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禍不單行 四

  不過不等陶墨想出對策,郝果子帶來的消息已經解決了此道難題。

  「冥婚?」陶墨一愣。

  郝果子點頭道:「佟老爺派來的人的確如此說。佟老爺說佟姑娘終身未嫁,怕在陰曹地府孤獨寂寞,難得那位蔡公子也是孑然一身,所以願意出錢給兩位辦冥婚,葬於左右。」

  陶墨聽得出那位佟老爺說什麼終身未嫁,孑然一身都是虛話,他真正想的是成全自己女兒生前所願。這樣也好,生不能同衾,若死能同穴,也算得償所願。「如此結局,也算不圓滿中的圓滿。只是不知佟姑娘和蔡豐源是否真的地下有知。」

  郝果子道:「你們今生坎坷,說不定能修得來生。」

  陶墨訝異道:「你信來生?」

  「嘿嘿,所有的和尚,哦不,是得道高僧不都是這麼說的?」郝果子道,「想必是有道理的,不然為何那麼多人都相信?」

  陶墨低頭道:「若有就好了。」

  「嗯?」

  「我爹一生修善,若真有來世,定然能托生個好人家,享一世的榮華富貴。斷斷不會再遇上我這樣的不孝子。」

  郝果子見他說著說著,眉宇便帶著股愁苦之氣,急忙岔開話題道:「少爺,再過幾日就是新春,你準備如何過?」

  陶墨想了想道:「由老陶做主便是。」

  郝果子扯著他的袖子便跑,「我們這就去問。」

  「問誰?」

  「老陶啊。」

  「你知道老陶在哪裡?」

  「不知,少爺知道?」

  「知道。」

  「在哪裡?」

  「……轉身,然後向前。」

  冥婚本不是什麼光彩事,兼之新春將至,佟府這樁喜事辦得極為隱秘。陶墨和顧射也是事後收到佟府送來的紅蛋方才知曉此事。

  此時的談陽縣完全沉浸於賀新春的洋洋喜氣之中,佟姑娘也好,蔡豐源也罷,俱被拋諸腦後,再無人提及。

  縣衙卻漸漸冷清下來。

  僕役陸續回家,除了兩個無家可歸的,至大年夜,縣衙中竟只剩下五個人。

  老陶將留下的兩名僕役叫到廳中,為他們另開一席。雖是兩桌,卻比三個人要熱鬧些。

  陶墨吃得沉默。

  老陶和郝果子知他想起陶老爺,都是使勁解數逗樂。僕役原先還有些拘束,後來黃酒上頭,也顧不得東家不東家,都放肆起來。

  陶墨被他們笑鬧了幾次,總算展顏,跟著喝起酒來。

  一杯兩杯下肚,他便不分東西南北起來。

  郝果子與那僕役也不勝酒力,一個個坐得東倒西歪。

  老陶見五人已去其四,一人守夜無趣,只好打發他們踉蹌著腳步回房。

  一宿無話。

  房門再開時,已是新年。

  陶墨起時,已是正午。

  他捂著宿醉未醒的腦袋走到老陶門前,剛要敲門,就聽郝果子扯著嗓門叫道:「少爺,金師爺來拜年了!」

  陶墨被吼得腦袋嗡嗡作響,半晌才道:「誰是金師爺?」

  郝果子轉頭看了眼面無表情的金師爺,笑道:「就是少爺三顧茅廬請來的那位。」

  「三顧茅廬?」陶墨驀然回頭。他雖然目不識丁,但劉備三顧茅廬請得一代軍師諸葛亮出山的故事他還是聽過的。「金師爺?」

  金師爺皮笑肉不笑道:「東家想起我了?適才我還以為我要另謀高就了。」

  陶墨尷尬地捂著額頭跑下來,「我昨晚喝了點酒。」

  金師爺不理他,逕自將手中的籃子交給郝果子,道:「這是內子親手做的點心,若東家不嫌棄……」

  「不嫌棄不嫌棄……」陶墨連忙截斷他的話。

  金師爺道:「那麼,多謝東家。」

  陶墨見他要走,忙道:「你難得來,不如留下來一道用膳?」

  「我難得來?」金師爺笑容幾乎撐不住,「若我沒有記錯,除了昨日,我天天都來。」

  陶墨自知失言,「是是是,我,我我只是想留師爺吃一頓飯。」

