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獨住碧城(六)

北鎮撫司詔獄的深夜,靜得能聽清每個牢室的一聲呻吟。

貞寧年間雖然大赦過天下,清空瞭天下大半的牢獄,但由於詔獄在屬司法之外,不在大赦之內,獄中羈押的人犯過多,有些人的案子拖的時間太長,以至於皇帝後來都忘掉瞭有那麼個人還蹲在獄中。

貞寧三年,內閣首輔白煥與自己的兒子刑部尚書白玉陽曾一道上書,請貞寧帝厘清詔獄中的大案,那一次詔獄的清理,大概瞭結瞭百餘人的案子,空掉瞭三分之一的獄室。但由於後來錦衣衛無孔不入,捕風捉影,大興文字獄,不到一年的時間,詔獄中又人滿為患,以至於桐嘉書院的人被鎖拿進去以後,不得不得十人擠在一間牢室裡。

鄭月嘉身份比較特殊,因此沒有和其他人一起關押,被單獨鎖在瞭離刑室最近的一間牢室中。

臨近酉時,白日裡的暑氣漸漸退盡,石壁上反出的潮氣凝結成瞭水珠,滴滴答答地滴落下來。鄭月嘉伏在草席上,每呼出的一口氣都帶著血腥味。他剛想張口要一杯水,牢室外面的大門忽然被打開,掌獄的百戶領著鄧瑛踏下石梯,一面走一面道:“您看是怎麼問,是把犯人提到刑室去,還是……”

“不必。”鄧瑛打斷他道:“我要問的話不多。”

“是。”

那人應聲打開鄭月嘉的牢門,一把將他從地上撈起來,硬擺成跪姿。

“督主,您問著,屬下去給您搬一張椅子。”

鄭月嘉撐著地面,忍著下身的疼痛抬起頭看向鄧瑛。

“我有些明白瞭,你當時為什麼一定要和老祖宗的人爭東緝事廠的這個位置……”

鄧瑛低道,“你不用跪,受不住就趴下來。”

鄭月嘉搖瞭搖頭,“你和我之間,誰都別可憐誰。”

他說完聳起肩膀一連咳瞭幾聲,直咳到塌下脊背,嘔出的血痰順著他的嘴角粘滴下來,他就這囚衣的袖子抹瞭一把,顫抖著雙臂地重新把身子撐瞭起來。

“趁著我還有點力氣……我把該交代地跟你交代瞭吧。”

“你說。”

鄭月嘉緩瞭一口氣,盡力穩住自己的聲音,“遊桂春是京郊的軍戶屬,當時奶(和)子府替二殿下斟選奶口,我親自查過她的出身和他夫傢的籍史,皆身世清白,現在想來,好像是過於幹凈瞭。至於我……”

他說著摁瞭摁嘴角,“我沒有指使她做過任何事,但事到如今我已經百口莫辯,所以你一定要撇幹凈。”

鄧瑛道:“陛下篤定你背後一定有人指使,你百口莫辯,也必須要辯,否則此案不會瞭結,還會牽連出更多的人。”

鄭月嘉聞言,手臂輕輕一顫。

“有什麼法子……”

他抬頭看向鄧瑛,“讓我速死。”

“鄭月嘉。”

鄧瑛提聲喚瞭他的名字,“陛下不準刑殺,也不準你自盡,速死你不要想,我甚至沒有辦法阻止北鎮撫司對你刑訊……”

“我如今能做什麼。”

鄭月嘉打斷鄧瑛,抬頭道:“你說……我照著做。”

鄧瑛蹲下身道:“隻有訊問的時候才知道,這件事的背後究竟是誰,還有他們究竟想讓你認什麼。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你不能認任何事情,你要給我留時間。”

鄭月嘉咳笑瞭一聲,“抗是吧。”

他說著吐出口一口血沫子,嘆吐二字,“可以……”

——

次日,北鎮撫司提審鄭月嘉。

詔獄中不準探視,隻有在提審過堂的時候才準親人跪在堂下遙遙地見一面。

鄭月嘉是散瞭傢的人,隻有叔父一傢在京城中,靠著他的接濟過活,如今聽說他獲瞭罪,便隻身前來,想要給他送些藥和吃的。

他原本是好意,但是見到鄭月嘉被打得遍體鱗傷,著實心疼,不禁跪在堂下哭道:“當初你非要入宮給我們爭條活路,如今,我們是靠著你活下來瞭,可誰能救你呢……”

鄭月嘉在堂上喝斥他:“這是什麼地方,哪裡是你能來的!快回去!”

他被鄭月嘉一喝斥,心裡反而委屈,說話越發沒瞭章法。

“你別趕我走……傢裡的姑娘不敢拋頭露面的來看你,就給你做瞭些吃的,你那裡什麼都遞不進去,隻有此時能見你一面,你從前對我這個叔父,對我們傢裡的姑娘,是千般好,萬般好,如今見你這樣,我叫我怎麼忍心……青天大老爺啊,我們傢這個孩子人是真的啊……”

他語無倫次哭喊不止,一味地陳述鄭月嘉的孝行,錦衣衛喝斥不止,最後索性將他一並拿下。

這一拿下不要緊,竟從他口中漏出瞭一件足以翻天的事。

張洛坐在司衙的正堂上,手底下壓著鄭月嘉叔父的供詞,茶涼透瞭兩巡,也一口未喝。

門口傳來一陣他不熟悉的腳步聲,他半抬眼低喝道:“誰在外面。”

“是老奴。”

張洛辨出瞭何怡賢的聲音,迅速將供詞疊起,放到一邊。

“進。”

何怡賢走進正堂,向張洛行禮。

“老奴今日來,是有一件事要對大人說。”

張洛冷道:“是陛下的話?”

