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掃把的女婢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玄宗開元年間。目光越過曲折回旋的坊間和朱雀大街上昏昏欲睡的打更人的身影,落在一名官吏的宅前。

這名官吏在戶部做事。

唐朝的戶部,在尚書之下設侍郎兩名,侍郎之下又設各級官員,其中有戶部令史一職,這一職位滿額編制十七人。

下面這個奇異的故事就發生在其中一人傢裡。

我們假設這名戶部令史姓崔,或盧或鄭,也許不是出自世傢門庭,那就權且稱其為A吧。此人雖官職不大,但兢兢業業。他傢裡有個美貌的妻子,其色之美,在坊間都頗負盛名。但這些天她得瞭一種怪病,仿佛身中邪魅,精神恍惚,跟A也疏遠瞭。

A很著急,也很奇怪。與此同時,他無意中發現:傢裡養的一匹駿馬,這些日子也日漸消瘦。問題是,這匹馬一直養在後園馬廄,無人騎乘,而且每日都喂很多草料。

A惴惴不安,心想一定要把傢裡發生的事搞清楚,否則這日子算是沒法過下去瞭。

當時的長安是世界的中心,居住瞭很多域外之人,他們來自日本、高麗、天竺、波斯、拜占庭、大食、撒馬爾罕……政府使團、留學生、商人、術士、旅遊者,各色人等,不一而足。

A的鄰居,就是個胡人,也許來自撒馬爾罕,也許來自其他王國,總之他寓居長安,尤其擅長方術之道,有些奇怪的本領。

這一天,A在無意間想起他來,於是登門拜訪。

聽完A的描述,胡人術士說:“即使是匹駿馬,行百裡路尚且感到疲憊;更何況日行千裡,哪有不瘦之理!”

A一愣,不解地問:“很長時間都沒人騎乘此馬瞭,如何有行千裡之說?”

胡人術士詭異一笑:“您最近每天都去值夜班吧?”

A:“正是。”

胡人術士:“每當您走後,您的妻子就偷偷地出去,而您還蒙在鼓裡。如果不信的話,今晚可提前回傢一窺。”

A半信半疑。不過,他還是聽從瞭胡人術士的話,在當天夜裡提前還傢,藏在庭院的花木間。

一更天過後,A見妻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瞭屋子。他當然感到無比憤怒:這竟然是真的!憤怒中,他見妻子把女婢叫過來,後者牽來馬,並備上鞍子。在A的註視下,妻子在庭階前上馬,再看那馬,竟冉冉升空瞭。

A目瞪口呆。

但這並不是最離奇的。最奇異的是,那女婢拿瞭把掃帚,騎在上面,跟在女主人身後,也一點點地飛瞭起來……

兩個人一前一後,消失在唐朝的夜空中。

我們可以設想藏在花木叢中的戶部令史A的驚駭表情。他自然沒心思一個人待在這院子裡瞭,回瞭辦公的衙門,在那裡挨過漫漫長夜。

第二天,A請瞭個假,急匆匆地去見那胡人術士:“確如您所言,我傢竟出瞭如此幻異之事,我該怎麼辦呢?”

胡人術士說:“莫急,不妨再仔細窺探一晚。”

“再窺探一晚?”A迷惘地問。

入夜後,A換瞭個地點,潛藏在廳堂的幕佈後。

不一會兒,妻子和女婢現身廳堂。A捏開幕佈一角,悄然窺去。妻子在廳堂裡轉悠瞭一圈,皺瞭皺眉,問女婢為什麼有生人的氣息,遂令女婢將掃帚點著,做火炬,遍照廳堂。

A很害怕,感到妻子是如此陌生。

驚慌中,他鉆進幕佈後的一個大甕。還好,妻子沒再追查,隨後是備馬之聲,再後來聽到這樣的對話:

女婢:“馬已備好。”

妻子:“跟我走。”

女婢:“剛才把掃帚點著瞭,現在我沒東西可騎瞭。”

妻子:“隨手拿個東西就可以騎乘飛行,又何必隻用掃帚!”

有點意思瞭。

女婢在倉促間把A藏身的大甕推過來,騎在上面。於是,那大甕就真的冉冉升空瞭。可是,我們的令史大人還在甕中!

