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宗立派的大家黃庭堅

一、生平事跡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修水縣)人,生於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他的父親黃庶一生都做州、府的從事官,最後才做了代理的康州令,是一位專學杜甫的詩人。舅父李常是一個有名的藏書家,寫詩也學杜甫。岳父謝師厚更是以學杜詩著稱,曾經給黃庭堅傳授詩法。可見,庭堅詩學杜甫,是有家傳的。他少年時博覽群書,除了儒家典籍之外,還廣泛涉獵諸子百家。

從少年時代起,黃庭堅就開始寫詩作文。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中進士,授葉縣(今河南縣名)尉。元豐三年(1082)改任太和(今江西泰和)知縣,路過舒州懷寧縣(今安徽省潛山縣),曾游三祖山山谷寺的石牛洞,因為那個地方的景色十分幽美,於是他詩興大發,在一塊巨石上題了幾首詩,並將山谷寺名作為自己的別號,從此就自稱「山谷道人」。

神宗去世,高太后臨朝聽政(彼時哲宗即位,年僅十歲),黃庭堅被召為秘書省校書郎,赴京修撰《神宗實錄》。哲宗親政,新黨上台,有人從他所修《神宗實錄》中找出誣詆新法的話,將他貶為涪州(今四川涪陵)別駕。

宋徽宗時,又因有人揭發他在荊州時寫的《承天院塔記》中有「幸災謗國」的話,而被除名羈管宜州(今廣西宜山縣),崇寧四年(1105)死於貶所。終年六十一。

二、創作成就

他出自蘇軾之門,為「蘇門四學士」(另三人是秦觀、張耒、晁補之)之一,但為詩與蘇軾齊名,時稱「蘇黃」,成為宋詩史上一位開宗立派、影響深遠的大家,與陳師道、陳與義合稱「江西詩派三宗」。

黃庭堅的詩,據光緒二十六年(1900)陳三立影宋刊本《山谷詩集》進行統計,《內集》收詩七百一十五首,《外集》收詩六百八十五首,《別集》收詩八十一首,在《山谷詩外集補》等書中所保存的任、史未注之詩還有四百七十五首。所以,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黃詩共有一千九百五十六首。

在已經取得高度成就的唐詩面前,黃庭堅和宋代許多詩人一樣,竭力要在唐詩以外闖出一條自己的道路,他比蘇軾更加追求標新立異。他說「文章最忌隨人後」,又說「自成一家始逼真」。但他多在修辭表意的技巧上下工夫,主張讀書融古,學習杜甫,做到「無一字無來處」,並提出了「點鐵成金」、「奪胎換骨」之說,「自作語最難。……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答洪駒父書》),「詩意無窮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無窮之意,雖淵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謂之奪胎法」(引自惠洪《冷齋夜話》)。這種方法,實質上不過是襲用前人詞句或意思而稍加變化發揮而已,缺乏在提煉生活基礎上的藝術創造。因為他是江西人,在他的影響下以後形成了「江西詩派」,在創作上表現出一種形式主義的傾向。不過,黃庭堅論詩也並不完全排斥思想內容和社會作用。「文章功用不濟世,何異絲窠綴露珠」(《戲呈孔毅父》),他也主張「有為而後作」(《王定國文集序》)。

在他的詩歌中,也有一些人民性的作品,如《上大蒙籠》、《虎號南山》、《流民歎》等,都表達了對人民的同情,抒寫了人民的不幸。

他個人的坎坷生涯,也使他對人生、對社會有一些真實的感受,從而寫出了一些較好的詩篇。如《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寄黃幾復》、《病起荊江亭即事》等,都屬於這一類作品。其中,寫得比較成功的是《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

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入瞿塘灩澦關。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

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裡看青山。

詩人曾被貶為涪州別駕,安置在黔州。後蒙赦,於崇寧元年(1102)過岳陽,準備回鄉。當時詩人已是垂暮之年,在經受了政治風波之後,又能順利地渡過瞿塘峽那樣艱險的水道而來到岳陽,面對這素負盛名的洞庭美景,一種「萬死」餘生的慶幸感,不禁油然而生。此二詩就是寫當時這種心境的。第一首寫絕處逢生、悲喜交集的心情。前兩句敘事,「萬死」和「生入」相互照應,五六年的流放生涯弄得兩鬢斑白,總算天無絕人之路,能活著衝出形勢險惡的瞿塘、灩澦兩個關口。後兩句寫欣喜心情,關鍵是「先一笑」三字。詩人未到江南,已先一笑;既到江南,其喜更不可勝言。第二首承前詩「對君山」句,寫登臨時所見之景。前兩句寫雨中登樓望君山,妙在不僅聯想到有關湘娥的傳說,而且把君山峰群形象地比喻為湘娥頭上的髮髻,在濛濛的煙雨中分外迷人。後兩句想像乘舟在雪浪中觀看美麗的君山,那一定妙不可言。兩首絕句,一寫今昔之感,一寫當前之景,既不重複,又相連接,把詩人萬死投荒、脫險東來的欣幸心情,描寫得淋漓盡致。詩的語言明白流暢,在黃詩中別具一格。

黃庭堅以杜甫為師。其詩在藝術上雖遠達不到杜詩的高度,但他在追求「以故為新」的同時,也能創作出一些「格韻高絕」的作品,律詩尤多。如《登快閣》: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此詩作於元豐五年(1082)作者在吉州泰和縣(今屬江西)任知縣時。詩通過寫登快閣時的所見所聞,表達了他厭倦政事、自甘寂寞、企圖歸隱的思想情緒。在藝術上,作者把七言歌行的手法運用到律詩中間,使全篇詩意一氣盤旋而下,而又頗得抑揚頓挫、一唱三歎之致。全詩感情真實,形象鮮明,用典也靈活多變,且不露痕跡。因此,此詩可以說是他實踐其「脫胎換骨」和「點鐵成金」的創作主張的成功之作,故被前人譽為黃詩中的名篇。

總之,黃庭堅作為詩人和詩論家是瑕瑜互見的,我們可以說他的現實主義不夠充分,存在形式主義的傾向,但不能以偏概全,抹殺他革新詩風的貢獻和詩歌中的民主性精華,黃庭堅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是應當肯定的。

除詩之外,他的詞與秦觀合稱「秦七黃九」,但實際成就不及秦觀。他的書法則與蘇軾、米芾、蔡襄齊名,並稱「宋代四大家」。

三、主要參考文獻

(一)傳記

脫脫等:《宋史》卷四四四《黃庭堅傳》,中華書局,1977年。

(二)作品

1.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65年。

2.潘伯鷹:《黃庭堅詩選》,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3.陳永正:《黃庭堅詩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4.黃寶華:《黃庭堅選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三)其他

1.傅璇琮:《黃庭堅和江西詩派卷》(上下卷),中華書局,1978年。

2.莫礪鋒:《江西詩派研究》,齊魯書社,1986年。

3.江西省文學藝術研究所選編:《黃庭堅研究論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唐宋文學六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