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數騎快馬從金谷園裡疾馳而出,直奔洛陽。

  京裡出事了!

  針對御史台的一系列行動,終於讓御史台那班酷吏們明白過來,原來最近這種種舉動,就是為了對付他們。近幾個月來縮起利爪、垂下尾巴,扮乖狗狗的酷吏們狗急跳牆,重新亮出了他們鋒利的獠牙。

  他們負隅反擊的第一刀,就砍到了政事堂。

  對於其中詳情,楊帆還不太清楚,來送信的人只是告訴他,宰相蘇味道、崔元綜、張錫全被抓進了大獄。

  一國宰相上上下下的如此頻繁,堪稱曠古未有之奇觀。武周的宰相簡直就是坐在火山口上,隨時都可能灰飛煙滅。縱觀武週一朝的宰相們上上下下的頻率,遠不是後世那個以首相下台之頻繁成為世界政壇鬧劇的島國所能比擬的,而且武周宰相們下台的方式大多是以入獄、絞首或者流放、貶官的方式來進行,其慘烈也是古今中外所罕有。

  打馬如飛的楊帆一路向洛陽城中急馳,心中只想:「我朝宰相如此危險,那麼多的官員怎麼還是對這個職位趨之若鶩呢?如果換作是我,寧肯安安份份地待在下面,也絕不去做這個如此凶險的官兒。」

  楊帆幼失枯恃,復又流落南洋,雖也自幼讀書,卻不能與那些十年寒窗的士子相比,自然不明白一個可以載之史冊、流傳千古的「名」,對他們有多麼大的吸引力。不要說做宰相未必就一定毀家滅族,就算真的風險若斯,還是有數不清的人願意提著腦袋往上衝。

  楊帆和陳東到了洛陽,陳東先回刑部,楊帆則直接趕去了宮城,他要去政事堂。刑部尚書豆盧欽望和刑部侍郎陶聞傑如今都在那裡,去金谷園傳訊的人說的清楚:「李相震怒,豆盧尚書請郎中回城後立即趕往政事堂議事。」

  進了宮,楊帆便快步轉往政事堂。政事堂再往前去不遠那處僻靜所在就是史館。婉兒的香閨就在史館裡,這個時候楊帆若往那裡一行,說不定就能見婉兒,只是此刻他當然無暇與佳人一唔。

  進了政事堂的大門,問清李昭德的公事房所在。楊帆便快步趕去。

  「啪!」

  一封草擬的詔敕摔在地上。李昭德怒不可遏道:「蠢物,真真是個不開竅的蠢物,王孝傑揮軍二十萬謀安西,軍料馬料、兵甲器仗所費巨萬。朝廷本就不敷支出,按照你這種供給之法,僅運輸一項就得耗損過半,鳳閣怎麼儘是這樣一班蠢物!」

  被罵的是鳳閣侍郎顧自立,鳳閣就是原來的中書三省中的中書省。鳳閣侍郎從廣義上講也是一位宰相。這位顧宰相做到這麼大的官兒,平素出入那也是極尊貴的人物,卻被李昭德如此對待,只把一張臉羞得像只剛下了蛋的老母雞。

  顧自立面紅耳赤地解釋道:「李相,非是下官無能。實是安西四鎮地處偏遠,復又失落於吐蕃之手多年,原有的屯田盡皆荒廢,當地部族又被吐蕃擄掠一空,如今只靠當地補給。不足軍需十分之一,糧秣輜重全需從……」

  「我不要聽!」

  李昭德唾沫星子像下雨似的噴在顧宰相的臉上:「安西路遠,沙磧極深,長途運輸,靡費甚巨。按照你們這個法子,等安西四鎮收復了,國家鎮遏,也勞弊不堪了。不要和我說這些廢話。不解決困難要你們何用,回去。再擬良策!」

  顧自立無奈,只好忍氣吞聲地答應一聲,彎腰自地上拾起那封草擬的詔敕。顧宰相身材瘦弱,可行動卻不靈活,大概是腿腳有什麼疾病,不能屈彎自如,彎腰撿拾詔敕,只能把腚高高地撅起來,樣子十分難。

  李昭德因為三位宰相入獄的事正一肚子無名之火,見他這般模樣更加憎惡,鄙夷地斥道:「朝廷選官,必重身、言、書、判。你身材瘦弱、言語粗鄙、智不超俗、才不出眾、愚頑怯懦、行動遲緩,如同一隻凍僵了的蒼蠅,真不知似你這般人是如何做到鳳閣侍郎的!」

