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5節:浮沉誰主宰

  朱棣點了點頭,目光漸漸和緩:“照此看,趙輝倒是個有心之人。

  還有,那個許彬,又干他何事?”“這個?”馬雲遲疑了片刻,若是旁人,他必照直回奏,只是涉及許彬,他更是慎之又慎,小心回話:“是碰上的,還是受趙輝所托,尚不清楚。

  不過聽暗衣成安說,許彬與趙輝情同手足,也許是應趙輝之請,出面相幫,也未可知。

  ”“這兩個人都給朕好好查查,查清楚些!”朱棣閉上了眼睛。

  此時他又想到了另外一個名字,“寶慶?”自己的小妹妹,父皇七十歲時育下的女,只比瞻基大一歲的十六公主。

  “趙輝果然長得很美?”朱棣突然開口,如同夢語一般,天子的心事,就是跟了他數十年的馬雲,也參不透。

  馬雲絕不敢有絲毫的怠慢:“是。

  ”“聽你說來,似乎此人有勇有謀,還是性情中人!”朱棣又問。

  “是!”馬雲真不知此時皇上心中在想些什麼。

  “就把寶慶許給趙輝吧!”朱棣臉上浮現起淡淡的苦澀。

  “這……”馬雲在聖前一向很有分寸,然而突聽此言,他還是失態了。

  “怎麼?”朱棣龍目微睜。

  “趙輝只是守門千戶,怕是難以高攀吧?”馬雲照實回話。

  “哼!”朱棣悶悶地哼了一聲,揮了揮手,有些不耐煩,馬雲立即退下。

  朱棣站起身,憑欄遠眺,手執龍杯,一飲而盡。

  “父皇,兒子為你最寵愛的寶慶公主擇的這個駙馬,你一定喜歡!”朱棣篤定地說著,公主下嫁,皇子皇孫納妃,最講門第,可是為何要門當戶對呢,不過是藉著聯姻,恩賜功臣,或者是為了平衡政局中的各方勢力。

  而這一次,朱棣卻改了主意,那個自小密養在西內,不與外人相交的小妹妹,純善如水,不懂世事,就給她覓一個好男人,好好過日子吧。

  第72節:何時妾心歸

  第十四章何時妾心歸永樂十八年,九月初九。

  棲霞山上,若微登高遠眺,從這兒可以看到山腳下浩浩蕩蕩的隊伍,似山巒般連綿不絕。

  旌旗招展,風聲瑟瑟,成千上萬的駿馬上,哪一個身影才是瞻基的呢,她看不到,也辨不清。

  “與其一個人在這兒遠望,為何不隨他去呢?”他的聲音自身後響起。

  若微回頭望去,悄然一笑:“是你!”“是我!”他淡然回道。

  從永樂十五年被遣出宮,在這棲霞山上的道觀中修行至今,已整整三年了,三年之中,除了湘汀與紫煙,見得最多的一個人,便是這個許彬。

  若微雖一身白色的道袍在身,卻更顯她婀娜的身姿,體態輕盈柔美得像受驚後翩翩飛起的鴻雁,容顏亮澤瑩光似秋天盛開的菊花,青春華美繁盛如夏天茂密的青松。

  偏偏這樣絕色的她,此時臉上卻有著一份無可奈何的幽怨,一雙秀眉似皺非皺,面上表情似嗔非嗔,一聲歎息之後才開口說道:“我的心早就跟他去了,只是恐怕我們今生再也無望相守了。

  別說是遷都北京,就是留守南京,在宮城之中、皇太孫府內又何嘗有我容身之地?”許彬始終站在她身後不遠處的樹下,看著她的一顰一笑、一嗔一悲,雖然她笑的時候,燦爛得像忽然綻放的玫瑰,耀眼得如天邊的晚霞,但卻是如此脆弱易逝。

  極致的美,瞬間而逝,而心底的悲哀則永遠定格在腦海之中。

  若微靜思不語時有一種天生的貴氣,與年齡不符的優雅與淡定,讓她看起來有些孤傲,但是許彬知道,她原本熱情如火,張揚活潑,只是可惜,少年時期的宮中生活,過早地禁錮了她,也改變了她。

