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158]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159]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160]

【註釋】

[158] 這裡有很著名的一段名言。其實就是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狀況:上層建築還處於開始締造的階段。也就是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59] 這裡注意斷句。應該是「民之從、事,……」就是說,人民服從統治這件事情,如何如何。

那麼如何了呢?「常於幾成而敗之」。就是說,就差一點點,結果失敗了。為什麼呢?因為「意想不到」,無法控制的情況發生了。而我們必須承認,沒有什麼事情會比政治要更加富於變化了。以至大思想家、科學家愛因斯坦認為,政治完全是由偶然的事情決定的,只有他的數學公式才是永恆的東西。

必須承認,作為一個極端,愛因斯坦的觀點是有說服力的。然而這是古往今來這麼多往往是最優秀的人所從事的事業,畢竟不能簡單認為他們只是在碰運氣。

政治還是有一定的規律的。《老子》就是對這些規律的闡述。

老子在這裡說,「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意思是,沒有必要設計過於精巧的框架。事情在隨時變化。如果一味追求建築的精美,而沒有考查建築的基礎,建築隨時會蹋下來。

[160] 誰不敢為?智者不敢為,聖人亦不敢為。

【譯文】

事物在安靜容易保持,在它還沒有出現變化的徵兆時容易圖謀;在它脆弱時容易將它分開,在它微小時容易將它打散。要在事故還沒有發生時去做,要在沒有形成混亂時去治理。合抱的大樹,從很小的萌芽成長;九層的高台,從一(竹+貴)土逐漸築成;千里的遠行,從腳下第一步開始。不遵循這一法則而有意作為的,就會失敗;握持不放的,就會有損害。應此,聖人無為,所以做事就不會失敗;不握持不放,所以不會有損害。老百姓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時失敗。做事在結尾之際能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不會使事情失敗。因此,聖人想要眾人所不想要的,不重視難得的貨物;學眾人所不學的,借此使眾人超過「道」的要求返回於「道」;同時能夠輔助萬物的自然化生而不敢勉強作為。

《老子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