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要找到想要的東西,弗朗西斯·多拉德必須到蓋茨威膠片洗印公司的其他部門,他管轄范圍以外的部門去找。

多拉德是蓋茨威最大的分支機構——傢庭自制影片分部——的負責人。蓋茨威除此之外還有四個部門。

1970年的經濟蕭條使傢庭自制影片的生意下滑得很厲害,而且傢庭攝像機的介入也使競爭越來越激烈。蓋茨威被迫尋找新的增長點。

公司增加瞭新的部門和業務,比如把膠片轉成錄像帶,印刷通過航空測量繪制的地圖,他們還向小型的商業電影制片公司提供定制服務。

1979年一項肥差落到瞭蓋茨威頭上。公司與國防部和能源部聯合簽署瞭一份發展和測試紅外照相用的新型感光乳劑。

能源部在防止熱量散失的研究中需要感光度高的紅外線膠片。國防部則需要它協助夜間偵察。

蓋茨威在1979年年末收購瞭附近的一傢小企業——貝德化工廠,並在那裡開始瞭新的項目。

多拉德在午間休息的時候走到貝德。天空晴朗得像被洗過一樣。他小心翼翼地繞過瀝青馬路上的水坑,水面上反射著陽光。勞厄茲的死讓他最近很高興。

貝德化工廠裡所有的人似乎都去吃飯瞭。

他在迷宮似的大廳的盡頭找到瞭他需要找的那間辦公室。門旁邊的牌子寫著“紅外線感光材料在使用。禁止使用安全燈,禁止抽煙或帶入熱飲料”。牌子上方亮著紅燈。

多拉德按瞭下按鈕,過瞭一會兒,綠燈亮瞭。他進瞭光阱區後叩擊第二道門。

“進來。”一個女人的聲音。

真爽,漆黑一片。水的汩汩聲,D—76顯影劑的熟悉的味道,還有一絲香水味。

“我是弗朗西斯·多拉德。我為幹燥器的事情來。”

“噢,好的,抱歉我嘴裡有東西,我剛好吃完午飯。”

他聽見紙被揉成一團並且扔進瞭廢紙簍。

“實際上是弗格森想要幹燥器。”聲音在黑暗中說,“他現在休假呢,不過我知道在哪裡。你在蓋茨威有一個嗎?”

“我有兩個。一個大一些。他沒說他有多大空間能放?”多拉德幾個星期前看瞭關於幹燥器問題的備忘錄。

“我會讓你知道的,如果你不介意等一會兒的話。”

“沒關系。”

“把你的背靠在門上,”她說這話的聲音裡帶著些機械的口吻,好像教授上課時因為重復說某些話而聽起來有些呆板,“往前走三步,直到你能感覺到腳下的瓷磚,在你左邊應該有個小凳子。”

他找到瞭。他現在離她近瞭,甚至可以聽到她的實驗室圍裙摩擦的聲音。

“謝謝你過來。”她說。她的聲音清脆,還有一絲金屬的刮擦聲。“你是那邊大樓裡膠片沖印的一把手,是嗎?”

“是的。”

“是那個雖然申請單發錯瞭可還是把火箭運上天的D先生嗎?”

“沒錯,就是我。”

“我是萊芭·麥克蘭。希望這裡一切正常。”

“這可不再是我的項目瞭。我隻是在我們買下這地方時設計瞭暗室,已經有六個月沒來瞭。”這對他而言可是一段很長的話,不過在黑暗中說話更容易一些。

“再等一分鐘就可以有燈光瞭。你需要卷尺嗎?”

“我有一個。”

多拉德發現在黑暗中與一個女人交談很舒服。他聽見在錢夾裡翻弄的聲音,然後咔的一聲合上瞭。

計時器響的時候他覺得很遺憾。

“好瞭,我會把這東西放在密封櫥裡。”

他感覺到一股冷空氣撲在臉上,聽見一個壁櫥門的橡膠塞合攏的聲音和一陣真空鎖的噝噝聲。一陣空氣扇動,她走過他身邊的時候一陣香氣飄過。

多拉德鼻子下面頂著指關節,做出平常沉思的模樣,等著燈光亮起。

燈亮瞭。她站在門邊上,向他大致的方向微笑。她的眼睛在閉合的眼瞼裡有微小的隨機轉動。

他看到她白色的手杖支在拐角。他把手從鼻子下面拿開,微笑瞭。

“你介意我吃顆李子嗎?”他說。在她身前一個櫃臺桌上放著幾顆。

“當然不。它們味道很不錯。”

萊芭·麥克蘭三十歲左右,骨架很端正,一張臉上洋溢著堅忍和果斷的氣息。她的鼻梁旁邊有一個星形的小疤痕。頭發是金黃色混著紅棕色,在肩膀處內卷,發式顯得稍稍有些過時。她的臉和手被太陽曬出瞭勻稱的斑點。在暗室的瓷磚和不銹鋼的襯托下,她有秋天的暖色調一樣的明麗。

他可以盡情地觀察她。他的註視可以像空氣一樣自由變換。她沒有辦法躲避他的眼神。

在與女性交談的時候多拉德經常感到皮膚上有刺癢的熱點兒。他感覺對方眼光在哪裡,這些點兒就跟到哪裡。即使對方把視線從他身上移開的時候,他都懷疑她會看到他的表情。他總能對有反射性質的表面有感覺,總能知道發射的角度,就像一個慣於玩桌球的賭徒始終清楚地瞭解桌子邊緣對球的反彈能力一樣。

他的皮膚此刻卻是涼爽的。她的皮膚有斑點,珍珠般的散在她的喉嚨和手腕內側。

“我來給你看他希望把幹燥器放在哪裡,”她說,“我們可以量一下。”

他們量好瞭尺寸。

“現在,我想請你幫個忙。”多拉德說。

“說吧。”

“我需要紅外攝影膠卷。熱敏度高的,大概一千納米左右的。”

“你得把它們保存在冰盒裡,拍攝好瞭再放回冷凍室。”

“我知道。”

“你能給我大概說一說在什麼場合下用嗎——”

“大概在八英尺遠的地方拍攝,用一對兒雷登濾光片。”這和監控設備太像瞭。“在動物園裡用,”他說,“在黑暗的世界裡。他們想拍夜間活動的動物。”

“要是你告訴他們不能用商用紅外膠卷,那他們肯定非常難纏。”

“是啊。”

“我肯定我們能幫你搞到。不過,你知道我們這裡的很多材料都是有國防部合同的。任何東西從這裡拿出去都需要簽字。”

“好的。”

“你什麼時候要?”

“大概20號左右,不能再晚瞭。”

“我想不用我告訴你——靈敏度越高就越嬌貴,你得預備冷卻劑、幹冰這些東西。他們今天下午四點鐘左右會篩選一些樣品。如果你想過來看的話,可以挑選能達到你要求的最容易操作的一種。”

“我會來的。”

萊芭·麥克蘭在多拉德離開以後數瞭數李子。他隻拿瞭一顆。

古怪的人,多拉德先生。在她打開燈以後他的嗓音裡沒有令人尷尬的停頓或是關心,盡管多數情況下人們是出於憐憫。也許他知道她是個盲人,那更好。也許他一點都不在乎。

那才爽呢。

《紅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