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樞——守財奴的面目
【原文】
山有樞1,
隰有榆2。
子有衣裳,
弗曳弗婁3。
子有車馬,
弗馳弗驅。
宛其死矣4,
他人是愉。
山有栲5,
隰有忸(6)。
子有廷內(7),
弗灑弗掃。
子有鐘鼓,
弗鼓弗考(8)。
宛其死矣,
他人是保(9)。
山有漆(10),
隰有栗(11)。
子有酒食,
何不日鼓瑟。
且以喜樂,
且以永日。
宛其死矣,
他人入室。
【註釋】
1樞:樹名,即刺榆樹。2隰(Xi):潮濕的低地。榆:樹名。3曳:拖。婁:牽。曳、拖在這裡是指穿著。4宛:死去的樣子。5栲(kO。):樹名,即山樗。(5)忸(nio):樹名,即鐿樹。(7)廷內:庭院和房屋。(8)考:敲擊。(9)保:佔有,據為己有。(10)漆:漆樹。(11)栗:栗子樹。
〔譯文〕
山上長著刺榆樹,
榆樹長在窪地中。
你又有衣又有裳,
為何不穿在身上?
你又有車又有馬,
為何不乘又不坐?
到你死去那一天,
別人佔有盡享樂。
拷樹生長在山上,
鐿樹長在窪地中。
你有庭院和房屋,
為何不灑又不掃?
你又有鍾又有鼓,
為何不擊又不敲?
到你死去那一天,
別人佔有樂陶陶。
漆樹生長在山上,
栗樹長在窪地中。
你又有酒又有食,
何不彈琴又鼓瑟?
姑且用它尋歡樂,
姑且用它遣時光。
到你死去那一天,
別人佔有進室中。
【讀解】
錢財皆為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我們是赤條條來到這世上,也是赤條條離開這世上,既無什麼可以羈絆,也無什麼可以留戀。然而,偏偏有人想不開這個極其明顯的理兒,一頭鑽進錢眼兒裡,一頭扎進財貨中,做錢物的奴僕,變作掙錢聚財的機器。
或許有人會辯解說,掙錢聚財是一種個人愛好,一種寄托和追求。想來也是。掙錢聚財不也像收藏古董、收集郵票之類的愛好一樣嗎?純粹的愛好和實用態度大不相同。
買用態度的著眼點是錢物的使用價值。按照這種態度,便要使錢、物充分發揮其使用效益。它們的使用效益,說穿了就是滿足人的生存需要,僅此而已。對錢、物的要求取決於人的需要,可問題恰恰出在這裡。人的需要和慾望難以有止境,吃飽了窩窩頭。就想吃白面饅頭,有了白面饅頭吃就想白麵包,有了白麵包就想奶油麵包,如此等等,錢、物就永遠也填不滿人的慾望的無底洞。純粹愛好的著眼點是精神價值。這種價值滿足的是精神上的需要和滿足,甚至可以成為精神上的支柱。難道我們能說葛朗台、嚴監生一類的守財奴看重的不是這一點?難道他們對錢財的痛惜不像痛惜古董寶貝?
人各有志,不能勉強,守財奴有守財奴的活法,若痛恨他們,不相來往就行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嘛。貪得無厭也是一種活法,我們無法剝奪貪得無厭者的生存權,頂多在輿論上加以譴責,在道義上加以抨擊。當然也有像詩仙李白那樣的活法: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