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罪不致死

王傢衛與林東等人心中一痛,他們早就知道會有這等下場,他們悔卻也隻能認瞭。能在臨死之前保下火翊的帥印,他們願意領罰。

“萬萬不可君王。”火翊大驚,忙道;“王守備等人雖然有罪,可是罪並不至死。”

君王的決定令火翊與趙尚書等人心寒不已,就連老丞相也忍不住接口道:“老臣也覺得甚是不妥,接例頂多將他們逐出軍營,對於軍人來說,不能戰死沙場,而是被國傢驅逐,這已經是對他們最大的懲罰瞭。”

“丞相此言不妥。”拓跋長懶散的換瞭個姿勢,不緊不忙的說:“君王嚴責這些弄虛做假之人,正是君王看重火翊,正在幫助火翊嚴整軍紀,若是此事不嚴處,日後人人都任性胡亂而動,國傢的體統將不保。”

“正是,正是如此。”尹斯林接口說:“君王的決定是正確的,我國的軍隊絕對不能容忍這等沒有節操之徒。”

“還請君王收回皇命,臣願意替他們領罰。”火翊眼睛望著拓跋正,他不能眼睜睜的看著王傢衛等人被殺。

這時火翊有些懷疑他的決定是否正確,他以為他的帥印保住瞭,就能免於兵權落入拓跋長之手。就能保住國傢免於落入有心人之手。

可是他沒有想到,為瞭保下他的帥印,竟要犧牲近百名弟兄的性命。

若是知道君心如虎,他還倒不如就交瞭兵權。兵權可以再重新奪回來,可是這些人一旦命喪,卻是再也沒有機會再站到他的面前瞭。

拓跋長起身,走到火翊面前,直視著他,毫不客氣地接道:“火翊你願意替他們領罰,不是你的罪,何來罰你之說,難道你是暗指君王不是明君,盡做這等殘害忠良之事嗎?”

火翊也不示弱,緊接著回擊:“還請攝政王別含沙射影,臣沒有指責君王之意。”

“君王,臣的部下有錯,是臣教導不力,若是要責罰他們,就請責罰臣吧。”火翊沖著拓跋正,昂首挺胸,等待著拓跋正的的示意。

拓跋長不顧拓跋正在坐,咄咄逼向火翊:“君王斥責罪臣,你卻攔著。有罪之臣按你的意思是不能責罰,何況是你火翊口口聲聲無罪之人。誰敢罰你。”

拓跋長的話無異於火上澆油,拓跋正本就沒有耐心,見火翊與拓跋長兩人互不相讓,更上令他煩上加煩。

他想重申他的聖意,可是對上火翊毫不妥協的態度,心中一抖,懼於火翊的能耐,話到嘴邊不自覺的就改瞭口:“那就依丞相之言,這百名欺上瞞下之臣,軍隊裡不敢再用,就逐出軍隊,永不錄用。”

拓跋正的話令王傢衛等人齊齊抬頭,不可置信的欣喜於他們逃出一條性命。能夠不用失去性命,已經是他們最大的奢侈,至於被逐出軍隊之辱,那也是他們自作自受,他們已不敢再奢求君王能夠開恩。

可是還沒有等他們開始歡喜,拓跋正補充之言傳來:“火翊在此事之中,雖無主要責任,卻也是由於你教導不利,你手中的京城護國軍的兵權暫且交由阿蒙達統管,三個月後再看實際情況再定兵權是否交回你手中。”

“君王,此事不妥。”拓跋長抑制著氣惱道:“臣覺得京城的擴國軍還是交由臣弟代為保管為妥。”

拓跋長想說阿蒙達與火翊是一夥的,兵權在火翊手中與在阿蒙達手中是一樣的。這罰也不罰沒有什麼區別。可是這也隻是他心裡的想法,倒也不能在明面上說出來。

“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們眼裡還有我個朕嗎?”拓跋正被激怒瞭,他都已經把大權都交由拓跋長代管瞭,為何這點小事他們還容不得他發號指令。

拓跋正眼神不快,臉色呈著長期縱欲的病態。“此事是朕的決定,誰若不服就由誰來代替朕行使聖權好瞭。”

說完拓跋正帶氣而走,留下一殿子的面面相覷的一幹大臣。

“哼!”拓跋長臉上流露出嘲諷而又是輕佻的的狂笑,他冷冷地甩瞭甩頭,從火翊身邊走過。待行到火翊身邊之際,附耳在火翊耳邊道:“如你所願,看你如何去與這百名將士的傢人交待。他們是被遂出軍營的,看哪傢敢用他們,日後是不是該由將軍你膳養他們的傢人啊?”

“哈哈哈!”拓跋長笑著揚長而去。

拓跋正與拓跋長相繼離去,尹斯林見勢不妙,也趕緊溜瞭出去。

“請恕老臣也愛莫能助瞭。”老丞相兩手拍瞭拍火翊的雙肩,搖瞭搖頭道:“此事已定,放瞭他們回去,也算是這事最好的結局瞭。”

老丞相轉頭看向王傢衛等人,“如何辦理出隊手續,就不要再讓火翊難做瞭,回去後你們就自行離去吧。”

“是,謝丞相相救。”王傢衛一口答應瞭下來。他們一時也沒瞭主意,能夠留下一條命,姑且也隻能先這樣瞭。

想到戎馬生涯一輩子,就這樣被遣散瞭,還是以這樣不光榮的方式,王傢衛等人個個都垂頭喪氣的,嗒啦著腦袋,無顏去看火翊那早已鐵青的臉。

“阿蒙達,你去宮門外通報等候在那的弟兄,傳達君王的旨意吧。”火翊自覺心情沉重,他不想去面對那些曾經與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將士。隻能交待交待阿蒙達去辦此事瞭。

“知道瞭大哥。”阿蒙達嘴角僵硬,也知道這事得有人去善後。考慮到火翊的心情,他不得不替火翊出馬。

早朝才上報的百官請願之事,就如此草草的結案瞭。結局並不盡人意。這樣的結果,無論是哪一方都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

火翊騎於馬上,任由識途的馬匹自主走在回府的路上。他的比之剛才的沉重多瞭幾分的不平。

想他為瞭昌邑國,多少次拋下傢園,百事孝為先,他為瞭國傢的利益,放棄瞭傢中的老母親,領兵佈陣。殺退瞭多少次來犯的敵軍。又解救瞭多少次國傢的安危於水火之中。

他可以毫不誇張,甚至大言不漸的說:“沒有他火翊就沒有他拓跋正還能安穩的坐在那把龍椅之上。”

難道真的如火靈鳳所推測的,拓跋正這是怕他功高蓋主嗎。

《替嫁公主(替嫁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