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王陽明家規

兒童教育聖經:《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

原文

古之教者,教以人倫。後世記誦詞章之習起,而先王之教亡。

今教童子,惟當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為專務。

其栽培涵養之方,則宜誘之歌詩以發其志意,導之習禮以肅其威儀,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今人往往以歌詩習禮為不切時務,此皆末俗庸鄙之見,烏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

大抵童子之情,樂嬉游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譬之時雨春風,沾被卉木,莫不萌動發越,自然日長月化。若冰霜剝落,則生意蕭索,日就枯槁矣。

故凡誘之歌詩者,非但發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洩其跳號呼嘯於詠歌,宣其幽抑結滯於音節也;導之習禮者,非但肅其威儀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讓而動盪其血脈,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諷之讀書者,非但開其知覺而已,亦所以沉潛反覆而存其心,抑揚諷誦以宣其志也。

凡此皆所以順導其志意,調理其性情,潛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頑。日使之漸於禮義而不苦其難,入於中和而不知其故。是蓋先王立教之微意也。

若近世之訓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讀課仿,責其檢束而不知導之以禮,求其聰明而不知養之以善,鞭撻繩縛,若待拘囚。彼視學舍如囹圄而不肯入,視師長如寇仇而不欲見,窺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設詐飾詭以肆其頑鄙,偷薄庸劣,日趨下流。是蓋驅之於惡而求其為善也,何可得乎?

凡吾所以教,其意實在於此。恐時俗不察,視以為迂,且吾亦將去,故特叮嚀以告。爾諸教讀,其務體吾意,永以為訓。毋輒因時俗之言,改廢其繩墨,庶成「蒙以養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譯文

古時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倫理道德」。不知何時,「記誦詞章」的教育內容大為風行,因此取代了倫理道德,讓古聖先賢所立下的教育真諦消失。

我認為,應該恢復古聖先賢所立下的教育內容,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作為兒童的基本功課。

首先,要引導孩子們吟唱詩歌來激發他們的志趣;其次,引導他們學習禮儀,讓他們的儀容趨於嚴肅;最後,勸導他們讀書,以開啟他們的靈性和智慧。遺憾的是,現在很多人認為讓孩童吟唱詩歌、學習禮儀毫無用處。我說,這都是淺薄庸俗的見識,他們根本就不理解古人立教的本意!

大體來講,兒童喜歡嬉戲玩耍而害怕受到束縛,就如草木剛露頭髮芽時,如果順其自然,讓它舒展暢快地生長,就能枝繁葉茂;但如果摧殘它阻止它生長,必會枯萎。我們現在教育兒童,必須要鼓舞他們的興趣,使他們內心喜悅,那麼他們自然就會進步,不會停止不前。正如及時的雨露、和煦的春風,滋潤了花草樹木,自然萌芽發育,自然能一天天地茁壯生長。如果總是遇到冰霜侵襲,那麼它們就會蕭條枯萎而死。

所以凡是通過歌詩來引導兒童的,不僅僅是為了發展他們的志趣而已,同時也是把他們那與生俱來的蹦跳呼喊的精力轉移成為有節奏的朗誦詩歌活動,讓他們在音律中宣洩心中的鬱結和不快;用禮儀來引導兒童,不僅是為了整頓他們的儀容而已,同時也是通過揖讓叩拜的動作來活動他們的血脈,在起跪屈伸中強健筋骨;教導他們讀書,不僅僅是為了開啟他們的智慧,增長他們的知識而已,同時也是通過深入鑽研反覆體會而鍛煉他們的思想,在抑揚頓挫的朗誦中宣導他們的志向。

這一切都是順應引導他們的思想志向,調理他們的性情,在無聲無息中消除他們的鄙俗,不知不覺中改變他們的粗魯愚頑。如此,使他們日漸接近禮而不感到厭煩,性情在春風化雨中達到中正平和。這就是古代聖賢設立教育的深意。

可現在的兒童教育呢,真讓人心寒。兒童教育者每天只是用標點斷句、課業練習督促他們,要求他們嚴格約束自己,卻不知用禮儀來引導他們;只要求他們聰明,卻不知用好的方法來培養他們;只知道鞭撻束縛他們,如同對待囚犯,卻不知兒童最討厭的就是被束縛。於是,兒童們把學校看作是監獄而不願去,把老師看作是強盜和仇人而不願見,用逃避、掩飾遮蓋來達到他們嬉戲玩耍的目的,作假撒謊來放縱他們的頑劣鄙陋本性。於是,他們得過且過,庸俗鄙陋,日益墮落。這是驅使他們作惡卻又要求他們向善,縱是神仙,恐怕也難做到這一點。

這就是我的教育理念!