  就是一個小史被人如此羞辱,也要氣憤難當,何況顧自立是當朝宰相,可是李昭德積威之下,他又不敢反駁,官做的越大,顧忌也就越多,顧侍郎雖已心中恨極,卻不敢得罪這位一手遮天的李宰相。

  顧自立氣得嘴唇都哆嗦起來,眼前一陣陣的發黑,好不容易撿起詔敕,呼呼地喘著粗氣,一時竟無法邁步走開。耳聽得李昭德如此辱罵,顧自立身形一晃,竟然差點跌倒。

  同樣來政事堂奏事的監察御史陳烈酒見狀,趕緊扶了他一把。陳烈酒把顧自立扶穩,一見李昭德正瞪著自己,趕緊又收回手來。

  李昭德斥道:「你們這副樣子,顧自立瘦小枯乾,兩腮無肉,你卻肥胖如球,圓臉大眼,簡直就像一個貔貅,朝廷選士的標準真是越來越差了,這都用的是何等樣人!」

  貔貅是熊貓的稱呼之一,這陳烈酒身材矮胖,圓臉大眼,細還真有幾分像熊貓。兩廂侍候著的小內侍們忍不住摀住嘴兒偷笑起來。

  陳昭德也是個喜歡給人起綽號的,今日事了,經過這些小內侍的大嘴巴一宣揚,凍蠅侍郎和貔貅御史的雅號怕是就要流傳開了。

  陳烈酒被李昭德一罵,一張胖臉也漲紅起來,李昭德厭憎地擺手道:「出去!都出去!著你們就心煩!」

  顧自立和陳烈酒唯唯喏喏剛要退下,便有一個小內侍轉進堂來,向李昭德道:「李相公,刑部郎中楊帆求見!」

  「叫他進來!」

  李昭德沒好氣地吩咐了一句,在坐榻上坐下。

  李昭德這辦事堂因為是宮中建築,比之外面的衙門便大有不同,這是一處宮殿建築,李昭德的居處乃是一處主殿,殿中左右各有八根巨大的殿柱,兩廂還有偏殿側殿,自成一處院落。

  楊帆舉步上殿,見李昭德正怒氣沖沖地坐在上首,也顧不及旁邊眾人。趕緊上前,叉手施禮道:「下官楊帆見過李相!」

  李昭德哼了一聲,冷冷地睨了他一眼,陰陽怪氣地道:「你這位瘟郎中好清閒吶,身為刑部司正堂。不務正業、游手好閒。上負聖望,下辜百姓,虧得本相平素對你還另眼相,卻不知你竟是如此不堪造就!」

  楊帆怔了怔。沒想到剛一進政事堂,就被李昭德如此訓斥,楊帆也忍不住火起,冷冷地答道:「李相,某奉命而來。是為聽候指示的,不是聽你教訓的。楊某身為刑部司正堂,是否不務正業,游手好閒,考課自有公論。」

  楊帆一怒之下,連下官也不稱了,而是不卑不亢地自稱某,嚴格說來,就算一個瓦匠。如果不願卑躬屈膝,在一個宰相面前也是可以自稱某的,這並不算失禮,李昭德也挑不出毛病來。

  楊帆又道:「至於楊某是否上負聖望,下辜百姓。卻不知李相你是能代表聖意呢,還是能代表天下黎民?聖人如何評價,楊帆不知。至於民意,百姓們可是都稱讚楊某是青天再世呢。洛陽百姓贈予楊某的匾額如今還懸掛在刑部衙門裡,李相要不要去!」

  楊帆說的這幾個人要麼比李昭德身份高貴。要麼比他地位崇高,狄仁傑如今雖是地方上一個小小縣令,可他在政事堂的時候,李昭德還是政事堂裡排居末位的小兄弟,官場是講資歷的,狄仁傑同樣比他高貴。

  李昭德聽的勃然大怒,「啪」地一拍几案,喝道:「楊帆!你好大膽,竟敢與本相如此說話!」

  楊帆失笑道:「楊某哪有李相威風,這裡是政事堂,國家機要中樞,而李相是國之宰相,在此莊嚴之地,竟然動不動以綽號稱呼,楊某自有名姓,瘟郎中也是相公你在此莊嚴之地可以相稱的?