何怡賢搖瞭搖頭,“事關二殿下遇襲的案子,陛下尚不知曉。”

“那就明日續審時,公堂上說。”

說完起身便要朝頭走。

“張大人。”

何怡賢提聲喚住他,慢聲道:“老奴要說的這件事情,關乎皇傢清譽,不能放在公堂說,隻能你我私議之後,稟陛下處置。”

張洛站住腳步,轉身道:“什麼意思。”

何怡賢撩袍走到他身邊,“大人想知道鄭月嘉背後的人是誰,那我就給大人提一個人。”

張洛冷道:“直說,不要跟我繞彎子。”

何怡賢壓低聲音應道:“寧妃。”

張洛的手在背後暗握成拳。

何怡賢見他暫未言語,又續道:“寧妃與鄭月嘉早在入宮之前就已經是舊識,二人為瞭避嫌,從不曾在內廷相交。”

張洛聞言,聯想起鄭月嘉的叔父在供詞中所說,鄭月嘉讀書時曾喜歡一個官傢的姑娘,後來他傢變銷籍之後不久,那個姑娘就入瞭宮。

他的叔父說不出那個姑娘究竟是誰,如今在何怡賢處卻有瞭印證。

張洛捏響瞭骨節,朝何怡賢逼近兩步,“此事還有誰知道?”

何怡賢搖瞭搖頭,“隻你我二人。”

“你為何不直接告訴東緝事廠。”

何怡賢笑瞭笑道:“這是司禮監內部的問題,還望大人不要過問。但是,大人若要查證此事,可以審另外一個人。”

“住口!”

張洛厲聲打斷何怡賢,眼底忽若火燃。

“不用你跟我說。”

——

此時宮內,仍然沒有緝拿到遊桂春。

為瞭追查此人的下落,內廷六局正在各自清審局內的女官,楊婉和宋雲輕站在尚宮局外面,等著問話。

宋雲輕道:“你說,這是不是很奇怪,一個活生生的人,還是個女人,就這麼在宮裡消失不見瞭。”

楊婉沖她擺瞭擺手,“不要在這裡說這些。”

宋雲輕道:“楊婉,我總覺得你知道什麼,不然那次我們在鄧都主那兒吃鍋子的時候,你不說那樣的話。”

楊婉低聲道:“我說什麼瞭。”

“你說,讓鄧秉筆辭瞭斟選奶口的差事,結果這個差事果然出事瞭。”

“我……”

楊婉剛想說話,卻見一隊錦衣衛拿著鐐銬朝尚宮局門口走來。

薑尚儀和陳尚宮聞訊走出尚宮局。

陳尚宮看瞭一眼錦衣衛手上的刑具,正聲道:“我們六局內部清審,你們這是什麼意思。”

校尉道:“尚宮大人,我們此來,隻為帶楊掌籍一個女官回去問話。還請尚宮大人不要見怪。”

薑尚儀聞話出聲道:“女官屬內廷,即便有罪,也是由尚宮局審理處置,北鎮撫司何時插過手。”

“既如此,那我們就直說瞭,說是問話已經是客氣瞭,寧妃娘娘涉謀害皇子一案,我們北鎮撫司奉旨審理此案,有權緝拿一切與此案相關的人回司受審。”

“你說什麼?”

楊婉擠出人群,宋雲輕試圖將她拽回來,卻被她甩手掙脫瞭。

“娘娘是皇妃,謀害皇子這樣的罪名豈能這般顛扣!”

校尉喝道:“鎮撫司尚在審理,楊掌籍慌什麼?”

楊婉掐住自己的虎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她之前沒有想過,這件事情會把她也牽扯進去。

但反過來一想,置身事外,她無法完全知道鶴居案的來龍去脈,身在其中也許會看得更清楚一些。

但是……北鎮撫司的詔獄,張洛……

她沒有辦法深想這一處地方,也沒有辦法深想那個人

薑尚儀見此時僵持,朝前走瞭幾步,將楊婉擋在身後道:“此事我們要上報皇後娘娘。”

“可以。”

校尉朝後退瞭幾步,“我們無非在此等候一會兒。”

“尚儀……”

楊婉輕輕牽瞭牽薑尚儀的衣袖,“不必上報皇後娘娘。”

薑尚儀回過頭,“楊婉,你知不知道他們要帶你去的是什麼地方?”

楊婉點瞭點頭,“我知道。”

薑尚儀搖頭道:“知道你就不要出聲!”

“沒用的尚儀。”

楊婉抬起頭凝向薑尚儀,輕聲道:“事涉皇子案,皇後娘娘也不會容情。”

她說完,朝前走瞭幾步,走到說話的校尉面前。

“你們沒有驚擾承乾宮吧。”

校尉應道:“不曾,此案未審清之前,沒有人敢對寧娘娘無禮。”

“好。”

楊婉抬起手,“我跟你們走。”

校尉見此,也向她揖瞭一禮,“多謝掌籍體諒。”

說罷揮手喝道:“來人,帶走。”

《觀鶴筆記(觀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