  “走吧!”許彬看著她,浮起一絲淡淡的笑容。

  “去哪?”若微口裡問著,而雙腳已經不由自主地隨他移步。

  “今日重陽,百花巷內,略備酒宴,靜貞仙師可賞光否?”許彬神情亦正亦邪,彷彿還帶著一點兒嘲弄,“敢去嗎?”他有著劍眉星目的完美面貌、修長挺拔的身材,然而他卻像風一樣讓人捉摸不定,時而狂野不羈,時而溫文爾雅,時而柔情似水,時而又如冰般冷峻。

  若微怔了怔:“為何不敢?”說罷,便緊緊跟在許彬後面。

  是的,被禁足了三年,如今瞻基都走了,自己還有什麼可顧及的?任性也罷,放浪形骸也好,再也不要這樣委屈著自己,想做什麼就做好了。

  第73節:何時妾心歸

  許彬看著她臉上的神色,彷彿能參透她的內心,所以爆發出一陣朗笑。

  隨後,就像是惡作劇一樣展開輕功步履如飛,轉瞬間便不見蹤影。

  若微氣惱地跺了跺腳,狠狠罵道:“死許彬,惡許彬,跑得那麼快,到底想不想我去?”耳中即傳來一陣聲音:“本是為了你好,你我同進同出,不怕有多嘴的奴才把消息傳到宮裡,毀了你的清譽?”原來如此,若微笑了,許彬的心思自己真是摸不透,看似清冷如寒冰,可是不經意間又會流露出一種體貼與細緻,只是一想到自己如今怎會有這般尷尬的境遇,又愁上眉頭。

  百花巷內許彬府中的月牙湖畔,觀景亭內。

  黃花梨木圓桌上是各色精緻的小菜,玉壺裡盛著芳香四溢的美酒杏花春,抬眼望去,只見湖中漁火點點、波光粼粼,置身其中讓人心情恬靜,立時解去不少煩憂。

  目光一掃看到侍立在旁的白■,若微彷彿又想起了幾年前的那個夜晚。

  也是在這兒,咸寧公主、羽娘還有許彬、瞻基、瞻墉兄弟,她們這許多人圍坐在一起,品酒、投壺、吟詩,還有自己的踏歌舞,那是何等的美妙。

  而現在,景依然,而人已非。

  “若微!”遠遠地傳來一聲呼喚,雖然離得不近,卻那般真切,若微猛地回轉過身,看著兩名侍女手持燈燭,頭前引路,而後面姍姍而至的,正是咸寧公主和她的夫君,駙馬宋瑛。

  “公主殿下!”若微很是意外。

  出宮已經三年了,一直待在棲霞山上道觀裡,除了初時偷跑下山去城門口等娘那次以外,她幾乎從未下山,與宮中的人更無半點聯繫。

  想不到居然在今日,在這兒會見到咸寧公主。

  “若微!”咸寧公主一把攔下正待俯身下拜行禮的若微,緊緊握著她的手,目光中有怨,有惱,更有滿心的憐惜。

  若微目光微閃,笑意連連,細細打量著婚後的咸寧公主。

  金黃色繡著鳳凰的雲煙衫,長及拖地的黃色雙蝶雲形的千水裙,手挽碧霞羅牡丹薄霧紗。

  頭戴著綵鳳朝陽的珠釵,臉蛋嬌媚如月,眼神顧盼生輝,氣質雍容又略帶嬌氣。

  第74節:何時妾心歸

  “公主婚後,出落得越發標緻了!”若微像以往那樣與她嬉戲著。

  可是咸寧公主沒有笑,她目不轉睛地盯著若微,看她一身白色道袍,一支木釵隨意而綰的長髮,臉上不施粉黛,頸上與手腕還有耳孔處均無半點飾物,清新如斯,美則美矣,只是不由一陣心酸,眼中微紅,險些掉下淚來。

