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則仕,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有道則仕,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原文】

子曰:「直哉史魚1則!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2!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3。」

【註釋】

1史魚:衛國大夫史鰍(qiu),字子魚。2蘧(qu)伯玉:衛國大夫,名璦。3卷而懷之:卷,收;懷,藏。卷而懷之即收藏避禍,亦即「捨之則藏」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好一個剛直的史魚!國家政治清明時他像箭一樣直,國家政治黑暗時他還是像箭一樣直。好一個君子蘧伯玉!國家政治清明時他做官,國家政治黑暗時他便隱退藏身了。」

【讀解】

史魚和蘧伯王都是衛國的大夫。

史魚以耿直敢言、公正無私著稱。據《韓詩外傳》卷七記載,史魚曾多次向衛靈公推薦賢良的蘧伯王,並多次建議衛靈公罷免奸臣彌子瑕,但沒有被衛靈公採納。史魚臨死時叫兒子不要在正堂為自己辦喪事,以此來勸諫衛靈公重用蘧伯王,罷免彌子吸。所以,史魚又有「生以身諫,死以尸諫」之稱,是剛直不阿的典型。

蘧伯玉也以正直著稱,但他的性格與做法都與史魚不一樣。用《韓詩外傳》的說法,他是「直己而「不直人」,內直而外寬,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所以,政治清明就做官,政治黑暗就賦閒,能屈能伸,通權達變。

在孔子看來,兩人都是賢臣,但蘧伯玉更合於「用之則行,捨之則藏」的君子之道,所以感歎為「君子哉蘧伯玉!」

由此也可見儒學主張通權達變的一面,並不完全是「知其不可而為之」。

《論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