  金師爺狐疑地看著他。難道他有什麼話想要在飯桌上交代?如此一想,金師爺便被留住了腳步。

  原本三人一桌成了四人一桌,倒也熱鬧稍許。

  只是老陶和郝果子都注意到,金師爺吃的時候目光不放在飯碗裡,而是黏在陶墨身上,一臉探究的樣子。

  老陶和郝果子暗暗交換了個眼神。

  郝果子夾菜給金師爺,「師爺,多吃點,您太瘦。」

  金師爺咀嚼的動作一頓,將他夾過來的黃豆芽又丟了回去,淡淡道:「豆芽吃太多,自然會瘦。」

  郝果子朝老陶丟眼色。

  老陶沖金師爺微微一笑,道:「這雞湯中還放了幾味草藥,極為滋補,師爺不妨嘗嘗。」

  金師爺莫名其妙地看著他,「我已經喝下三碗了。」

  陶墨見郝果子和老陶都主動招呼,也不好幹坐不說,便道:「這肉好吃,師爺嘗嘗。」

  莫非他要暗示之事便藏在這紅燒肉中?金師爺看著那盤離自己最遠的紅燒肉,狐疑地夾了一筷,放在嘴裡,慢慢品味。

  郝果子和老陶都一臉鬱悶。

  陶墨問道:「味道如何?」

  金師爺搖搖頭道:「還未品味出來。」

  郝果子連忙將紅燒肉換到他面前,「師爺慢慢嘗。」

  金師爺連吃一塊,只覺這肉肥而不膩,味道適中,卻再也想不出其他,正思量著,突然看到一人從外頭進來,卻是崔炯。

  「崔典史。」

  諸人起來見禮。

  崔炯連忙還禮。他也是來拜年的,原想著用過午膳再來,略坐片刻便能走,誰知竟撞上他們用膳這個尷尬時刻。因此不等郝果子上茶,便隨口找了個由頭告辭。

  他雖然來去匆匆,倒是讓金師爺靈光一閃。莫非陶墨是在暗示衙門的油水?!

  要知縣官所管轄的並不只是刑獄案件,還包括徵稅、納糧、賑災、教化、興學等等職責。其中談陽縣民富物豐,無須賑災,兼之訟師橫行,教化與興學也無需擔憂。唯獨這徵稅納糧中,卻有大大的油水。但撈這油水的人並不是歷任縣官,那些縣官或有沾邊,但主謀者卻是那在談陽縣風吹不倒雨澆不滅地呆了十幾年的崔炯。他這油水撈得極有手段,從不走賬面,有些訟師雖然知道,但水至清則無魚,那崔炯平時為人也算識相,他們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著他去。但近些日子,也就是陶墨上任沒多久,崔炯便從商賈處得了一大票的孝敬銀,金師爺雖不知崔炯應承了什麼,但以他的眼光看,卻是過了。且不說他心中的陶墨如何的深不可測,單是新官剛剛上任,還不知他脾胃如何,崔炯便貿貿然地將自己潑了一身腥,未免有失急躁。

  他暗自思量。這崔炯來得巧合,莫不是陶墨故意給自己的暗示?若真如他所想,那麼陶墨此刻定然還不想動那崔炯,應當只是想借自己之口,讓那崔炯稍作收斂,正如那紅燒肉一般,雖然油,卻不至於膩。

  想到此處,金師爺以為自己已明陶墨胸中真意,便停下筷子,笑道:「這紅燒肉果然燒得好,油而不膩,入口即化,不著痕跡。」

  老陶聽出他意有所指,卻不知是何意思,只好以目光問陶墨。

  陶墨哪裡知道一道紅燒肉讓金師爺的思緒一飛千里,只當他真的喜歡,笑道:「師爺若喜歡,不妨多吃一點。」

  「不用不用。萬事都要適可而止。」金師爺挑眉,以示自己已然領悟。

  陶墨望著可惜,便夾了一口在嘴裡,道:「剩下多可惜。」

  金師爺至此才完全「領悟」,原來這位新任的縣太爺也想分一杯羹!

  「當然當然。」他做師爺做得久了,對這些事情早已看淡,既不會因縣官清高而崇敬他,也不會因他貪婪而鄙薄他。於他而言,清高罷,貪婪罷,都是他的東家。他要做的,不過是「分內之事」。

《識汝不識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