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七:毋貪利

人人必須要有「利」才可生存,但須有個正確的態度。在心安之下所獲取的利才是正確的利;心不安所獲取的利,就是貪利。

王陽明的一生,就是不貪利的典範。

1517年正月,王陽明到江西剿匪。1518年陰曆三月,王陽明徹底剿平了江西、福建、廣西等幾十處土匪。這一地區的匪患曾讓中央政府浪費錢糧無數卻總是無寸尺之功,而王陽明只用了一年零三個月時間就大功告成。這種成績可謂光耀千古,但王陽明在平定匪患之後,非但沒有邀功請賞,反而要辭職回家。

跟隨他的弟子們大惑不解。王陽明說:「我已把報捷書送上去三個月,朝廷始終沒有獎賞的文件下來,這就說明他們沒有獎賞的心,我又何必貪戀這功名呢?」

弟子們哄堂大叫:「王老師您立下如此大功,朝廷不獎賞是不對的。我們應繼續上疏,請朝廷封賞。」

王陽明擺手道:「這不可。」

「有何不可?王老師是怕別人非議您貪功貪利嗎?」

王陽明無可奈何地笑道:「我什麼時候在乎過別人的非議?我來江西的念頭是剿匪,非是貪功貪利。如果我的念頭是功利,那就是真的貪了。一門心思在功利上,心浮氣躁,恐怕也無法在這麼短時間裡平定匪患。所以我要感謝沒有『貪利』的念頭,朝廷不獎賞我,我也不會動心,因為我的心根本就不在這上面。你等也須記住這些!」

1519年陰曆七月,王陽明用四十餘天擊敗了造反的朱宸濠,並將其活捉。朱宸濠在南昌運籌帷幄十餘年,精兵強將二十萬,倘若沒有王陽明,他非把長江兩岸變成地獄不可。

這可是能與天地同壽的巨功,但王陽明接下來做的事卻讓人目瞪口呆,他把朱宸濠這塊能帶來無限利益的寶貝拱手讓人。

為什麼會有如此狗血的劇情?

真相如下。皇帝朱厚照聽說朱宸濠造反後,永不安分的心立即大動,他帶領人馬南下,想和朱宸濠較量一番,這叫御駕親征。想不到他才走到河北,王陽明的捷報已到。朱厚照大為惱火王陽明搶了他的功,於是三番五次派人去見王陽明,命令王陽明交出朱宸濠。

皇帝要大臣交出逆賊,情理之中。但朱厚照的念頭卻是破天荒的,他想把朱宸濠釋放到鄱陽湖上,由他自己親自捉拿一回。

這種情況下,王陽明身為臣子,必須要交出朱宸濠。但他不交,而是把朱宸濠交給了朱厚照最信任的太監——良知較為光明的張永。

張永問王陽明:「你這是扔了燙手的山芋?」

王陽明正色道:「我非是為自己考慮,而是為了南方的百姓。一旦把朱宸濠釋放,戰爭必起,縱然皇上把朱宸濠活捉,百姓總會受到一點戰爭的傷害。」

張永沉思,不相信王陽明的誠實:「擒拿朱宸濠可是大功一件,你把他交給我,功勞全無,你不可惜?」

王陽明鄭重其事地重複了自己的良知:「我非是為自己考慮,而是為了南方的百姓!」

張永被感動,接收了朱宸濠。王陽明輕鬆地置身事外,而他能置身事外,就是他秉承了在家訓中說的那三個字:毋貪利。

1529年,王陽明人生的最後一年,他奉命到廣西剿匪,大獲成功。中央政府非但不賞,而且還要罰他,王陽明聽到種種消息時心如止水,不露聲色。

有太多的人為他打抱不平。他問這些人:「你們為何覺得我冤?」

這些人說:「您建立了如此大功,功名利祿本該滾滾而來,如今這些非但不來,還引來了雷霆之怒,這豈不是天下大冤?」

王陽明笑道:「你們忘了我來廣西的目的。我來廣西是剿匪,非是貪功戀利。剿匪已成,此行就無憾,有何大冤?」

這就是王陽明,一生都在秉承毋貪利的人生信條。這種信條曾讓他的心獲得泰山般的安寧,也曾救過他的命。

不過,他也有例外的時候。

有一次,一老農來見他。老農說,最近家裡財政狀況堪憂,很多地方需要現金。可悲的是,他沒有現金,所以決定將自己的一塊田地賣給王陽明。王陽明當即拒絕,他說:「君子應成人之美,不可趁火打劫。你是農夫,田地是你的生存源泉,我若買了你的地,你是能解了近憂,可將來怎麼辦?」

