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莊重就沒有威嚴

人不莊重就沒有威嚴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註釋】

無:不要。憚:怕。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也不能鞏固。要堅持忠誠和信用,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要不怕改正。"

【讀解】

關於威嚴的問題,孔子曾經和學生子張談起過。孔子說:"君子衣帽整齊,目不邪視,莊重嚴肅使人望而生畏,這就是威嚴而不兇猛。"(《堯曰》)說起來,也就是要求人們穿著合度,舉止得體。反之,則如俗語所說:"歪戴帽子斜穿衣,一定不是好東西。"衣冠不整,言行輕薄,給人隨隨便便的感覺,則很難有威嚴。人既陷於輕薄草率,玩世不恭,不能謹言慎行,學習自然也就很難有所成就,不能鞏固了。

當然,穿著合度,舉止得體並不是非得要西裝革履,一本正經。這方面走過了頭,也很容易成為迂腐的假道學先生。

關於不要和不如穩步發展的人交朋友的問題,歷來有不同的理解。一種理解說,如果人人都只和比自己好的人交朋友,那就誰也沒有朋友可交了,由此而認為聖人所說有操作上的困難。另一種理解則認為"無友不如己者"不可作拘泥的理解。聖人所說,決不是教人先計量彼此的高下優劣再定交朋友的條件,如果這樣,不是成為交情當中的勢利眼了嗎?聖人所說,不外乎是要求我們在交朋結友中著眼於人家比自己好的方面,而不要著眼於人家不如自己的方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交友中看到自己的差距,從而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從這倦的角度來理解,我們就能明白這一句與下一句"過則鐵憚改"之間的內在聯繫,而不至於認為是空谷來風,毫不相干的了。

《論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