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術

羅公遠,鄂州人,修煉於廣東羅浮山,是唐朝時著名的道士。

此人雖一把年紀,但面容卻如少年,史上載:“羅公遠多秘術,嘗與玄宗至月宮,初以拄杖向空擲之,化為大橋,自橋行十餘裡,精光奪目,寒氣侵人,至一大城,公遠曰:此月宮也。仙女數百,皆素練霓衣,舞於廣庭,問其曲,曰《霓裳羽衣》。帝曉音律,因默記其音調而還。回顧橋梁,隨步而沒。明日,召樂工,依其音調,作《霓裳羽衣曲》。”

這就是唐朝第一舞曲《霓裳羽衣曲》的由來。

當然,沒有人認為唐玄宗就真的到瞭月球。但是,卻擋不住另外一種情形,那就是:羅公遠采用強大的精神力量,引導玄宗進入瞭幻境。這並非沒有可能。據說,在這盛大的幻境中,玄宗還順手把一種月宮燒餅放到口袋裡。而這,也正是後世“月餅”的由來。

羅公元懂幻術,最擅長隱身,玄宗求此術頗急。

據說,掌握隱身術的人,如心存善念,二十年後可隨意變化形體,這在道術領域被稱作“脫離”。再過二十年,則可躋身地仙行列。關於這一點,唐敬宗寶歷年間時荊州著名預言師盧山人曾有論斷:“世間刺客隱形者不少。真正的刺客死後,屍體通常會消失不見。”又言:“道者得隱形術,能不試,二十年可易形,名曰脫離。後二十年,名籍於地仙矣。”

何謂地仙?東晉偉大的道士葛洪在《抱樸子・論仙》中這樣描述:“按《仙經》雲:‘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屍解仙。”《雲笈七簽》則稱:“此飛仙之所服,非地仙之所聞。”

地仙雖是介於天仙與屍解仙之間的“中等仙”。但其魁首依然很厲害:《西遊記》裡人參果的掌有者鎮元大仙。又稱鎮元子,被認為是“地仙之祖”。修道者一般通過服丹藥而成為地仙。比如,葛洪在羅浮山煉丹飛仙後,其弟子黃道人撈瞭點鼎裡剩下的丹藥吞吃,遂為地仙。但天然植物裡,也有被認為可通地仙之氣的,比如靈芝。

靈芝之外,也有一些:“成式常見道者論枸杞、茯苓、人參、術形有異,服之獲上壽。或不葷血、不色欲遇之,必能降真為地仙矣。”其中,茯苓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這是一種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外形如紅薯,但皮是褐色的,果肉為白色或淡粉色。唐人喜食茯苓。玄宗天寶年間,“處士崔玄微洛東有宅,耽道,餌術及茯苓三十載,因藥盡,領童仆輩入嵩山采芝……”

羅公遠雖擅長隱身術,但並不準備傳給玄宗,可又耐不住皇帝的軟磨硬泡,最後被逼無奈,隻得從命露兩手。於是,玄宗學瞭起來,但每次都隱不利索,總露出點什麼。

羅公遠說:“陛下,您貴為一國之尊,不治理國傢,卻忙著學我們道傢這些小法術。如果您真的想全部學會,那一定將懷揣著玉璽走進平常人傢,被困於百姓生活中!”

這番話激怒瞭玄宗,叫人要拿下羅公遠。但羅遁形於殿柱中,繼續指責皇帝的過失。玄宗叫人把柱子砸開,羅又跑到柱下的玉石裡。玄宗叫人劈開玉石,碎成十幾塊,每塊上都有羅的人形。

羅公遠施展的奇術讓唐宮的人們瞠目結舌。不過,在此之前的一次鬥法中,他卻敗給瞭密宗大師不空和尚。

不空,天竺人,少年時跟隨師父來中土大唐傳教,修行高深,為玄宗、肅宗和代宗三代皇帝所尊崇,圓寂後朝廷贈司空、封肅國公,這在高僧中絕無僅有。不空神通廣大,據說“能役百神”。有一年,長安大旱,玄宗叫不空祈雨。

不空說:“可。”

