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竹紙雕心(四)

一場秋雨一場寒。

轉眼過瞭中秋,秋深天幹,京中的梧桐一夜之間便被卷空大半。天氣陡然轉冷。

詔獄給在押的犯人更換夾絮的囚衣。

鄧瑛被暫時解開瞭刑具,他坐在角落裡,小心地揉按手腕和腳腕的淤傷。

就要到行刑的日子瞭,他不想到時候在刑場上行動不便,過於失儀。

一個年輕的獄卒趁著領頭的不在,悄悄倒瞭一杯自己喝的熱茶,遞到鄧瑛面前。

茶聞起來雖然不是很貴,但卻很香。

“這是……”

鄧瑛揉著手腕不解地抬起頭。

獄卒看著牢室外頭到,“你喝一口吧,沒人過來。”

鄧瑛雙手接過熱茶,捧著喝瞭一口,頷首道謝,“謝謝。”

那獄卒笑瞭笑,“你也挺可憐的。”

“承蒙憐恤。”

說完不禁問道:“你多大瞭?”

“二十二瞭。”

“很是年輕。”

那獄卒點瞭點頭,“聽說你也很年輕,之前是官宦人傢出身,還曾經是個進士。”

鄧瑛垂眸應道:“是,但如今已經沒有功名在身瞭。”

獄卒道:“我之前在傢中也讀過書,不過不如你,考瞭好幾年,都沒得功名,所以補瞭父親的缺出來給官府當差。我原本很痛恨你這樣的人,有學識有才能,卻不做正事,落得鋃鐺入獄,要被……”

他似乎是覺得將“凌遲”兩個字當著他的面說出來過於殘忍,於是忍住瞭。

鄧瑛將杯捧放於膝,輕應道:“教訓的是。”

“你真的做過那些事嗎?”

鄧瑛聞話微怔,抬頭道:“朝廷已經判過瞭,為何還這樣問。”

獄卒欲言又止,收起他手中的茶杯,將絮衣遞給他,“換衣衫吧,我一會兒再過來。”

說完將刑具踢到一邊,轉身剛要走,卻見張洛站在牢室外頭。嚇得跌瞭手裡的茶杯,“大人……我……”

張洛看瞭一眼腳下的狼藉,冷道:“他是判瞭罪的死囚,你再憐憫他,也不能私拿吃食飲與他,若他在刑前出瞭事,你保不下你自己。”

“是……”

獄卒說著剛要認錯,卻又聽張洛道:“收拾幹凈。”

此話中沒有責備的意思,獄卒忙將地上的碎瓷收拾起來,退到外面去瞭。

張洛走進牢室,鄧瑛已經站起瞭身,退至墻前向他行禮。

張洛環顧四周,“你可以換一間牢室。”

鄧瑛直起身,“就在此處吧。”

張洛沒有堅持,“下個月的初三是刑期,在這之前,你在起居上有什麼不便之處,你都可以提。”

“沒有。”

鄧瑛捏住傷腕,“你們對我已算仁義,此恩不敢忘。”

張洛搖瞭搖頭,平聲道:“我掌鎮撫司詔獄多年,對牢獄中的事一清二楚,雖司獄尚“憫囚”,但誰會對有罪之人心生憐憫,他們不會無緣無故對一個死囚好。”

鄧瑛沒有說話,垂手等著張洛繼續往下說。

張洛卻沒有再出聲,而是抬起手,將一本書遞向他。

“是什麼?”

張洛將手臂向上一抬。

“你自己看吧。”

鄧瑛伸手接過,又聽張洛道:“你不能留下它,看後即要交與我焚毀。”

鄧瑛點瞭點頭,低頭看向封頁。

《東廠觀察筆記》幾個字映入眼中,再往後翻的,便是那副有些“滑稽”的小像。

正是那夜他坐在床上,被楊婉描畫在筆記上的樣子。

鄧瑛捧書的手抑不住地有些發顫,“這是……”

“楊婉寫的。”

張洛說著低頭看向書頁,“上月中旬,清波館刊刻此書被焚瞭刻板,之後我與五城兵馬司多次在民間清收這本書,但屢禁屢出。我原不該將此書給你,但她是為你寫的,在你死前,也應該讓你看上一眼。”

鄧瑛低下頭,手指輕撫書頁。

開篇第 一 章記述的是他受刑前後的那一段時間。

其中尾段這樣寫道:

自我見他時起,我即知道,我這一生是為鄧瑛活著的。但在刑房之外,我與這個人之間,尚有隔閡。他敬重衣冠,卻無衣遮蔽,我衣衫完整,卻不敢窺他。貞寧十二年,刑房之中唯餘一隻炭火盆,而我臨火而坐,與他刻意保持距離,心中雖有千言萬語,奈何無從開口,隻能騙他一句:“我也有些冷。”

與楊婉相識,一晃四年過去瞭,這一段文字將當年初見的細枝末節逐漸喚醒。那如樹長芽般的感覺似乎生自他的骨肉之間。鄧瑛記得她的確說過那句話:“那你再睡一會兒,我有點冷,再烤會兒火就出去瞭。”

實際上,後來她沒有走。

她就坐在他的刑床前,一直背對著他,即使聽到他因疼痛而發出的“呻吟”聲,也翻火極力地幫他掩飾,不曾回過一次頭。

她不著痕跡地護住瞭他的心。

於是,在那個寒氣逼人的夜晚,他也對著這個陌生的姑娘小心翼翼地剖開瞭自己的心。

他說他現在這個樣子,羞於與她共處一室。

而她卻回答說:“你才不需要羞於面對任何人,是朝廷羞於面對你。”

他說他沒有想通,他為什麼要在這裡受這樣的刑罰。

她反問他,“難道你寧可死嗎?”

