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去知未來

看過去知未來

【原文】

子張問:「十世1可知也2?」子曰:「殷因3於夏禮,所損益1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註釋】

1世:這裡指代。2也:同「耶」,疑問語氣詞。3因:因襲沿襲。4損益:減少與增加。

【譯文】

子張問,「今後十代的情況可以知道嗎?」孔子說:「殷代沿襲夏代的禮儀制度,增添的和廢棄的可以知道。周代沿襲殷代的禮儀制度,增添的和廢棄的可以知道。那麼,繼承周代的朝代,就是一百代也是可以知道的啊。」

【讀解】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將向哪裡去?

放眼過去,展望未來。孔聖人既是歷史學家,又是未來學家,他給我們指出了看過去知未來的方法。

歷史在漸變中發展,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但無論怎麼變,怎麼增添和廢棄,又總是會有所繼承,這就是傳統。

從夏朝到殷朝再到周朝,循歷史的軌跡可以知道過去,那麼,運用同一法則,我們也可以知道未來,這就是鑒往而知來。

所以,一般人要讀一點歷史;從政治國的領導幹部更應該多讀一點歷史。

《論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