,已經不敢再上書反對,只得頻頻往宰相王旦家跑。

這一日,宰相王旦忽然稱病,不再上朝。宰相這一無聲的表態,令議立劉娥為後的朝臣們忽然之間停了下來,不敢再有舉動。

然而經過天書封禪賜珍珠一事之後的劉德妃,已經掌握了如何對付王旦的辦法。她依然再上一道辭表以示退讓。

緊接著,真宗下旨:宰相王旦加封為門下侍郎兼玉清昭應宮使,副相向敏中加中書侍郎,內外官均加官加恩加蔭封。同時,大封皇族,除已經去世的雍王元份及袞王元傑外,其餘在世的親王如長兄楚王元佐加封為太師,六弟相王元偓加太傅,八弟舒王元儼加太保等。

大中祥符五年十二月,旨意傳至中書省,因中宮虛位,特立德妃劉氏為皇后。

從封後的聖旨下到元旦,不過一個多月時間,只因時間緊迫,而封後大典事項極多,禮部、鴻臚寺忙了個暈頭轉向。

封後之制,先說冊符,封後的玉冊,要用珉玉五十簡,匣依玉冊的長短制就;皇后之璽用黃金鑄就,有一寸五分見方,高有一寸,上有鎏文曰“皇后之寶”,盤螭紐。皇后之綬並緣冊寶法物均以古法舊制為之,匣、盝之上,以朱漆金塗銀裝飾。本朝皇后之冊立,與前代《通禮》有異,不立儀仗,不設湯沐縣。

冊後前一日,先設守宮之儀式在朝堂,派冊寶正使、副使依次於東門外,捧旨的命婦依次於受冊寶殿門外,設皇后受冊寶位於殿庭階下北向。

另有奉禮設冊寶正使位於內東門外,副使、內侍位於站在他的南面,參差而退,再東向北依著禮冊上規定的步子走到上面,把寶冊放在案几上,位置在於正使前面的南向,又設內給事站於位於北廂南向。

一應禮儀完後,正副使和內使等,就守著寶冊一夜。

第二日,正是元旦。冊後大典開始。

文武百官著官服早早依次入場,禮直官、通事舍人先引中書令、侍中、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及奉冊寶官,執事人身著紅衣,衣帶有勳幘,率先到垂拱殿門外依次站好,等著冊符之降。

然後是禮直官、通事舍人分引宰相、樞密使、冊寶使副、文武百官詣到文德殿立班,東西相向。內侍二員自內宮承聖旨,取皇后冊寶出垂拱殿,奉冊寶官俱捧玉笏率著執事人,禮直官引著中書侍郎押送金冊,中書令跟從於後,門下省侍郎押寶符,侍中跟從於後,由東上閣門出,一直送到文德殿庭暫時安置冊符。

禮直官、通事舍人再引冊寶正使、副使就位,次引侍中於使前,西向依禮制而拜。典儀官高呼“再拜”。然後一聲聲依次承傳到位,冊寶正使、副使、在位百官皆再拜,內侍行首周懷政展聖旨宣曰:“贈虎捷都指揮使劉通女冊為皇后,命公等持節展禮。”冊寶正使、副使再拜,侍中還位,門下侍郎自周懷政手中取過節仗,門下侍郎手執節仗授於冊寶使,冊寶使跪受節仗,然後是冊寶之節幡會議於冊寶副使。

仗幡俱受,再引中書令、侍中站到冊寶東北,西向而立,中書侍郎引冊案立於中書令右,中書令取冊授於冊寶使,冊寶使跪受,而後起立,置冊於案。中書令、中書侍郎退回班列。門下侍郎引寶案於侍中之右,取寶授冊寶使亦如上面的儀式。

典儀唱贊曰:“拜訖。”眾人再拜,禮直官、通事舍人引冊寶正副使押送冊寶,一名官員手持節仗在前導引,奉冊寶官捧著寶冊,在眾多儀仗衛隊的簇擁下,依次出了朝堂門,自內東門跟隨內臣進入後宮。

然後是內臣引內外命婦入就位,內侍到閣中,請皇后劉氏換上大禮服,等候冊寶使到來。正副使來到閣下,站到東向內給事的前面,自北向內跪下,俯伏在地,道:“臣冊寶使王欽若、副使丁謂奉制授皇后冊寶。”

皇后劉娥坐在簾內,拿過準備好的答辭照念,然後道:“起。”正副使站起,退回原位。

內給事入捧著冊寶入殿,先有由侍候向皇后跪下說明儀式,然後是正副使退回外殿。

內侍引皇后出,立於庭中北向位置,內侍跪取冊,次內侍跪取寶,起立,西向站在皇后右少前,內侍二員進立皇后左少前東向。在內侍贊詞中,皇后再拜,接受依次金冊寶符。然後內侍導皇后入正殿升坐,再由內臣引著後宮諸妃嬪、各家命婦朝拜稱賀。

皇后再換上後服,面見皇帝朝謝。此時文武百官,已經到東閣門上表祝賀。

整整一天在瑣碎的禮節中,完成這場封後大典,劉娥的心卻並不如自己想像中的激動和興奮,這一天她等了很久很久,久到此刻到來之際,反而變得不再重要,而只是這樣靜靜地走過這個過場而已。

在整個天下為著這一天而忙亂時,她反而顯得異常地冷靜,在內給事的唱讚聲中,她一絲不苟地完成著一項項禮節,甚至還能有餘暇觀察到宮人擺錯的禮器。在向大殿那長長的甬道上,聽著兩邊如山的人群靜靜的呼吸聲,她忽然有一種錯覺,那穿著大禮服如眾星拱月般走向文德殿的,好像是另一個人,而自己的靈魂已經脫離了軀體,浮在空中靜靜地旁觀著。

走到盡頭,真宗已經坐在殿中的御座上,含笑看著她。

看到真宗的這一刻時,她的心情忽然平和了下來,浮在半空中的靈魂已經回到體內,她看著真宗,溫柔地一笑。

皇后坐上御座,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此時,她第一次與皇帝並肩坐在一眼。在天下人的眼中,她這個時候才正式成為他的妻子。

《鳳霸九天大宋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