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華錄 楔子

大宋初年東京

夜幕降臨,汴河兩岸卻依舊笙歌鼎沸。水面遊船如織,倒影漣漪,各色艷麗,商販、藝妓叫賣不絕。河岸的街道上,人潮湧動、燈火通明,好一番繁華熱鬧的景象。

一小兒的哭聲成為瞭一片絲竹管樂聲中的不和諧音符,年輕的母親百般哄勸無果,一急之下大聲訓斥:“再哭,我就讓皇城司的活閻羅來抓你!”

哭聲戛然而止,商販藝妓也似乎定在瞭原地,一時間,這繁華鬧市中竟無一絲聲響。

天空劃過一聲夜梟鳴叫,夜梟飛過繁花似錦的東京夜景,飛過雕車競駐的天街禦路,最終落在某處幽深無匾的建築前。門外火把明滅,照亮瞭獅頭系馬石上的刻字,上面赫然刻著“皇城司”三字。

陰暗的刑房內擺放著一排駭人的刑具,整個房間彌漫著一股揮之不去的血腥味,幾名衙役正不斷將倒吊著的嫌犯從水桶中拉起又放下,場面恐怖至極。

角落處坐著一名墨靴箭袖的男子,那男子眉目清冷,正專心致志地與自己對弈,似乎全然沒有被行刑的聲音打擾。單看他英俊的外表,絕不會相信他就是那位令奸人喪膽、令小兒止啼的皇城司探事司指揮使——“活閻羅”顧千帆。

嫌犯被倒吊著從水桶中拉起,口鼻噴出血水,痛苦萬分。

衙役手中揚著寫著“太白晝現,女主昌”“女主昌,學武王”的紙張,厲聲質問:“說!這些大逆不道的流言,是誰指使你編的?”

嫌犯無暇答話,大口吐著水,衙役一松吊繩,他又被浸入水中。

顧千帆如若未聞,繼續落子。

嫌犯再次被衙役從水中吊出,終於大喊:“我招!招!”

衙役拉住吊繩,嫌犯緩息片刻,虛弱地說道:“是……是仁和知縣衛英指使的,他說皇後早就失貞,騙瞭官傢幾十年……那幅畫,就是證據……”

顧千帆捏棋子的手一頓,眼神如鷹隼一般,凌厲無比:“什麼畫?在哪裡?”

“顧指揮,我要是全招瞭,也算立瞭一功,您能不能高抬貴手,放小的一條活路……”

“你若從實招來,明日午時,我自會讓你離獄。”顧千帆語氣肅穆,極易讓人信服。

嫌犯眼中頓時充滿希冀。

次日午時。一具用草包裹的屍體被從高處扔到小船上,顧千帆冷漠地看著船夫撐船離開。他身後的手下暗忖,說是午時便是午時,“活閻羅”顧千帆還真是言出必行。

遠處傳來的敲鑼和報子的聲音。“放榜瞭!放榜瞭!今科官傢禦筆親點進士五十八名!”

顧千帆看著河道兩岸的桃花,眼神晦暗不明。

《夢華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