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隱瞞不報

夏玉瑾大喜,不管在旁邊哭鬧的章夫人,揮手讓她上前。

白氏唯恐旁人搶瞭這差事,爬行幾步,連珠箭似地說:有兩千兩黃金藏在花廳的暗壁裡,就是青花人物花卉花尊後面那堵墻,砸開便是。狗官這次讓兒子回來,是怕災後宵小增多,把錢留在岫水不安全,想送回老傢。另外還有四萬五千兩銀子,被他送去打點關系,說是年後調任就會下來,連跳兩級,直升知州。

夏玉瑾差點噗出來瞭,這種人還能升官發財,黃鼠狼的出生時辰肯定不對,否則哪來那麼倒黴的亡國命啊

葉昭見他一直忍笑,幫忙問話:打點瞭誰

白氏道:兩萬兩銀子送給祈王幫忙疏通關系,一萬兩銀子送給江北知府,一萬五千兩銀子給其他大小官員,讓大傢就算不幫忙,也別在升官路上為難他。

夏玉瑾勾勾手指,叫來海主事:你見過這筆銀子嗎

海主事誠實道:下官新進吏部,立即被派往江北,隨郡王爺賑災,行賄之事尚未知曉。但路上,有個吏部派來的筆帖式出手大方,似乎發瞭點橫財。

夏玉瑾立即將筆帖式召來。

他年紀尚輕,嚇得腿都抖瞭,立即跪下招供:祈王素來出手豪闊,頗有俠名,他送來銀子也沒說是幹什麼的,下官也不好不收,他悄悄看瞭眼夏玉瑾的臉色,補充,下官傢裡人口眾多,入不敷出,確實有點小貪心,不過生性膽小,隻拿瞭一百兩,至於其他人是否受賄受賄多少就不知情瞭。

先帝聽信讒言,官吏貪污成風,今上接任十年,戰亂連連,提心吊膽,無暇他顧,官員拉幫結派,根深蒂固,上下其手,有心整治,卻發現拔一個蘿卜能帶起一片泥,而且建國多年,保持穩定極其重要,不好像開國太祖那樣下猛藥,大規模開殺戒,以免逼得狗急跳墻。隻能徐徐圖之,吏治狠抓瞭幾次。隻好東抄傢西抄傢,找齊罪名後,挑肥的下手,這次賑災的銀子有部分就是抄瞭長樂侯的傢弄來的,但舊的蛀蟲下去,新的蛀蟲上來,總歸是難以掃清。

地方官員收瞭銀子,幫對方的政績說些好話,無意提起一下,誇獎一下,都不算什麼大事。隻要對方在任其間沒出大亂子,沒犯大錯,沒引起造反的民憤,朝中沒人說他壞話,都不會阻攔升職。

官場規矩,歷來如此。

夏玉瑾也沒興趣抓筆帖式這種小蝦米,叮囑他好好戴罪立功後,輕輕放過瞭。他轉過身,和葉昭小聲抱怨:祈王叔都老大一把年紀瞭,頭發大半花白,封地肥厚,產業遍佈,連賭場青樓多涉足,他那麼愛錢做什麼死瞭又不能帶棺材裡。

葉昭皺眉:這種話別亂說。

說瞭他又能拿我怎樣夏玉瑾鄙視,他母親是個罪妃,出身低微,太後極不待見,若不是他在先帝病中孝順得特別妥帖,能得那麼肥的封地嗎幸好他還算老實聰明,除瞭死要錢的性子外,還沒抓到特別大的錯處,否則早就被今上降級發配去邊疆封地瞭。上次我抄瞭他賭場,他半句話都沒說,事後還派人來道歉,說是自己下屬不長眼。

葉昭叮囑:你回去後,把這事和皇上說聲。

夏玉瑾幸災樂禍:自然,開個賭場是小事,幹涉吏部官員調動是大事,我看他這回要倒大黴瞭,等賑災回去,看他兒子還有什麼臉嘲笑我沒用。

白氏在地上跪瞭很久,膝蓋發麻,眼巴巴地看著涼亭內小聲說話的二人,不敢提醒。

好不容易夏玉瑾和媳婦聊完私己話,終於想起這群犯婦,也信守承諾,大手一揮,讓人從抄沒傢產裡挑出個最破的小院子和幾畝田產給她,並免除流放充軍之苦。

白氏謝過南平郡王,又狠狠磕瞭幾個頭,哀求道,犯婦自知以前為虎作倀,罪孽深重,天理循環,應受報應。想將這小小功勞換來的恩典置換與人,望郡王爺恩準。她說完伏地,哀嚎不已。