王陽明決定,借給老農所需要的現金,還款日期不限。老農感激涕零,拿著錢千恩萬謝地走了。

故事倘若到此為止,那就成了道德版的小故事大道理,這不是陽明心學的風範,所以必有下文。幾日後,王陽明和弟子們到山水間遊玩。在一處風景如畫之地,王陽明看向山凹處一塊田地,不禁讚歎道:「你們看,那裡面山背水,遠看如菩薩蓮花寶座,實在是風水寶地啊。」

有弟子試探性地問道:「老師喜歡這塊田地?」

王陽明眉飛色舞:「怎能不喜歡?良知能知善惡,它告訴我這就是『善』的,我真是如喜歡美色(如好好色)一樣喜歡這塊田地。」隨即,王陽明臉色呈現遺憾的神情,「可惜它不是我的。」

該弟子笑道:「它理應是您的,只是您捨了。」

王陽明迷惑地看著該弟子。

該弟子解釋道:「這塊田地就是幾日前那個來和您做買賣的老農的。他當初要賣給您的地就是這塊地。」

王陽明「哎喲」了一聲。人人都能聽出他語氣裡的懊悔。

可語音未落,王陽明馬上頓足扼腕,說道:「我怎麼會有這種想法?!」

眾弟子茫然。

王陽明找了個地方坐下來,緊閉雙眼,靜如枯木,許久才睜開眼,看到弟子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神態,緩緩說道:「我剛才的那想法就是私慾,歸根結底是貪利。欣喜的是,總算被我克掉了。」

眾弟子這才恍然大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突生貪利之心不可怕,只要能及時改正。

我們如何改正呢?自然是省察克治,發現貪利這種私慾,然後克掉它。

如去盜賊,須有個掃除廓清之意。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復起,方始為快。常如貓之捕鼠,一眼看著,一耳聽著,才有一念萌動,即與克去,斬釘截鐵,不可姑容與他方便,不可窩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實用功,方能掃除廊清。

是不是沒有了特定的貪利之心,就是全無私慾都是天理了呢?

未必,縱然沒有貪利之心,閒思雜慮也是私慾。

王陽明說:「閒思雜念,到底是從好色、貪財、慕名這些病根上滋生的,自己尋求本源定會發現。例如,你自信絕對沒有做賊之想,什麼原因?因為你根本就沒有這分心思。你如果對色、財、名、利等想法,似不做賊的心一樣都剷除了,完完全全只是心之本體,還哪裡有閒思雜念?這便是『寂然不動』,便是『未發之中』,自然可以『發而中節』,自然可以『物來順應』。」

也就是說,我們平時的「閒思雜慮」並非是閒的、雜的,而是有所指。人人都會尋思自己怎麼發財,人人也會擔心自己碰上倒霉事。這些胡思亂想的背後,其實都是我們對名利的渴望和對我們害怕失去某些東西的擔憂,它們都屬於非分之想。如果你看淡名利,如果你真看透生死,你就不可能在平時胡思亂想。

當然,王陽明之所以說閒思雜念也屬於私慾,還因為閒思雜慮只存在於我們腦海中,還沒有被實現。所以我們思慮的善惡、是非,並非如白晝和黑夜那樣容易分辨。我們以為正在對未來憧憬,實際上卻是貪慾;我們以為正把自己勾勒成一個偉大的人物,實際上卻是好名的私慾。在這些真假難辨的閒思雜慮中,很容易會讓良知無法判斷,最終會遮蔽良知。

所以,王陽明讓家人毋貪利,其實是讓人省察克治,最終把貪利的念頭清除出心。

有人問:「是不是任何追求利的行為都是錯誤的呢?」

王陽明搖頭道:「當然不是,只要你在追求利的過程中,讓良知流行其中,儘管去追求!」

《知行合一王陽明3:王陽明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