玄宗問需不需要去皇傢庫房走一遭。說這話是有原因的。一年前,高僧一行因捕捉到化身為豬的北鬥七星而名震長安。此事在當時流傳甚廣,段成式說:“成式以此事頗怪,然大傳眾口,不得不著之。”不久後,玄宗又請他祈雨,一行對皇帝說:“當得一器,上有龍狀者,方可致雨。”玄宗帶著一行進入庫房,遍視珍寶,最後找到一面古鏡,上有盤龍。一行拿著這面鏡子,最後才把雨祈下來。

而不空說:“設繡座法壇即可。”

當時日本僧人金剛三昧也在宮中,玄宗叫他為不空打下手,設置瞭繡座法壇。但不空並不登壇,而是隨手掏出一個數寸高的用某種木頭雕刻成的神人,念咒後擲之於高空,隨後那神人緩緩落在法壇上,接下來奇跡出現:神人“吻角牙出,目瞚則雨至”。也就是說,那木質神人慢慢露出角、牙,眼睛開始眨動,就在這時候果降大雨。

大雨下瞭多日,玄宗又令不空收雨。

不空遂在庭中捏泥龍五六條,放入水中,用梵語罵之,很快雨停。

此日,玄宗將羅公遠和不空請至後宮,叫他們比試法術。開始,又叫兩個人祈雨,但雨落後,分不清是誰祈下來的。

不空說:“我昨日焚白檀香龍。”

玄宗立即叫人捧水去嗅,果然有檀香之氣。不空盛氣凌人,轉身對羅公遠說:“借一下你的玉如意。”

當時後宮殿上有光滑的花石,不空揮舞玉如意,擊碎瞭塊塊花石。羅公遠找不空要那玉如意,不空說:“你來取。”羅公遠見那玉如意就在不空手中,於是出其不意猛地一搶,卻沒搶到。

又搶,還是摸瞭一把空。

羅公遠有些窘,知道這不空確實不簡單,他明明看到那玉如意在其手,卻怎麼摸都是空空的。當時玄宗欲幫羅公遠,不空說:“李三郎請不要起來!你現在看到的不過是如意的影子!”

在這裡,道傢敗給瞭佛門。

後來,《西遊記》的作者參考上面的傳說,設計瞭一場車遲國僧道鬥法而最終佛門勝出的故事。隻說羅公遠。離開玄宗後,就再也沒回來。後有朝廷使者在蜀道上看到羅公遠,羅笑對使者說:“為我向陛下道歉。”

據說,“安史之亂”起,玄宗到四川避難,羅公遠在劍門迎接,將皇帝安全送到成都後才悄然離去,不白拜陛下一場:“玄宗學隱形於羅公遠,或衣帶、或巾腳不能隱。上詰之,公遠極言曰:‘陛下未能脫屣天下,而以道為戲,若盡臣術,必懷璽入人傢,將困於魚服也。’玄宗怒,慢罵之,公遠遂走入殿柱中,極疏上失。上愈怒,令易柱破之。復入玉磶中,乃易磶觀之。玉磶明瑩,見公遠形在其中,長寸餘,因碎為十數段,悉有公遠形。上懼,謝焉,忽不復見。後中使於蜀道見之,公遠笑曰:‘為我謝陛下。’”

關於隱身術,一直被認為是古代最玄妙的幻術。

《後漢書》“方術傳”裡第一次出現本土的隱身術士:“解奴辜、張貂者,亦不知是何郡國人也,皆能隱論,出入不由門戶。奴辜能變易物形,以誑幻人。”葛洪專門在《抱樸子》裡曾談到隱身術:“其法用藥符,乃能令人飛行上下,隱論元方,含笑即為婦人,蹙而即成老翁,踞地即為小兒,執杖即成林木,種物即生瓜果可食,畫地為河,撮地成山,坐致行廚,興雲起火,無所不作也。”但是,他並沒有指出到底要用什麼樣的藥符。

隱身術須借助於金、木、水、火、土,也就是金遁、木遁、水遁、火遁、土遁。如果沒有這個先決條件,那麼即使是再高深的人也不可能進行隱身。

羅公遠隱於柱石中,就是借助瞭金遁。在下面的故事中,善於隱身的主人公面對他人的提防時,仍然逃逸瞭。

廬山道士茅安道,能“書符役鬼,幻化無端”,跟其學道者有數百人。他有兩名入室弟子,常伴茅安道左右,茅將隱形術和透視術傳授給二人。二弟子非常興奮。剛學到手,就表示要還鄉。茅安道一愣。但也沒什麼辦法。在這種情況下,他對二弟子說:“我將此秘術傳給你們,是為瞭叫你們學道修煉,而不可於人前炫耀,更不得以此術為非作歹。假若有違師命,我可叫你們法術不靈。”