如今,他逐漸想通瞭。

可是這個姑娘,卻好像想不通瞭。

鄧瑛望著書頁上的文字,背脊上生出一陣幾乎令他蜷縮的疼痛,他被迫放下手中的書,屈膝緩緩坐下。

“你不想看?”

張洛低頭看向他,“這本書是在為你平反。”

“我知道。”

張洛沉默瞭一陣,方道:“你想見她嗎?”

鄧瑛渾身一顫。

張洛接道:“你今日就可以見到她。內閣請旨鎖拿她受審,陛下準瞭。鎮撫司已遣人將她押回。不過你放心,她和你不一樣,陛下庇護她,不會傷及她的性命,等你伏法之後,此事平息,她還能活下去。”

鄧瑛站起身,面對著張洛屈膝跪瞭下去,雙手抬平,而後摁於牢室的席草之上,彎腰伏身,向張洛叩禮。“請張大人善待楊婉。”

張洛低下頭,“你覺得我善待你嗎?”

下跪之人輕道:“仁至義盡。”

“不假。楊婉對我說過,如果有一日,她也淪為階下囚,她希望我像對待你一樣對待她。”

他說完抬起頭,“鄧符靈,我起初不明白,她為什麼要這樣說,但是看過這一冊書後,我明白瞭七八分。她雖是個女子,但她為你握瞭筆,這世上舞文弄墨的文人有千萬,骨軟性弱者我在詔獄裡見得多瞭,唯肯欽佩,楊婉一人。你放心,我會善待你們二人。”

他的話音剛落,甬道處傳來一陣鐐銬拖曳的聲音。獄卒稟道:“大人,人已經從清波館押回來瞭。”

“帶過來。”

“是。”

那甬道上的腳步聲由遠及近,鄧瑛抬起頭,再一次看到瞭那張脆弱而明朗的笑容。

她和他此時一樣,身著囚衣,長發散於胸前,面色發白,卻笑得十分真誠。

她被人架著,但一點都不狼狽,就連聲音也和從前一樣輕快。“鄧小瑛,我來找你瞭。拉過鉤的,你看我沒有失信吧。”

她真的來找鄧瑛瞭。

她真的從來沒有失言過。

在南海子的刑房外,她就曾攀著窗戶和他拉勾,說她一定會去找他。

後來她的確來瞭,在護城河邊的值房裡教他如何吃堅果養生,逼著他治病,給他煮面。幫他紮頭發,給他買水果……

如今她再一次來尋他,不為將他帶出地獄,不為開解他,而是要同他一道,面對那個,也許她早就看破,卻一直不肯說出來的結局。

“鄧小瑛,你想我嗎?”

她伸出手,扶著牢門的欄木蹲下身,“說話。”

“我……”

他沒有回應這個如月光般珍貴的溫柔。

好在,她沒有介意鄧瑛失語,彎眉道:“張大人在,你肯定說不出口。”

說完,側身看向張洛,“我可以單獨與他說一會兒話嗎?”

“可以。”

張洛轉身從牢室中走出來,“進去吧。”

楊婉站起身,“多謝,如果有機會,我還請你吃橘子。”

張洛笑瞭一聲,命人將牢室的鎖住,朝楊鄧二人道:“我給你們一個時辰的時間,時辰到後,我要帶楊婉走。”

楊婉點瞭點頭。

“好,夠瞭。”

張洛隨即回頭對獄卒道:“到外面看守。”

——

獄中的孤燈照著兩個人面容,楊婉屈膝跪坐在鄧瑛面前,抬頭看向他的頭頂。

“我覺得,你沒有好好聽我的話。”

“對不起,婉婉。”

“渣男才總說對不起,而且說瞭之後還敢,死不悔改。”

鄧瑛垂下頭,“是,我是渣男,我不知悔改,婉婉……”

他下意識地握住自己的手,“我已經這樣瞭,你沒有必要再這樣對待我。”

楊婉搖瞭搖頭。

她借著燈火凝視鄧瑛的面容和身子。她曾經驚艷於他身上完美的破碎感,但那時的欣賞,在現在看來,是全然流於表面的。她曾像看一副畫一樣,端詳著那個具象於紙堆中的人,他所受的苦難和傷害,距她還有六百餘年。

然而此時他就在她面前。

有些臟,一身傷,裸露在囚服之外的皮膚脆弱蒼白。

他沒變過。

但楊婉卻明白過來,那不是破碎感,那是他的修養,是他沉默於人前,忍辱於人後的毅力。

“那我要怎麼對待你。”

“收下我的身籍,讓我……”

“鄧瑛。”

她突然打斷他,“我是為你而活的人。”

《觀鶴筆記(觀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