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殘月出林明劍戟

道路忽起忽伏,路面雖然很寬,卻多有失修之處。隊伍有些松散,馬匹的喘息聲、噴鼻聲、嘶叫聲四面雜起,地面隨之微微顫抖,車馬過去,掠起滾滾煙塵。

晨曦微露,已至便橋。便橋乃是俗稱,又名咸陽橋,是長安通往西域和巴蜀的要道。李俶勒馬停步,高力士傳詔休憩半個時辰,韓國、虢國兩位夫人雲鬢微散,從馬車下來後猶自喋喋不休,怨怪皇上在此停留,生恐叛軍已追趕而來。

李俶皺眉遠眺來時路,遲遲不見再有車馬行來。此際烏雲壓頂,似乎一伸手便能拽下一塊來,隱約仿佛還能聽見長樂宮的鐘聲,蒼勁悲涼,催人離開殘夢。一切都已過去,一切即將重新開始。李倓拍拍他的肩膀,說道:“不必擔心,程將軍素來謹慎,他們定在途中。”

李俶點頭,低聲說道:“倓,你可否記得太宗武德九年之事?”

李倓思索頃刻,答道:“武德九年,突厥頡利可汗南下入寇,兵逼至此,太宗皇帝單騎與頡利會於此咸陽橋上。此乃我唐室奇恥大辱,然太宗皇帝英明神武,采用勸降、反間計、毀其稼禾、大軍討伐諸策,四年後終報此仇,俘頡利,滅東突厥。”

李俶道:“太宗文治武功,千古無人能望其項背。不想百年基業,勢易時移,你我都要做不孝子孫麼?”

二人轉頭回望這三千禁衛,一行宮人,狼狽不堪,惆悵汗顏。就此一路西奔,做喪傢之犬,他日引頸待人宰殺?

“王兄……”身後低低地有人相喚。卻是李婼,眸中竟有怯怯之色,李俶以為她是為逃亡擔憂害怕,笑道:“往常天不怕地不怕的婼兒哪裡去瞭?”

“王兄,”李婼又低喚一聲,面色躊躇不安,欲言又止,倒讓李俶驚異:“是不是有什麼事,快說。”

“有件事,我尚未告訴王兄……”李婼方啟口,李俶忽地做瞭個噤聲的手勢,側身伏地傾聽,少頃一躍而起,喜道:“他們來瞭!”翻身上馬,揚鞭朝來路奔去。

李婼就近跨上李倓馬背,一捋李倓袍袖,道:“快跟上去!”李倓錯愕道:“他們夫妻相會,我們湊什麼熱鬧。”德寧郡主急得踹他一腳:“沒時間跟你解釋,快上馬,遲瞭,怕要出事。”李倓這才與李婼共乘一騎,趨前奔去。

眼見車馬愈離愈近,策馬行於最前的正是程元振,當下不及勒馬飛躍而下,程元振才喚瞭聲“殿下”,李俶已迫不及待掀開最前一輛馬車的帷簾,不由一怔——裡面空空如也,不過堆放一些被褥衣物、嬰孩用具;快步上前,又掀開第二輛馬車,一個乳娘裝扮的人懷抱嬰孩坐在裡面;此後再沒有馬車。李俶倒抽一口冷氣,恍覺周遭種種毫不真實,厲聲喝問左右:“王妃呢?為何不見王妃?”

嚴明殿後護衛,一路行來本就忐忑難安,此際急急催馬上前,離著李俶尚有百十步,棄馬飛奔而上,納頭便稟:“回殿下,王妃並未同行!”

“並未同行?!”李俶急怒攻心,驀地不假思索,拔劍出鞘,劍光寒亮,直抵嚴明咽喉,喝道:“你好大的膽,竟敢棄王妃不顧,自跑來作甚!”

嚴明見李俶盛怒難當,不敢辯解,神色凝重,仰頭直對劍尖,未有分毫動彈,隻說道:“屬下無能,百死無怨。”

“殿下!”程元振方要幫嚴明說話,卻見李俶一眼朝他掃來,那雙目竟已赤紅,似要將眼前所有焚燒殆盡,讓程元振這百戰穿金甲的將軍平生第一次有瞭幾乎窒息的懼怕,下面想說的話硬生生吞回肚中。

李俶冷哼,揚手將劍一擲,回身又躍上馬,猛一抖韁繩,嚴明和程元振大驚失色,雙雙合身撲上,死死抓住轡頭,程元振隻道:“殿下萬萬不可,安賊很快便會入城。”李俶咬著牙,冷不防舉起鞭子就照嚴明的手抽瞭下去,立時起瞭寬厚的一層血印,手微有放松,那大宛良駒似乎最明主人心意,掙紮著咆哮豎起前蹄,教程元振打瞭個踉蹌,站立不穩。眼見那馬就要騰起四蹄,奔上馳道,千鈞一發之際,李倓與李婼飛馳而至,李倓挺身躍起,直如白鶴展翅,撲上李俶馬背,合身一抱,二人雙雙滾下馬。