  楊某不管是在聖人面前,還是狄相公、太平公主殿下,亦或是梁王、魏王面前,一向都是這個樣子。實不知李相竟然是偌大的威風,如果李相今日召見楊某只是為了抖威風,那抱歉的很,楊某衙裡還有諸多公事要辦,這就告辭了!」

  故意放慢了腳步,聽著身後動靜的顧侍郎和陳御史相顧駭然,這個楊郎中好大的膽子,如今滿朝文武誰見了李昭德不是戰戰兢兢、畢恭畢敬,他一個小小侍郎竟然如此狂悖。說起來,還是人家靠山硬吶。

  其實,就算楊帆身後那幾座靠山,也不敢對如此正氣焰熏天的李昭德如此無禮,可是這兩個官員也只能從靠山這個思路上去想,誰會認為自己沒有那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骨氣呢?

  在側殿等候的豆盧欽望和陶聞傑聞訊從屏風後面繞過來,一聽楊帆與李昭德如此說話,不禁大驚失色,豆盧欽望趕緊搶步出來,大喝道:「楊帆,住口!」又向李昭德躬身道:「楊帆年輕氣盛,少不知禮,宰相莫怪!」

  「出去,出去!統統出去!」李昭德怒不可遏地拂袖,把兩廂侍候著的小內侍們都趕了出去。等到殿上一空,只剩下他們四人時,李昭德冷冷地瞪了楊帆一眼,寒聲道:「少年人,不要太囂張。」

  楊帆聳聳肩,無所謂地道:「楊某囂張一些,與李相不合、與尚書和侍郎大人不和,想必是從聖人以下整個朝廷都樂見其成的,李相不也這麼想麼?」

  李昭德冷哼一聲,沒有再說話。

  表面上不要顯得整個刑部抱成一個團兒,這是他們最初就定下的策略,但是卻也大可不必鬧到一個刑部郎中當面頂撞一位宰相的地步,今天發生的一切,並不在他們的計劃當中。

  李昭德生性強直,大概因為是庶子出身,早年在家中曾受過一些不公的待遇,所以他骨子裡總有一點偏激刻薄的的性情。當初他在政事堂裡還是小字輩,就敢對身為年長尊者、且又剛剛立下大功的婁師德尖刻嘲諷,何況如今呢。

  他訓斥楊帆的時候,確實是因有一腔火氣,根本不在意他人尊嚴。而楊帆之所以針鋒相對,固然是因為早已有約在先,不怕他真個翻臉,卻也是因為他對李昭德的跋扈確實十分反感。

  自李昭德獨攬政事堂以來,深藏在他骨中的孤僻高傲、刻薄寡恩愈發明顯了,如今的李昭德目空一切,獨斷專行。短時間內這種孤臣形象可以保他不管面對任何人都可以肆無忌憚,但從長遠,絕非幸事。

  楊帆和隱宗的人在考慮朝中可以結盟的官員們時,早就把此人列為了拒絕往來戶。所以,楊帆借題發揮。故意讓人見自己與他不和。也有楊帆深遠的考慮:「李昭德一派現在是盟友,但是絕不可以成為真正的戰友!」

  「你跟什方道人、淨光老尼那些神棍混在一起幹什麼?」

  李昭德是一個真正的儒家子弟、虔誠的聖人門徒,對那些所謂的神怪不屑一顧,待方纔的衝突一揭開。便不悅地質問道。

  楊帆揶揄道:「此事似與我們的目的並不衝突。下官聽說,三位宰相入獄,這才急急回京,貌似李相對此事卻並不著急,居然還有閒心打聽楊某結交朋友的事。」

  李昭德重重地哼了一聲。又是自討沒趣。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和楊帆吵嘴是佔不了便宜的,兩個人地位差距太懸殊,楊帆無求於他,憑身後的那幾股勢力也無懼於他,他不能把楊帆怎麼樣,一旦有些爭吵,反而是幫楊帆提高人望。

  豆盧欽望忙岔開這個話題道:「御史台那班人著手反擊了,沒想到走了一個來俊臣。他們咬起人來還是這麼狠,一下子就讓三位宰相入了獄,朝野為之震動。叫你來,就是想商量一下該如何應對。」