還有人大公無私,把好機會讓出,搶著要充軍

夏玉瑾愣瞭:你要換給誰

白氏決然道:犯婦女兒年僅四歲,身體柔弱,受不得旅途勞累,怕會夭折路上,犯婦能吃苦去充軍,求郡王開恩,將她留在岫水,找戶好人傢收養吧。

白氏的女兒不懂發生何事,隻見母親額頭流血,哭泣不已,便沖過去,抱著她的大腿跟著哭,叫嚷著:不要欺負阿娘

她們哭得就像夏玉瑾是天下第一等狠心人。

夏玉瑾玩性已過,惻隱心動,猶豫半晌,嘆瞭口氣,他伸出手指,除白氏女兒外,又從女人堆裡點出兩個年紀幼小的孩子,吩咐:罪不及幼童,除白氏之女外,十歲以下,無外傢收留的孩子,認白氏為養母,留在岫水,免除流放株連。

白氏見不用母女分離,喜不自禁,忙磕頭謝恩。

章夫人看見自己八歲的小女兒在列,既喜她免除流放之苦,苦骨肉分離,恨白氏搶奪機會,又憂她積怨頗深,不會善待自己女兒,心裡百感交集,奈何形式逼人,隻得回去好好教導女兒,收起刁蠻性子,學會附小做低。

夏玉瑾見事情瞭結,覺得無趣,帶著官兵跑去挖金子。

白氏記得柳惜音之事,見葉昭要走,想過去告知,再掙個功勞。可轉念一想,活閻王殺人不眨眼,不知她對表妹是什麼態度,也不知柳將軍死瞭侄女會不會遷怒,而且人不是自己害的。但她為討好章縣令,打過柳惜音的壞主意,心裡發虛。

反正她知道消息的時候人已經死瞭,罪魁禍首也償命去瞭,而且她是無知的後宅女人,要交代也是蒲師爺先交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當沒聽過算瞭。

柳惜音入住驛站並未正式通報,貪污是章縣令做主,決堤的是洪水,死亡是瞬間發生,不存沒盡力救援的問題,而且沒找到屍體,說不定還有一點點生存希望

如果對方沒死,他卻上報死瞭,平白惹將軍傷心,豈不是他的責任

這事又不是隻有自己知道,還是讓別人去說吧。

蒲師爺畏葉昭如虎,連見都不敢多見,便裝著糊塗,當什麼都不知道。

一來二去的結果是,誰都沒有說。

作者有話要說

:大傢重陽節快樂~橘子

防抽

夏玉瑾大喜,不管在旁邊哭鬧的章夫人,揮手讓她上前。

白氏唯恐旁人搶瞭這差事,爬行幾步,連珠箭似地說:有兩千兩黃金藏在花廳的暗壁裡,就是青花人物花卉花尊後面那堵墻,砸開便是。狗官這次讓兒子回來,是怕災後宵小增多,把錢留在岫水不安全,想送回老傢。另外還有四萬五千兩銀子,被他送去打點關系,說是年後調任就會下來,連跳兩級,直升知州。

夏玉瑾差點噗出來瞭,這種人還能升官發財,黃鼠狼的出生時辰肯定不對,否則哪來那麼倒黴的亡國命啊

葉昭見他一直忍笑,幫忙問話:打點瞭誰

白氏道:兩萬兩銀子送給祈王幫忙疏通關系,一萬兩銀子送給江北知府,一萬五千兩銀子給其他大小官員,讓大傢就算不幫忙,也別在升官路上為難他。

夏玉瑾勾勾手指,叫來海主事:你見過這筆銀子嗎

海主事誠實道:下官新進吏部,立即被派往江北,隨郡王爺賑災,行賄之事尚未知曉。但路上,有個吏部派來的筆帖式出手大方,似乎發瞭點橫財。

夏玉瑾立即將筆帖式召來。

他年紀尚輕,嚇得腿都抖瞭,立即跪下招供:祈王素來出手豪闊,頗有俠名,他送來銀子也沒說是幹什麼的,下官也不好不收,他悄悄看瞭眼夏玉瑾的臉色,補充,下官傢裡人口眾多,入不敷出,確實有點小貪心,不過生性膽小,隻拿瞭一百兩,至於其他人是否受賄受賄多少就不知情瞭。

先帝聽信讒言,官吏貪污成風,今上接任十年,戰亂連連,提心吊膽,無暇他顧,官員拉幫結派,根深蒂固,上下其手,有心整治,卻發現拔一個蘿卜能帶起一片泥,而且建國多年,保持穩定極其重要,不好像開國太祖那樣下猛藥,大規模開殺戒,以免逼得狗急跳墻。隻能徐徐圖之,吏治狠抓瞭幾次。隻好東抄傢西抄傢,找齊罪名後,挑肥的下手,這次賑災的銀子有部分就是抄瞭長樂侯的傢弄來的,但舊的蛀蟲下去,新的蛀蟲上來,總歸是難以掃清。

