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狸鵡之爭

  「千文錢」一頭撲在鳥籠子上,一爪抓住鳥籠,一爪探往籠中去抓那鸚鵡,那鳥籠被他一撲,在架子上左右亂晃,裡邊那只鸚鵡嚇得跳來跳去,驚叫不已。

  宮裡侍候著的幾個宮女見此情景,連忙上前幫忙。

  在鳥籠內外打架的,是皇帝的兩隻寵物,哪一隻她們也不敢傷了,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把它們分開,那鸚鵡撲了一地鳥毛,驚恐地縮在籠中一角,「千文錢」被人抱在懷裡,瞪著一雙貓眼,很遺憾地看著它得而復失的獵物。

  這一切,武則天自然看在眼中,逗得她忍俊不禁,笑出聲來。

  「來來來,把朕的貓兒和鸚鵡都拿過來,叫朕瞧瞧這兩隻不安份的小傢伙兒。」

  武則天笑瞇瞇地說著,等到兩隻寵物拿到面前,武則天把狸貓抱在懷裡,又看著案上那只鸚鵡,臉上的笑容忽然消失了。

  她是一個非常喜歡從一些異象和徵兆去揣測一些事情的人,看到懷裡這只依舊躍躍欲試的狸貓和那只驚恐的鸚鵡,她忽然想到:「狸貓,狸貓……,狸?李?鸚鵡,武?這狸貓和鸚鵡之爭,莫非意喻著李氏和武氏之爭,這是上天給我的一個警示?」

  這時候,韋團兒處理完了一些事情,堪堪趕到殿上,聽宮女訴說了剛剛發生的事情,便湊到武則天面前,笑道:「大家,這貓兒和鸚鵡當然不能關在一處了。它們之間哪能共存吶。大家把貓兒交給團兒吧,團兒給它妥善安置個地方。省得它又打這只鸚鵡的主意。」

  武則天緩緩地道:「狸貓和鸚鵡,當真不能相容麼?」

  團兒掩口笑道:「大家。那貓兒看見鸚鵡,還能不想一飽口腹之慾?若要它們在一起,能相安無事才怪呢。」

  「事在人為!」

  武則天很認真說了一句,好像受到了什麼啟發,目光頻頻閃動。

  她的手緊緊摁住那只蠢蠢欲動的狸貓,不讓它撲上桌去。一邊若有所思地撫著它的毛髮,安撫著它,一邊對韋團兒道:「朕喜歡這只狸貓,你把它抱去。好好調教,去一去它的野性!」

  韋團兒答應一聲,從武則天手中接過那隻貓來。

  武則天又道:「狸貓和鸚鵡就一定不能相安無事?朕不以為然!這天下都是朕的,朕還治不了一隻狸貓?團兒,你好好調教它,不管你用什麼法子,一定要讓這只狸貓和這只鸚鵡能共處一室,互不相侵!」

  「啊?」

  韋團兒抱著狸貓,面露苦色,狸貓吃鳥。這是本能,怎麼可能讓它們共處一室,還互不相侵嘛!

  「千文錢」方才在武則天懷裡掙扎半天,也沒夠著案上的那只鸚鵡,這時被韋團兒抱在懷裡,與那只鸚鵡視線平齊,彼此看的清楚,更是心癢難搔,它使勁掙了幾下。掙不脫韋團兒的懷抱,惱將起來,抬起爪子便狠狠一撓。

  韋團兒嬌嫩的掌背上頓時出現幾道血痕,痛得她哎喲一聲放了手,那貓使勁跳上案去,一頭撞得那鳥籠翻倒,咕嚕嚕摔下案去。鸚鵡在籠中亂叫亂跳,翅膀亂扇,脫落的羽毛兒紛紛揚揚,弄得武則天一連打了幾個大噴嚏……來俊臣趕到麗春台的時候,只見裡邊好像剛剛經過一場混亂,才打掃乾淨似的,心中十分納罕。不過他可不敢多問,依舊中規中矩,趴在地上向武則天行了一個大周朝獨一無二的來氏五體投地大禮,畢恭畢敬地道:「臣來俊臣,叩見陛下!」

  「起來吧!來卿,你對狄仁傑那些人,是怎麼審理的?」

  來俊臣剛站起來,忙又彎下腰去,道:「回奏陛下,臣對他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以陛下的慈悲大度感化他們。對過於頑固的人,就多方搜集證據,以確鑿的證據叫他們無可辯駁,不得不俯首認罪。」

  「是麼?」

  武則天淡淡地瞟了他一眼,說道:「他們都是自行認罪的?」

  來俊臣道:「是!他們一被捕,狄仁傑就知道大勢已去,因此率先認罪,之後,任知古、裴行本等人先後認罪。迄今為止,只有一個魏元忠不肯認罪,侯思止曾想對他用刑,剛把他吊起來,臣就知道了,馬上趕去阻止了他。

  臣以為,對這些大臣,不宜動用嚴刑,一旦用了大刑,難免予人屈打成招之嫌。必須得公允一些,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據迫使他們認罪。」

  「嗯……」

  武則天緩緩地道:「確實不曾動用刑罰,用酷刑逼供?」

  來俊臣陪笑道:「臣怎麼敢對陛下妄言呢,臣親自審理的案子和臣經手過問的案子,可以保證,絕對沒有動過大刑!不敢有瞞陛下,因為陛下還未下旨確認他們的罪行並昭告天下,所以他們現在還有官身,臣連他們的朝服官衣都不曾剝下,臣又怎麼可能對他們用刑呢?」