二弟子叩拜應允,下山而去。

他們來到潤州,也就是江蘇鎮江。

當時,晉國公韓滉為官潤州。韓滉也算當時的奇葩瞭,上馬能做將軍,下馬能當宰相,坐下來還是個非常厲害的畫傢,“能畫田傢風俗、人物、水牛,曲盡其妙”,代表作《五牛圖》經歷瞭上千年的戰火與動蕩而一直流傳至今。沒事時,還是個不錯的偵探。比如,有一年,夏夜無事,他與部下登上城樓乘涼。忽對手下說:“聽!誰傢女人在哭?哭聲是從哪傳來的?”

手下說:“在某某大街。”

手下又說:“聽這哭聲,該是丈夫去世瞭。”

韓滉側耳細聽,久久不語。

轉天,韓滉叫捕快將夜裡哭泣的女人帶到衙內,一問果然是丈夫去世瞭。韓滉問怎麼死的,女人說暴病。韓滉叫人查看她丈夫的屍體,也確實沒看到被殺害的痕跡。一天過後,手下發現那女人丈夫的屍體招蒼蠅,尤其是腦袋周圍。韓滉叫人將其發髻散開,在頭頂發現鐵釘按下的傷痕。

案子結束後,大傢都認為韓滉是神人。有人問其故。韓滉說:“那天晚上,我聽那女人的哭聲雖然很急,但卻不甚悲傷。漢朝王充《論衡》中講,‘凡人於其所親愛,知病而憂,臨死而懼,已死而哀’。那女人哭已死去的親人,聲調不是哀傷,而是恐懼,所以當有奸情。”

通常來說,當時的重臣或崇佛,或喜道,但這韓滉偏偏什麼都不喜歡,尤其討厭道士。而茅安道的倆弟子,就偏偏來到瞭潤州。聽說韓滉對道傢尤為不禮,便商議:若真有怠慢就隱身而去。

此日,韓滉召見二弟子。果如傳聞,無甚尊敬。二弟子還以顏色,提著衣擺登臺階,並不行禮。韓滉怒,叫人把他們捆起來。二弟子欲作隱身術逃走,但法術卻不靈瞭,乖乖被擒。隨後,韓滉計劃將二人斬殺。二弟子很害怕,其中一人還算聰明,說:“並非我們天生無禮,隻是學道廬山,師父沒把我們教好……”

韓滉問:“師父是誰?若告訴我他的姓名,也許就會放瞭你們。”意欲將師徒一並捕捉。

二弟子正想說,但有人稟報,門外有自稱茅安道的道士求見。二弟子大喜,說:“此即吾師!”

韓滉也暗喜,傳其入內。茅安道到後,韓滉有些吃驚,隻見茅骨相清異,一副美須髯,舉手投足,有高士遺風。韓滉在茅的吸引下,不自覺地離席相迎。

茅安道說:“得罪瞭。我的二位徒弟太過愚鈍,不懂禮數,冒犯瞭大人,這是我做師父的過錯。現在,他們的性命死活全在於您。我來到這裡,並非要解救他們,隻是想最後看看他們,當面斥責,願與他們一起受刑。”

韓滉笑:“那我就不客氣瞭……”

韓滉呼來手下,將茅安道也牢固捆住,又將二弟子押來。二弟子見師父也被捆住瞭,徹底慌瞭,向韓滉叩頭,欲求不死。

茅安道說:“韓大人,可否給我一杯水喝。”

韓滉立即拒絕:“據說,你們這些術士多會妖法,莫非要以水遁逃走?”可見韓滉是很細致的。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畢竟是位大畫傢,作品的特點就是精細入微,以《五牛圖》為例,畫面上雖同為老牛,但神情、動態各不相同。

茅安道笑:“此水亦可。”他俯身將桌上硯石裡的水喝瞭一口,轉身向二弟子噴去,二弟子轉眼化作一對黑鼠。此時,茅安道奮力一掙,繩索脫落,自己變為一隻老鷹,騰空而起,一個俯沖,抓住黑鼠,翱翔而去。