地方官員收瞭銀子,幫對方的政績說些好話,無意提起一下,誇獎一下,都不算什麼大事。隻要對方在任其間沒出大亂子,沒犯大錯,沒引起造反的民憤,朝中沒人說他壞話,都不會阻攔升職。

官場規矩,歷來如此。

夏玉瑾也沒興趣抓筆帖式這種小蝦米,叮囑他好好戴罪立功後,輕輕放過瞭。他轉過身,和葉昭小聲抱怨:祈王叔都老大一把年紀瞭,頭發大半花白,封地肥厚,產業遍佈,連賭場青樓多涉足,他那麼愛錢做什麼死瞭又不能帶棺材裡。

葉昭皺眉:這種話別亂說。

說瞭他又能拿我怎樣夏玉瑾鄙視,他母親是個罪妃,出身低微,太後極不待見,若不是他在先帝病中孝順得特別妥帖,能得那麼肥的封地嗎幸好他還算老實聰明,除瞭死要錢的性子外,還沒抓到特別大的錯處,否則早就被今上降級發配去邊疆封地瞭。上次我抄瞭他賭場,他半句話都沒說,事後還派人來道歉,說是自己下屬不長眼。

葉昭叮囑:你回去後,把這事和皇上說聲。

夏玉瑾幸災樂禍:自然,開個賭場是小事,幹涉吏部官員調動是大事,我看他這回要倒大黴瞭,等賑災回去,看他兒子還有什麼臉嘲笑我沒用。

白氏在地上跪瞭很久,膝蓋發麻,眼巴巴地看著涼亭內小聲說話的二人,不敢提醒。

好不容易夏玉瑾和媳婦聊完私己話,終於想起這群犯婦,也信守承諾,大手一揮,讓人從抄沒傢產裡挑出個最破的小院子和幾畝田產給她,並免除流放充軍之苦。

白氏謝過南平郡王,又狠狠磕瞭幾個頭,哀求道,犯婦自知以前為虎作倀,罪孽深重,天理循環,應受報應。想將這小小功勞換來的恩典置換與人,望郡王爺恩準。她說完伏地,哀嚎不已。

還有人大公無私,把好機會讓出,搶著要充軍

夏玉瑾愣瞭:你要換給誰

白氏決然道:犯婦女兒年僅四歲,身體柔弱,受不得旅途勞累,怕會夭折路上,犯婦能吃苦去充軍,求郡王開恩,將她留在岫水,找戶好人傢收養吧。

白氏的女兒不懂發生何事,隻見母親額頭流血,哭泣不已,便沖過去,抱著她的大腿跟著哭,叫嚷著:不要欺負阿娘

她們哭得就像夏玉瑾是天下第一等狠心人。

夏玉瑾玩性已過,惻隱心動,猶豫半晌,嘆瞭口氣,他伸出手指,除白氏女兒外,又從女人堆裡點出兩個年紀幼小的孩子,吩咐:罪不及幼童,除白氏之女外,十歲以下,無外傢收留的孩子,認白氏為養母,留在岫水,免除流放株連。

白氏見不用母女分離,喜不自禁,忙磕頭謝恩。

章夫人看見自己八歲的小女兒在列,既喜她免除流放之苦,苦骨肉分離,恨白氏搶奪機會,又憂她積怨頗深,不會善待自己女兒,心裡百感交集,奈何形式逼人,隻得回去好好教導女兒,收起刁蠻性子,學會附小做低。

夏玉瑾見事情瞭結,覺得無趣,帶著官兵跑去挖金子。

白氏記得柳惜音之事,見葉昭要走,想過去告知,再掙個功勞。可轉念一想,活閻王殺人不眨眼,不知她對表妹是什麼態度,也不知柳將軍死瞭侄女會不會遷怒,而且人不是自己害的。但她為討好章縣令,打過柳惜音的壞主意,心裡發虛。

反正她知道消息的時候人已經死瞭,罪魁禍首也償命去瞭,而且她是無知的後宅女人,要交代也是蒲師爺先交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當沒聽過算瞭。

柳惜音入住驛站並未正式通報,貪污是章縣令做主,決堤的是洪水,死亡是瞬間發生,不存沒盡力救援的問題,而且沒找到屍體,說不定還有一點點生存希望

如果對方真沒死,他卻上報死瞭,平白惹將軍傷心,豈不是他的責任

這事又不是隻有自己知道,還是讓別人去說吧。

蒲師爺畏葉昭如虎,連見都不敢多見,便裝著糊塗,當什麼都不知道。

一來二去的結果是,誰都沒有說。

《將軍在上我在下(將軍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