“嫂嫂產後血崩,根本無法與我們同行!”李婼在這間隙大聲喊道。

李俶頭腦方自稍有清醒,乍聞此言五火焚心,攫住李婼之手,喝問道:“到底怎樣,為何從未有人對我說過?!”抬頭望嚴明、程元振,見他們均紛紛垂頭,方道:“原來你們人人都知道,卻獨獨瞞瞭我一人!可笑,可笑至極!”連李倓也是不明所以,因他自潼關失守後,被玄宗委以巡城重任,日夜難息,所以隻知沈珍珠已產下兒子,並不知她產後血崩。

德寧郡主低頭道:“陛下嚴令,不許你知道嫂嫂之事。”頓一頓,補充道:“這也是陛下看你受傷,怕你擔憂。”李俶憶及風生衣為他與沈珍珠傳遞信物之時,面色頗有不愉,當時以為風生衣隻是為自己被拘發愁,兼之時間緊迫,不及多問,誰知連他也瞞瞭自己。這自上而下,人人均知為他李俶勞力勞心,百般維護,卻獨獨地苦瞭她。而自己撫心自問,當初並非無萬全之法,保她安全無虞,最後終究沒有納用。如今悔悟不堪,原來,自己竟是如此負她。

嚴明令乳娘抱來李適,又將出府之時沈珍珠話語神色一五一十告知李俶。李俶聽到沈珍珠所說“絕不會受辱人前,令皇傢蒙羞”之言,禁不住心中又是大慟。

李俶抱過孩兒,這並不是他第一次看見兒子,在宮中拘禁之時,玄宗便已令貴妃抱著適兒讓他瞧過。李適已經醒來,眼前之人如此陌生,懷抱並不熟悉,他不由張開小嘴“哇哇”大哭起來。李俶見他那一雙眼睛酷肖沈珍珠,明亮透徹,安靜沉祥,一望之下,宛若天地乍明,萬物重生。

遙望長安,此去煙霧迷茫。李俶喃喃自語:“珍珠,這都是我的錯。”惟一慶幸,風生衣率數名死士尚在沈珍珠身旁,望這名壯士長劍凌空,力斬魑魅魍魎,迎得再作相逢。

暴雨暫歇,殘月出林。

頭日過便橋後,玄宗一行遭逢暴雨,打得旌旗零落,人仰馬翻。人得咸陽城,城中官員和百姓早已一散而空,幸得郊外百姓聽說陛下駕臨,或獻糲飯,雜以麥豆,隨行人員食之須臾而盡,甘之如飴。然六軍人馬眾多,多數軍士無食果腹,疲憊不堪,怨聲載道。

此地名喚馬嵬驛,因暴雨損壞前方路橋,護駕的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派士卒正在整修,大軍遂暫且駐紮。玄宗、貴妃帶著女眷以驛站為行宮,諸子皇孫、官員和士卒均在四周安紮起簡陋營寨。

李俶安頓好兒子,便往太子營帳行去。隻見周旁軍士神情萎頓,士氣沮喪,一至如斯,若然碰到叛軍,準是一敗塗地。

太子侍衛見是他前來,未作阻攔,恭身由他走近營帳。李俶方欲拂簾而入,忽聽帳中太子正與李輔國說話,聲音低微,別的聽不清,惟有“誅殺楊國忠”五字,悠悠晃入他耳中。他不欲再聽,回身離開。

一路巡行過諸軍士營帳,見許多營帳前均有士卒聚集,大發牢騷,甚且已有士卒高聲大罵楊國忠禍國殃民,見瞭李俶,兀自毫不避忌。楊國忠親信侍衛聽瞭也惟有遠遠躲避,並不敢與這些士卒爭鬥,楊國忠更是不見人影。

再行得幾步,忽地有個人影從營帳叢中閃出,說道:“殿下,請借一步說話。”李俶抬頭一看,此人竟是陳玄禮。禦駕正在行轅,諸子皇孫與護駕將軍暗通款曲乃是大忌,李俶瞟他一眼,並不答理,自緩步走回營帳。

剛剛坐下,簾幕一動,陳玄禮已閃身而入。李俶咳嗽一聲,嚴明心自領會,親自出帳看守。

陳玄禮恭身道:“殿下放心,絕無他人看見。”

李俶起身請道:“陳老將軍請坐,不知將軍漏夜造訪,所為何事?”