韓滉驚駭良久,終無可奈何。

這既是一個涉及包括隱身在內的幻術的故事,也是一個師父傾情搭救徒弟的故事。

故事裡,當二弟子沖撞韓滉後,再做法已經不靈瞭,應瞭當初師父茅安道的告誡。但在二弟子服軟,並“出賣”師父後,茅安道仍講求師徒情分,沒拋棄這兩個弟子。

這樣的故事無獨有偶。

玄宗時,進士崔偉乘驢遊青城山,驢失蹤,尋驢時,入一洞,被仙翁傳授隱身術,警告他此術雖可隱身,但不可妄入皇宮。臨別時,又贈崔偉一道符,告訴他危急時打開。崔偉來到長安,實驗隱身術,偷偷鉆進幾戶人傢,別人一無所見,果然靈驗。於是,他違背師父的囑托,秘密進入皇宮,偷盜瞭南方進獻給楊貴妃的生日禮物。

玄宗很震驚,急忙召羅公遠,叫他作法,捕捉小偷。羅以道符相照,發現隱身的崔偉,將其捉住。崔偉想起師父給的救命符,打開後,羅公遠與衛士都撲倒在地。玄宗大驚,隻好將其釋放,但派人跟蹤,欲尋其住處。

崔偉返回青城山,尾隨的人也到瞭。崔偉來到當初的洞口,見師父在等候。皇傢衛士想跟進,仙翁放過崔偉,隨後用手杖在地上畫瞭一道,頓成萬丈深淵,將那些皇傢衛士阻擋在對面。

崔偉的故事和茅安道的故事有一點是相同的:在弟子栽瞭跟頭並遇到危險時,做師父的全力搭救瞭他們。你們做瞭叫我沒面子的事,我會處置你們,但在他人面前,我還是維護你們的。仙翁和茅安道的觀點是一致的。至於茅安道最後的做法,其實也是對不尊重道傢的韓滉的一次警告。

無論茅安道、青城仙翁,還是羅公遠,這些精通隱身術的人,都是修行高深的。不過,也有個別人,雖持有此術,卻抵擋不住凡人香軀的誘惑,使多年的修行毀於一旦。

仍在玄宗年間。當時,檀州密雲縣縣令有一女,十七歲,姿色美,可傾城,得瞭一種怪病,如何怪?不得知,總之,過瞭一年仍沒好。當縣令的父親十分著急,四處尋訪名醫,都不見效。這時,有下屬說:“何不請密雲北山修道士為千金治療?”

“北山道士?”

“此人在北山修煉已數百年,據老一輩人稱,有異術,當可治頑疾。”

縣令喜,帶厚禮,入山請道士。

救病活人,為善行,盡管道士斷絕人煙數百年,但也沒推辭,於是跟縣令出山。走在密雲的大街上,人們夾道觀望,指指點點:“看,就是他,修行數百年的仙人!”

一身黃衣的道士入縣令府邸,為其女看病,小姐之美令道士驚訝。感嘆之餘,開出藥方,小姐服後,病真的好瞭。縣令大喜,贈道士很多禮物,留其在府上住瞭一個多月。這期間,發生瞭怪事:每天入夜,小姐臥床後,總感覺有什麼壓著她的身體。小姐昏昏然,一如夢魘。等到天亮,身上的東西離去後,本人才能恢復清醒。

這樣的事一連發生瞭幾個晚上。小姐羞於開口。她想不想說呢?又過瞭一些時日,她才將此事告訴母親,其母又將此事告訴縣令。入夜後,縣令帶人埋伏在小姐寢室。夜半,果然聽到有人潛入之聲,但卻看不到人。眾人聞聲而撲,上燈一看,正是北山道士。

縣令叫人將道士捆綁訊問,道士一下子哭瞭,這出於縣令的意料。

道士說:“我居密雲北山修煉六百多年,未曾到人間。前些天,蒙您殷勤相請,出山為公之小姐治病,見到小姐後,為美色所惑,不可自抑。我修煉多年,自有道術,白天隱形,夜裡與小姐交歡,您府中之人不曾相見。今被君捉住,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道士說,他在北山修煉六百多年,以此推算,當是東漢時期的人。在遙遠的漢朝入山修行,那時他萬不會想到,自己會意外地死於唐朝。

《唐朝詭事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