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病入沉痾4

  留禮壽也不是平白無故地吹牛,他早就與昭敏勾搭上了。一邊是喜隱父子要奪位,必須要拉攏人手,昭敏得耶律賢寵信,這些年來大開法門,在朝中收了不少信佛的弟子,甚至連皇帝身邊的心腹之人,都有他的信徒。如得昭敏相助,必會事半功倍。

  另一邊,昭敏勢力雖大,卻如沙上城堡,並不牢固。他的榮耀建立在皇帝的寵信上,而如今皇帝眼看就要不行了,攝政的皇后對他反感,甚至為他和皇帝曾發生爭執,以至於皇后為皇帝祈福,竟棄天雄寺而選開龍寺。此舉既擺明了皇后不會棄皇帝的崇佛之舉,也更明明白白地將昭敏排除在外。

  沙門之中,也並非都是齊心協力的,如果皇后不厭佛而只是厭昭敏,不必皇后動手,就會有人幫助踩下昭敏。所以,如果昭敏不想將來面臨從雲端跌落的命運,他就必須要找對下一任皇帝投資。

  所以,兩人一拍即合。

  留禮壽說:「橫帳房三支,本來就應該輪流為帝,我祖父曾經最接近皇位,不幸卻錯失兩次。如今,穆宗與罨撒葛無子,小皇子年幼,我李胡一支,父子俱年富力強,正該繼承大位。大師是聰明智慧之人,當知道這從龍之功,對佛門會有如何大的幫助!」

  昭敏假惺惺道:「貧僧受主上恩惠極深,對主上忠心耿耿,實不忍人皇王一系,皇位旁落。」

  留禮壽冷笑一聲:「大遼建國以來,哪有小兒郎能夠坐穩皇位的,到時候只會引來更激烈的皇位爭奪,大師一心要為主上考慮,那就更應該在新皇帝面前,得到能夠保全文殊奴兄弟『性』命的權力才是。」

  昭敏眉『毛』一聳,合十道:「阿彌陀佛,我佛慈悲。」

  留禮壽知道他已經動心。他特意此時跑來,就是要最後敲定,所以乾脆用上一劑猛『藥』:「或者是……大師等到皇后繼了位,對大師和沙門下手,再由主上的子嗣,成為漢臣韓德讓的繼子?」

  昭敏合十不語,他私心再重,畢竟不如留禮壽這般什麼臉面都敢撕下來,所以之前兩人雖然各種暗示會意,但是終究還是沒有說到這最後一步。

  而今,留禮壽給了他一個理由,一個可以既顧全皇帝對昭敏的情意,又可以讓昭敏站到皇后對立面的理由。他的所作所為,並非背叛,而是為了在新主面前保護皇帝的幼子們,為了防止皇后為情慾所『惑』讓漢人竊取大遼至高權力。所以他勾結留禮壽謀逆的行為,恰恰是出自對皇帝的忠誠。

  撒懶站在留禮壽身後,面無表情。這番話,正是他針對昭敏而設計的,昭敏不需要別人說服他的理由,他只需要一個粉飾他背叛的理由。

  一室寂靜,只有銅壺滴漏的聲音,一滴滴似打在心上。留禮壽已經顯得不安,但撒懶仍然鎮定如常。

  但見昭敏一顆一顆數著念珠,沉默了一會兒才開口道:「主上自召見休哥惕隱後,已昏『迷』數日,太醫們皆有不好的猜測。」

  留禮壽嘩地一下就站了起來,激動之情溢於言表:「消息可靠?」

  昭敏點了點頭:「千真萬確。」

  留禮壽握著拳頭一揮:「好!太好了!」隨即又懊惱起來:「來得太快了些。」

  昭敏歎道:「主上是心懷大志的人,他一生掙扎於病榻,是不會願意自己仍然死在病榻上的。」

  留禮壽看著昭敏,推測道:「禪師的意思是,主上還會出巡?」

  昭敏閉目,嘴巴嚅動,似念著佛經,卻沒發出聲音來。

  撒懶輕推留禮壽一下,留禮壽立刻明白,當下恭敬行禮:「多謝大師。」

  昭敏依舊無聲念佛。

  留禮壽見狀想了想,忙又道:「待我父王繼位,當重修天雄寺,封您為國師,崇佛教為國教。」

  昭敏眼睛睜開,看了留禮壽一眼,沒有說話,但也沒有繼續念佛。

  留禮壽心裡頓時定了下來,合十微笑:「大師,我父王曾主管漢軍營,如今漢軍營還有願意效忠我父王的人,只是一旦事起,還缺少兵符號令。大師可有辦法?」

  昭敏合十:「郎君放心,到時候,自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留禮壽走出天雄寺,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來。

  撒懶道:「郎君,咱們要趕到城外,去送別王妃了。」

  留禮壽『露』出不耐煩的神情來,他的母親烏骨裡又強勢又囉唆,對他管頭管腳,還一直看不清楚狀況,對皇后和皇太妃抱有幻想,遇到事情根本沒有把對方當成敵手,而且還老想著向對方讓步。不過他父親說,你要體諒你母親,讓著你母親,她是『婦』人,心慈手軟,你是阿保機的子孫,你是要做大事的人。

  他記得父親的話,所以就算再不耐煩,面上也要哄著母親。所以此番皇后帶走他母親,他也鬆了口氣,終於不用被母親管著,早出晚歸都要聽她囉唆了。

  撒懶看了他的神情,勸道:「郎君,您若是去得遲了,王妃見了你一定會念叨的。」這個少郎君的『性』子,與喜隱大王以前真是一模一樣。但是他是世代忠僕,再多的缺點,在他眼裡也能看出花來。

  留禮壽聽了他這話,歎了口氣:「好吧。」

  他耐著『性』子,送走了囉唆的母親,轉身便冷下臉來,吩咐身旁的撒懶道:「今晚就動手。」

  撒懶一愣:「今晚?會不會太急了?」

  留禮壽得意一笑:「就是要打他們個措手不及。這次留下來守城的是南院大王斜軫,這人吊兒郎當難堪大用,咱們就是要以快打慢。先奪下上京城,然後去祖州接父王回來登基。」

《燕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