他一動不敢動,隻聽到外面風聲呼嘯。

沒用太多的時間,妻子和女婢緩緩降落在一座高山的頂峰。

山頂林木蔥鬱,有帳幕筵席,一如仙境。宴會上,有美女七八人,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情人。眾人在山頂夜宴,歡笑聲聞於山谷。過瞭好幾個時辰,宴會才結束,與會之人似乎都喝醉瞭。A的妻子上瞭馬,當女婢欲騎上那大甕時,終於發現瞭藏在裡面的可憐的A大人。隻是,此時妻子已醉,女婢也醉瞭,所以,她們將A從甕裡拉出來後,她們就分別騎馬、乘甕升空而去。

A舉目四望,唯見蒼山萬重,再看眼前,隻有青煙裊裊,地上皆是灰燼,沒有一個人的影子。他孤身站在群峰之上,在寒冷如水的夜色裡,感到無比困惑,又有一絲憂慮。他不明白,這到底是不是一個夢?

戶部令史A在迷惘中尋路下山,一路潛行,衣服被荊棘剮破,身上也傷瞭多處,大約行瞭數十裡,才來到山腳下,此時天色已亮。他問樵夫此處為何地。對答:閬州。閬州在蜀地,離長安有一千多裡。

A一路乞討,歷盡艱辛,一個多月後,才回長安。

剛一進宅,A就看到妻子和女婢在庭院中徘徊。見到A後,妻子驚問:“你這是去哪兒瞭?怎麼失蹤瞭一個多月,到現在才回來?”

A警惕地望著妻子,隨後撒瞭個謊,說自己出差瞭,因事情緊迫,沒來得及打招呼。當天,他又一次去拜訪那胡人術士。

胡人術士道:“你妻子已被妖魅附體……”

A拜倒後苦苦請求,並把自己的遭遇一一說出。

胡人術士道:“我已知道。此魅當是羽翼之妖,雖成氣候,但也不是沒有辦法,我試試看吧。”

唐開元中,戶部令史妻有色,得魅疾,而不能知之。傢有駿馬,恒倍芻秣,而瘦劣愈甚,以問鄰舍胡人。胡亦術士,笑雲:“馬行百裡猶倦,今反行千裡餘,寧不瘦耶!”令史言:“初不出入,傢又無人,曷由至是?”胡雲:“君每入直,君妻夜出,君自不知。若不信,至入直時,試還察之,當知耳。”令史依其言,夜還,隱他所。一更,妻做靚妝,令婢鞍馬,臨階禦之。婢騎掃帚隨後,冉冉乘空,不復見。令史大駭。明往見胡,瞿然曰:“魅信之矣,為之奈何?”胡令更一夕伺之。其夜,令史歸堂前幕中,妻頃復還,問婢何以有生人氣,令婢以掃帚燭火,遍然堂廡。令史狼狽入堂大甕中。須臾,乘馬復往,適已燒掃帚,無復可騎,妻雲:“隨有即騎,何必掃帚!”婢倉卒遂騎大甕隨行。令史在甕中,懼不敢動。須臾,至一處,是山頂林間,供帳簾幕,筵席甚盛,群飲者七八輩,各有匹偶,座上宴飲,合昵備至,數更後方散。婦人上馬,令婢騎向甕,婢驚雲:“甕中有人。”婦人乘醉,令推著山下,婢亦醉,推令史出,令史不敢言,乃騎甕而去。令史及明都不見人,但有餘煙燼而已。乃尋徑路,崎嶇可數十裡,方至山口,問其所,雲是閬州,去京師千餘裡。行乞辛勤,月餘,僅得至舍。妻見驚問:“久之何所來?”令史以他答。復往問胡,求其料理。胡雲:“魅已成,伺其復去,可遽縛取,火以焚之。”聞空中乞命,頃之,有蒼鶴墮火中焚死。妻疾遂愈。(《廣異記》)

最後的結果是:在胡人術士的幫助下,以火攻將鶴妖除去,戶部令史A一傢人又恢復瞭平靜的生活。

結局略顯倉促。但這符合古代志怪的慣用手法:剎車式結尾。

無論如何,故事是詭異的:夜半升空的妻子與女婢,千裡之外的荒山夜宴,側居其鄰的胡人術士,黑夜飛行的掃帚、大甕裡面驚恐無措的主人公。這個故事極好地說明,唐代志怪與宋朝和明清同類作品比,有想象力上的奇絕。所以說,讀完唐代志怪後,你會發現幻想世界的廣袤無邊。

在中國古代的符號中,鶴是仙與吉祥的象征,綜觀歷代志怪筆記,很少有以仙鶴為妖的。而本條是個例外。這當然不是故事中最有意味的。最令人感興趣的,是女婢騎著掃帚飛行的場面。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和中國古代唯一一個記載騎掃帚飛行的故事。對此,英國的羅琳女士又作何感想?

《唐朝詭事錄2:長安鬼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