  楊帆皺了皺眉,道:「三位宰相究竟因何入獄?」

  豆盧欽望苦笑一聲。欲言又止。

  他們嗆的厲害,陶聞傑坐在旁邊,一直笑而不語。他是太平公主的人,不是李昭德一派。巴不得見他們吃癟,見楊帆問起。陶聞傑便插口道:「這一回的事情很棘手,御史台有確鑿證據在手,人證物證均已呈到御前了。」

  陶聞傑細細講出一番話來,楊帆仔細聽著,這才明白其中緣由。

  原來這起事端卻是緣於宰相張錫。政事堂的宰相各自主管一攤差事。比如蘇味道主管司法,而張錫是天官選事,主管考選舉士,銓選職官的事務,直白地說,就是主管官員任命,對口的衙門是吏部。

  這個職位權柄很重,主管人事的官兒從古到今一直就是熱門,一些資歷、人望差不多的官員競爭同一個肥差,為了謀得他的認可和支持,便向他施以賄賂。一開始他還有所節制,行事也小心,後來漸漸肆無忌憚,夜路走多終遇鬼,被御史台的人抓到了他的把柄。

  如今御史台受到打擊,就把此事當成了反攻文官們的武器。至於蘇味道和崔元綜,屬於一個意外收穫,御史台的人一開始並沒想到還能撈出兩條大魚,如果他們一開始就知道這兩位宰相也有牽連,說不定會用此事作為交易,謀求與政事堂的和解。

  結果張錫這人也是個沒骨氣的,唯恐受了皮肉之苦,再說他罪證確鑿,辯白不得,可是這貪污罪又要不了他的命,兩相一權衡,一進推事院,他就全招了,竹筒倒豆子似的,連蘇味道和崔元綜也招了出來。

  蘇味道和崔元綜同為宰相,一些公務的權力是與他有所交叉的,張錫收了人家好處,要想把事辦得妥當,就離不了蘇味道和崔元綜的照顧,所以就想把他們兩個拉下水。

  蘇味道為人一向模稜兩可,誰也不肯得罪;崔元綜剛剛拜相,根基尚淺,勢必不可能得罪張錫,兩人只好順水推舟。說起來,這兩個人得到的好處並不多,也沒有直接插手過張錫的事情,只是對他的一些舉動睜隻眼閉只眼罷了,結果張錫事發,兩人也受了牽連,一起下了大獄。

  楊帆聽清經過之後,眉頭皺得更緊,說道:「御史台既然有人證、有物證,要想救出三位宰相,只怕難如登天。」

  李昭德陰沉著臉色道:「徒勞之事,何必去做!」

  蘇味道是狄仁傑提拔起來的,他可以推脫不關己事,崔元綜和張錫卻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如今這兩個人犯了事兒,他是有識人不明、薦舉失誤的責任的,就算女皇帝不治他的罪,他也顏面無光。

  李昭德腮幫子上繃起了幾道稜子肉,咬著牙根道:「這幾個人不知檢點,咎由自取,如今罪證確鑿,如何救得?如果我們妥協,則酷吏勢力更熾,到時又會成為天下大害!」

  他冷冷地瞥了眼面前的三人,道:「為了朝廷大義,鏟奸除惡,何惜此身?況且他們三人自有污點。本相喚你們來,就是想問問,你們除了使人彈劾、旁敲側擊,究竟有沒有什麼可以直接打擊他們的手段!」

  豆盧欽望趕緊道:「依著當初的謀劃,具體措施是由楊郎中負責的。楊郎中,你那邊究竟準備的如何了?」

  楊帆道:「楊某從無一刻懈怠,一直在緊鑼密鼓地準備當中。實不相瞞,我的已經撒下去了,即便不曾發生此事,這幾天也該到了收的時候。」

  李昭德冷冷地道:「你有什麼手段?可不要再對那些邊邊角角的小不疼不癢地使手段了,我要你直搗御史台腹心,取其首腦,立即還以顏色!」

  楊帆微笑道:「如今御史台有數的鷹爪不過寥寥數人,王弘義、侯思之便是首腦之一,本官所選的第一擊的目標就是他們。至於手段……」

  楊帆臉上陡然露出一絲古怪的神氣,緩緩地道:「卻與他們的手段一般無二,不過就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罷了!」

  p:兩更八千,再求月票、推薦票!

《醉枕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