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 摩篇 1

【原文】

摩者,符也1。內符者,揣之主也2。用之有道,其道必隱微3。摩之,以其所欲,測而探之,內符必應。其所應也,必有為之4。故微而去之,是謂塞窌、匿端、隱貌、逃情5,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無患。摩之在此,符之在彼,從而用之,事無不可6。

【註釋】

1符:符驗,指情感的外在表現。

2內符者,揣之主也:通過觀察他人的外部表現而判斷出其內心欲求,這就是揣摩的根本。陶弘景註:「內符者,謂情慾動於內,而符驗見於外。揣者,見外符而知內情,故曰內符為揣之主也。」以上兩句總括揣情與摩意的深刻關係。謀士遊說他人之前,必須對時勢和對方心裡做深刻瞭解,才能獲取好的效果。

3用之有道,其道必隱微:使用揣情、摩意的方法,必定是隱秘而幽微。陶弘景註:「揣者,所以度其情;慕摩者,所以動其內符。用揣摩者,必先定其理,故曰用之有道。然則以情動情,情本潛密,故曰其道必隱也。」謀士要揣摩他人的想法,而不顯露自己的意圖,必然要費一番周折,這中間是隱秘而幽微的。

4「摩之」兩句:陶弘景註:「言既揣知其情所趨向,然後以其所欲微而摩之,得所欲而情必動。又測而探之,如此則內符必應。內符既應,必欲為其所為也。」測而探之,通過觀察、分析,探知對方真實欲求。

5塞窌、匿端、隱貌、逃情:收斂鋒芒,隱藏真相。窌,地窖。匿端,隱藏端倪。陶弘景註:「君既有所為,事必可成,然後從之。臣事貴於無成有終,故微而去之爾。若乃己不同予此計,令功歸於君,如此,可謂塞窌匿端、隱貌逃情。情逃而窌塞,則人何從而知之?人既不知所以,息其所譖妒,故能成事而無患也。」戰國謀士要遊說君主,便要隱藏自己的內心情慾,以與群臣和諧相處,有功則歸於主上,以免功高震主。

6摩之在此,符之在彼。從而用之,事無不可:謀士的觀察細而隱,人們的情慾顯而彰。一般人只看到彰顯的部分,而不瞭解謀士的隱藏目的,所以就無事不成了。陶弘景註:「此摩甚微,彼應自著,觀者但睹其著而不見其微,如此用之,功專在彼,故事無不可也。」

【譯文】

揣摩試探,是揣情的一種方法;使對方的內心欲求得以顯現,這是「揣情」的根本所在。使用揣摩試探的方法,需要掌握一定的規律,這些規律是隱秘的。通過揣摩試探對方的欲求,探測對方的內心真實,其內情就會有所顯現。對方的內情一旦有所表現,就可以有所作為。達到了預期目標,就要有意保持微妙的距離,並且堵塞漏洞,消除痕跡,隱藏形狀,掩飾真情,使人無法識破自己的行動。這樣既實現了目的,又不留下禍患。用這種方法揣摩試探對方的內心,對方的內情必然有所反映。根據對方的內情而採取行動,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鬼谷子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