  武則天雙目突然一冷,沉聲道:「既然如此,狄仁傑又怎麼會傳出血書,向朕鳴冤呢?」

  武則天說著,把手中一團布帕向來俊臣狠狠擲去,那布帕輕柔,半空飄落在地,來俊臣急忙趕上幾步,彎腰撿起布帕,展開一看,心中便暗罵:「王德壽這個蠢才,叫他看緊那隻老狐狸,怎麼還能把血書給傳出來!」

  來俊臣心中想著,面上卻做出一副驚愕、委屈的模樣,說道:「這……臣也不知!或許是這狄仁傑畏死,知道陛下一向寵信他,所以……鳴冤是假,求情是真,希望陛下心軟,饒他性命!」

  「會是這樣麼?狄仁傑以鳴冤為名。希望得到朕的憐憫?」

  武則天猶豫起來,上官婉兒看看來俊臣。又睨了武則天一眼,輕輕斂了雙目。柔聲道:「來中丞一向盡忠國事,是大家可以信任的臂膀,來中丞所言,當無虛假。可是宰相鳴冤,皇上若不過問,不但有礙皇上的聲名。於來中丞也有妨礙……」

  武則天轉過頭來,問道:「婉兒有何高見?」

  上官婉兒道:「陛下何不提狄仁傑等人來御前親自問問呢?」

  這句話出口,來俊臣心裡「噗通」一聲,一顆心嚇得幾乎要跳出腔子來。立即裝作委屈模樣道:「上官待制此言差矣!朝廷自有法度,哪有以帝王之尊親自審理犯人的道理?如此作為置國家法度於何地?置三法司於何地?此例一開,後世帝王皆可效仿,隨時插手司法,綱常法紀何以維持?」

  上官婉兒馬上道:「貞觀六年,太宗皇帝曾過問並釋放三百九十名死囚回家與親人團聚,一年後到京受刑!貞觀十七年,侯君集謀反,太宗皇帝亦曾私室相見,語之曰:『為君之故。從此不忍上凌煙閣了。』太宗皇帝做得,我大周皇帝就做不得?」

  來俊臣出身雖然寒微,卻有偏才,能編出《羅織經》這種羅織、誣陷大全的人來,哪能沒點真本事。

  他立即反駁道:「太宗釋放囚徒與親人團聚一事不假!可那是太宗皇帝依例『錄囚』時所作的決定,而非對專人、專案進行提審。本朝今年的錄囚之期可還沒到呢,因此不可引為先例。

  至於太宗皇帝密室私唔侯君集一事,卻是民間傳說了。既是密室私唔,旁人怎生得知?竟連太宗皇帝說過什麼都如親眼所見。足見其虛假。太宗起居錄中可沒有此事。試問,這是何人說出來的?

  若是太宗皇帝當真於私室會唔侯君集,知其必死,垂淚作此言語,侯君集當時就可懇求天子,赦其一子,留其血脈,又何必在刑場上才說出這個希望,由監斬官馳奏天子,特赦其一子流放嶺南?」

  婉兒之才,主要是她的文才和料理政務的才幹,於刑獄方面的知識,還真未必比得上寫過《羅織經》的來俊臣。她自幼生長在宮裡,這找人話柄、尋人漏洞,抬槓強辯的口舌之才更是無法跟來俊臣這樣的市井流氓相比。

  不過仗著她博古通今,熟諳各種典故,此時一一羅列出來,倒也能與來俊臣各執一辭,爭論不下。兩個人在這裡唇槍舌箭,武則天精力漸漸不濟,只覺心煩意亂,便道:「好啦好啦,你們兩個就不要給朕講古啦。這樣吧,朕派一名官員去獄裡看看,有沒有受刑不就知道了?小海,傳旨,命通事舍人齊峰往執事院一行,勘驗在押官員可曾受刑。」

  「奴婢領旨!」

  小海退出殿去,來俊臣眼珠一轉,又道:「今日陛下縱然不召臣來,臣也要來宮裡稟報的,昨夜推事院裡有人闖入,試圖劫獄!」

  武則天聽到這裡大吃一驚,些許倦意一掃而空,急忙問道:「竟然有人敢劫獄?」

  來俊臣道:「是!來人恐怕不下十人,個個身手高明,在執事院中大開殺戒,後來驚動大批守衛方才遁去,他們殺死獄卒十五人,受傷的……一個也沒有,出手端地狠毒無比……」

  來俊臣說著,忽然又想起一個曾經歷過昨夜劫獄事件的侍衛統領對他說過的話:「中丞,那人雖然有所遮掩,卑職卻可斷定,她是個女子,這女子身手高明之極,近乎於妖魅!出手忽爾電閃雷鳴,忽而柔風細雨,如蛇之毒……」

  來俊臣心道:「卻不知這女子是誰,潛入大牢意欲救哪個官員脫身。此人武功如此之高,如果目標是我,實在叫人擔心。我重金聘請來的那六個貼身高手,也不知是不是此人的對手。回去之後,我得再聘些武技高手來保護我才行!」

  上官婉兒正暗自思忖如何利用狄仁傑鳴冤一事大做文章,救不了狄仁傑等人沒關係,至少也得把楊帆給保出來,一聽來俊臣此言,卻如冰雪澆身,一顆心都涼透了:「有人劫獄?這下糟了!」

  p:凌晨,誠求月票、推薦票!!!

  ~rs

《醉枕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