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涵若笑道:"有我們在此,管擒管殺!"
說話間,馬蹄聲近,兩騎馬由小道深處並轡馳來,躍入她的眼簾。她凝目仔細觀察馬上人,口中不禁"噫"了聲。
沈珍珠平視過去,看得更是清楚,這兩人均著玄衣勁裝,沾有血痕污跡,一個是風生衣,另一個便是陳周。
風生衣何等警覺,早拉韁止步,目光如電直射張涵若所在,與張涵若對視中,彼此都是一愣。
張涵若高聲譏誚道:"原來是馮大人,大人不在刑部理事,竟然千里迢迢來到鄴城,職責何在啊!"
風生衣也不示弱,淡淡說道:"張將軍不隨郭老將軍號令,竟在此處遊兵自駐,軍法又何在啊?"
張涵若一時氣結。但她確實觸犯軍法,這點軟肋可要比風生衣擅離職守厲害得多,想了想,轉口道:"二位由鄴城來,可知安慶緒死了沒有?"
風生衣也順勢轉移話題:"安賊身中數十劍,已經血盡氣絕。"
初四日沈珍珠為保全風生衣,特意派他送"信"給郭子儀。郭子儀得信後依計行事,在風生衣茶中下蒙汗藥,藥倒後捆綁暫押軍中。然而初六日一場大戰,郭子儀兵敗,退逃時押解風生衣的兵衛自作主張解開繩索,風生衣便又潛往鄴城欲救沈珍珠,正趕上史思明與安慶緒今日 的一場惡戰。而陳周眼見安慶緒要倒台,史思明即將進駐鄴城,大事已然不成,遂乘著交戰混亂,由城中縱馬逃出,與風生衣竟然會同在一處。二人在混亂中看見沈珍珠由南面小道逃走,便也跟隨在後,且順便砍殺不少追兵,不然以沈珍珠一行五人的速度,早已被那群急欲搶功的追兵趕上,哪裡能這樣清靜。
陳周已看見沈珍珠,躍下馬,張口正欲拜見。沈珍珠已對張涵若揖道:"小女子高月明拜別將軍了!"
張涵若聽說安慶緒已死,心中紛亂不已,既高興父兄之仇得報,又遺憾未能親自手刃安慶緒,再想起自己與安慶緒也算青梅竹馬,沒想到造化弄人,落到現在這個局面,思緒繁亂,見沈珍珠向她辭行,便隨意點頭以作應允。
陳周略顯愕然,隨即一個箭步擋在沈珍珠面前,連連向風生衣使眼色,低聲道:"她……不能走,陛下和回紇可汗都在尋找她。"
風生衣不動聲色的瞥著陳周,只覺得陳周自鳳翔失守而成待罪之身後,為人已大失水準:先是為攻下鄴城立大功,居然不顧沈珍珠性命要她向安慶緒下毒;現在又因著沈珍珠失蹤後皇帝和回紇可汗都一意尋找,又想另立一功,真是利慾熏心。
他微蹙眉頭,說道:"你沒聽說,她名叫高月明麼?"對沈珍珠道:"夫人快上路吧,不然天色晚了,不好投棧。"
陳周瞪大眼睛狠盯風生衣,又氣又恨。但他自知不是風生衣對手,只能暫且嚥下這口氣。
沈珍珠微笑點頭,輕聲對風生衣道:"多謝大人。"
她的笑容依然是他不敢直視的,看著她慢慢別過頭,山嶺的塵霧透著薄薄的陽光,側面的輪廓籠上一層金黃,那樣絢爛,好似她正是玫瑰色鑲邊的彩雲,風生衣心頭微微悸動著,口中說著:"夫人客氣,只是……只望……"話語在口中囁嚅著,沈珍珠覺得奇怪,又轉頭聽他說話。
他猛然一驚,接著說道:"只望……夫人此去後,別要怪……他……"
他說得隱晦,沈珍珠還是聽懂了。她迎著那層稀薄的陽光,闔下眼睛,又緩緩睜開,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對風生衣低聲說道:"我會盡力忘記一切,我是高月明。"
……
她走了。
遠處的山嶺,沐浴在殘陽的餘暉中,彷彿被塗上一層丹漆,挺拔崢嶸中更顯輝煌燦爛。有一縷炊煙依依在晚風中搖曳,斷斷續續,朦朦朧朧,似有若無。
第六十八章 蘭深芷密無人見
吳興郡位處東南,東西苕水如玉帶繞城,匯注入太湖,正可謂天光水影 ,綽約如畫。
太湖碧波萬里,時而見萬壑爭流,時而有微波縈迴。湖畔,小小村落疏朗的點綴在嫩青色的稻田中,一片歌聲杵音隨風飄蕩,三三兩兩的漁家少女盤著家常小髻,赤腳光腿,在湖畔嬉戲搗衣,自有嫵媚風姿。杵聲起處如眾星拱月,石聲叮叮咚咚;歌聲唱響處,鶯聲嚦嚦,靜空迴旋。
沈珍珠迎風凝立,聽這歌聲杵音撼動在風中,不由悠然意遠。
一晃眼,她從鄴城被護送回吳興已近兩年,現在已是上元二年的三月。吳興未受叛亂波及,依舊寧和平安,漁家女兒每日裡"笑把漁桿上畫船"。她沒有回沈府大宅居住,而是由兄長沈介福安置,以高月明之名隱居在這湖畔鄉間,以茅屋為居,事事親力親為,閒暇時或讀書,將養幾隻小雞小鴨,種植小菜,或聽漁家女兒對唱歌曲,神氣健朗,心境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