陳玄禮捋裳坐於下首,他是三十年前跟隨玄宗平定韋氏、太平公主之亂的功臣,所受信重,不在高力士之下,已年屆六旬,仍不減武人剛毅勇猛之氣,當下說道:“殿下素知老臣是個直率的粗人,如今之事,也不與殿下拐彎抹角——楊國忠召亂起釁,罪大惡極,人人痛恨,除非即殺此賊,否則天下離心!”

李俶黯然無話,過瞭好一陣子,方始說道:“茲事體大,須得稟明聖上,再作圖劃,小王不敢妄勸參議。”

陳玄禮撫案而起,壓沉聲音道:“聖上以萬乘之尊,離危城,幸西蜀,保國脈,圖久安,分所當然。然殿下清楚明白,此際軍士對楊國忠怨氣四彌,楊國忠乃罪魁禍首,若不能伏首,均是心有不甘,無法安心護衛聖上,更怕會棄聖上而去,後果不堪設想。此事,我已托李輔國稟告太子。然太子猶疑不定,事情緊迫,殿下乃嫡皇孫身份,還望殿下速作決斷。我,陳玄禮,誓死聽從!”

李俶眉頭緊鎖道:“若誅楊國忠,貴妃必然難保。”

陳玄禮哼瞭一聲,道:“如此紅顏禍水,自不必留在世上。”

李俶站立而起,負手背向陳玄禮,良久方道:“隻是,陛下定會傷心難過至極。”

“不過區區一名女子,再傷心難過,陛下亦會慢慢忘記。臣是見得多瞭,當年武惠妃娘娘薨逝,陛下也不過傷心感懷半個月,自有源源不絕的美女入宮,聖上何愁再找不到一個楊玉環。殿下幾時這樣婦人之仁,瞻前顧後?”

李俶審視陳玄禮道:“老將軍義膽忠肝,可知就算起事成功,將軍一世英名,從此付之東流。”

陳玄禮神色坦然:“老臣既然敢與殿下商謀,早把身傢性命、身後罵名、千秋史筆付諸腦後。”

李俶聞言側身親自倒酒,將其中一盅遞與陳玄禮手中,道:“營行簡陋,小王隻得以此薄酒敬將軍。將軍不負唐室,小王在此許諾——千秋史筆,定亦不負將軍。”

陳玄禮喟然道:“有殿下此話,陳玄禮,此生足矣!”與李俶相對一飲而盡。

當下二人細細謀劃一通,陳玄禮告辭而去。

待陳玄禮走後,李俶出營帳,緩步朝李倓營帳走去。

當晚,二十餘名胡人使節突然圍住楊國忠,朝他訴苦說無食物,為軍中士卒看見,齊說“楊國忠與胡人串通謀反”,其後,有人以箭中楊國忠的營帳,楊國忠見勢不妙,忙向馬嵬驛內逃命,以求陛下貴妃庇護,方至驛館門口,便被士卒追上殺死,將其頭顱掛在矛上示眾。

玄宗貴妃聞變驚懼不已,陳玄禮入內稟道:“楊國忠謀逆已被誅殺,願陛下割愛,賜死貴妃。”玄宗不允,然六軍不發,京兆司錄參軍韋諤跪於玄宗面前,磕頭不止,血流滿面:“今眾怒難犯,安危在晷刻,願陛下速決!”玄宗無奈,遂命高力士引貴妃自縊於梨花樹下。

楊國忠死後,士卒進而殺其子楊暄和韓國夫人。楊國忠之妻裴柔、幼子楊晞、虢國夫人與其子裴徽雖乘機逃走,但在陳倉縣被縣令薛景仙帶人抓獲並殺死。

此是為“馬嵬之變”。白樂天詩雲: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娥眉馬前死。千載以下,眾史傢對該變各執一詞,莫衷一是。或雲此變並無主謀,全因士卒嘩變而起;或雲主謀之人乃是高力士、陳玄禮或太子亨。

變亂第二日,玄宗仍欲率軍幸蜀,建寧王李倓與東宮內侍李輔國牽住太子馬頭,勸道“逆胡犯闕,四海分崩,不因人情,何以興復!今殿下從至尊入蜀,若賊兵燒絕棧道,則中原之地拱手授賊。人情既離,不可復合!不如收西北守邊之兵,召郭、李於河北,與之並力東討逆賊,克復兩京,削平四海,使社稷危而復安,宗廟毀而更存,掃除宮禁以迎至尊,豈非孝之大者乎!何必區區溫情,為兒女之戀!”周旁軍士和百姓紛紛下跪求太子留下抗敵。太子終於應允。

李俶長跪禦前,乃向玄宗辭行。玄宗癱坐椅上,朝外揮手道:“天意如此,何必多言。”

李俶朝玄宗重重叩首:“孫兒深負聖恩,罪該萬死。”

《大唐榮耀:珍珠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