  許彬見狀,拱手說道:“公主殿下和宋兄,都請入席吧!”咸寧公主這才神色稍緩,挽著若微的手坐下。

  宋瑛依舊一副翩翩佳公子的俊模樣,只是身形微微發福。

  坐在若微的對面,他看看公主又看看若微,不由歎息道:“永樂十四年,為若微慶生,咱們也曾在此擺宴。

  當時還羨慕她與皇太孫琴瑟和美,是人間少有的一對佳偶。

  誰知事態弄人,到如今兩相分離,身處南北兩地,不知何時才能聚首?”此語一出,桌上更是一片寂靜。

  咸寧公主立即鳳目一瞪,嗔怪道:“不會勸人就莫要開口。

  咱們原是來給若微解懷的,你如此說,不是平白添堵嗎!”宋瑛自知失言,連忙舉起酒杯:“是是是,是宋某失言了。

  若微,我罰酒一杯,你別往心裡去!”若微淡然一笑,也舉起杯子:“駙馬爺說的哪裡話?這杯酒應該是若微敬公主和駙馬的,昔日對坐飲宴的人中,還好你們是幸福的。

  駙馬與公主婚後生活甜美,民間早有稱頌。

  若微感同身受,只是可惜,直到今日才能親自送上祝福!”她舉杯自飲,態度端莊鎮定,他人看了,更不免欷■。

  酒過三巡,微醉薄醺的若微與咸寧公主在園內緩緩而行,身後不遠處跟著許彬與宋瑛。

  “若微,你還想瞻基嗎?”咸寧公主挽著若微的手,低聲問道。

  “瞻基?”若微默然,這個鐫刻在她內心深處的名字,每每想起,心中便隱隱作痛,“他,還好吧?”“好?”咸寧公主一聲冷笑,“整個皇太孫府,猶如一座冰窖。

  皇太孫納妃後出宮開府已過三年,府中一妃兩嬪,還有淑女選侍諸姬,可是有誰能入他的眼?連瞻墉都得了一子一女,而瞻基府中還無半點消息。

  你可知,這是為何?”

  第75節:何時妾心歸

  “瞻基!”若微如鯁在喉,只輕喚一聲,便珠淚滾滾,不能自持。

  當年為了能讓自己留在宮中,哪怕是皇太孫府一個小小的姬妾名號,瞻基想盡了辦法去爭取,然而結果如何呢?皇命終不能改,自己還是奉旨出宮,帶髮修行。

  臨出宮時,瞻基差小善子送來棗子和小烏龜,意喻是盼她早歸。

  可是如今整整三年過去了,等到的卻是朝廷北遷,他舉家先行,遠赴北京的消息。

  臨行前,瞻基差瞻墉悄悄給她送來一物,那便是永樂八年,初入宮時,他送給自己的第一件禮物,那個碧玉虎的鎮紙。

  原本在他大婚之前,自己把入宮幾年間,所有的賞賜與他的贈禮都封箱退回到太子妃處,可是偏偏他又撿出這個,差人巴巴地送了來。

  若微明白,在永樂八年第一次收此物時,她還不知道這小小的玉虎代表著什麼。

  而如今,在瞻基遠赴北京時,再次收到此物,她淚如雨下,是的,他,皇長孫朱瞻基便是屬虎的呀。

  瞻墉帶來了他的話,他說,只要你願意等,總有一天我終會將一切原本屬於你的加倍奉上。

  只是,若微,你能等嗎?我能等嗎?你何須問我?若微深深吸了口氣,此時才是無奈之極。

  “若微,父皇已經下旨。

  明年正月初一,要在北京城中接受百官和各方使臣的覲見。

  現如今,父皇與瞻基已經先行北遷了,瞻基臨行前,托我給你帶句話!”咸寧公主語氣中透著一絲殷切。

  “公主!”若微對上咸寧公主的目光。

  “你,還等嗎?”咸寧公主目露憐惜之色,又滿含期待。

  “他問我還等嗎?”若微幾乎哭了出來,“他居然問我還等嗎?”若微以帕掩面轉身跑開,一直跑到湖畔柳下,以手撐著樹幹,身形微顫。

  咸寧公主立即追了過去,以手輕輕拍著她的背:“若微,若微。

  你別急,瞻基沒有變心,只是三年未見,他知道你在外面過得這樣清苦,他怕你……”若微只是不語,心中有恨又不知該恨哪個。

  一時間淚水縱橫,她呢喃自語:“瞻基,你明知道我會等的,卻還要來問我?你這無疑是在我傷口上撒鹽,你讓我情何以堪?”

《六朝紀事(大明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