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與專的問題

博與專的問題

【原文】

達巷黨1「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2」。子聞之,謂門弟了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註釋】

1達巷黨;名叫達的晨巷。巷黨為一個詞,即里巷。2無所成名:直譯為「沒有成名的東西」,也就是不好說在哪方由有特別著稱的專長。

【譯文】

達巷的一個人說:「博大啊,孔子!學問廣博而無法稱他為哪一方面的專家。」孔子聽到後對自己的學生說:「我專門做什麼好呢?專門趕馬車好呢?還是專門射箭好?我趕馬車好了。」

【讀解】

在《為政》篇裡,孔子曾經說過「君子不器」的話,要求君子不要像一個器皿一樣,只能派某一方面的用場,而應該博學而才能廣泛。努力使自己成為能適應各個方面的通才。在這裡,借達巷人的口,使我們知道,孔子不僅是這樣要求別人的,他自己也是這樣身體力行的。

這裡牽涉到博與專的問題。這個問題仔細考究起來並不那麼簡單.實際上,博與專不是可以如此清楚地割裂開而讓人選擇的。尤其是進入現代社會後,一方面是分工越來越細,因而越需要專門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專業人才越來越需要有各個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才能夠「專」得起來。所以,一方面的確如孔子所說:不要像一個器皿一樣,只能派一種用場,裝醬油就裝醬油,裝醋就裝醋。如孔子在這裡聽到達巷人的話後風趣而幽默地所說的那樣,駕車就駕車,射箭就射箭。而是除了駕車,去一所駕校學兩個月拿一個駕駛執照外,還要去學電腦,學英語,如此等等,使自己成為一個博學而多才多藝的人。但是,另一方面,沒有哪一方面的專長,或者說沒有一技之長,在今天的社會裡也是寸步難行的啊,弄不好,就會成為人們所挖苦的「樣樣懂,門門瘟」,恐怕連一個稱心如意的工作還找不到呢,那就只有失業了罷。

所以,更為理想的追求實際上不是「博學而無所成名」,而是要既博學又要有所成名。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又博又專,「樣樣懂,門門精」。當然,要做到這一點,「聖人其猶難諸?」恐怕連聖人也難以做到吧?又何況我們這些等閒之輩呢!

《論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