評析

中國古代的兒童啟蒙教育大都在家中完成,所以,《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雖非家信,其內容卻洋溢著家訓的味道。「訓蒙大意」就是教育兒童的大致主張之意,「教讀」劉伯頌是「教師」劉伯頌。這篇文字寫於王陽明巡撫江西贛州時期,是一篇兒童教育聖經。

王陽明最先說的是,古時候教人的道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可後來教人的方法就變味了,專門讓人抱著幾本古書,閉了眼睛胡念,書裡所說的道理根本不去理睬。照這個樣子,即使讀了幾百車書,倒背如流,能有什麼用?還有一種教育方法是,專門教學生做文章,文章做得天花亂墜,卻不能實實在在地做忠、孝、信、義的事,這難道是成功的教育嗎!王陽明特別痛恨後世教育的方法,專重在熟讀古書、做好文章去應考,混個功名富貴,把古聖先賢教人實行忠、孝、信、義的道理,卻拋在腦後。

是可忍孰不可忍!

接著,王陽明提出教人的根本主義: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它們被稱為人生八德,是中國古代德育的全部內容。一個人如果不具備這八德,或者是缺斤少兩,那儒家就會指著你的鼻子說,你就不是個人!

孝,就是孝順。孝順父母,乃其他七種美德的基石。人為什麼要孝順?因為我們必須報答父母養育之恩。而王陽明所說的孝順,前面已談到,一是讓父母安心;二是並非兒女單方面的孝順,還有父母的慈,所謂「父慈子孝」,雙方是有互動的。

悌,是悌敬。兄弟姊妹之間的,就是兄弟友愛,相互幫助、互相鼓勵從善。在一個家庭中,悌的功能僅次於孝,它是聯結同輩之間的黏合劑。

忠,是盡己,也就是盡自己全部心力來做一件事。在古代,它指的就是忠於皇帝。王陽明則認為,要忠於天下,其實就是忠於國家和民眾。

信,是真誠不欺自己和他人。不能糊弄自己的良知,倘若你不糊弄自己的良知,自然就不會欺騙別人。要做一件事,就要恭敬而努力地去做,這做事的過程,就是個信的過程。

禮,是外在的禮儀。中國古代,禮儀紛繁複雜,如果你有興趣打開《禮記》,會發現不勝枚舉的禮儀向你招手。婚、喪、祭、朝、聘,每種禮儀都夠你學上一年的。很多生性灑脫、不拘小節的古人把這些看成是繁文縟節,但它的確有重要的意義。通過行禮儀,讓人首先從外在樹起一種敬畏之情,慣性使然下,它會深入你內心,塑造你成為彬彬君子。王陽明認為,心外無禮,所以他的主張就是,禮必須要有,但不必過於複雜。只要能深入你心,行之無妨;不深入你心,棄之也無妨。只要記住:一切禮都是為我們光明良知服務的。

義,很多人認為是義氣,王陽明則認為是「適宜」。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在做和不該做之間有個點,這個點就是義。對朋友要義,無非是要你對朋友做適宜的事。所以,不適宜的江湖義氣,是萬萬要不得的。

廉,是廉潔。依良知之道去追求利而不貪利,就是廉。

恥,是羞恥。凡是不合天理的事,就是不符合良知,絕對不能去做,做了就會感到羞恥。人正因為有「恥」,所以才會遠離人欲,追求天理,才能成為一個好人。

王陽明認為,人生八德中的關鍵點不是基石「孝」,也不是盡心盡力的「忠」,而是「義」。他在《傳習錄》中說過,良知就是「義」,或稱為「宜」,就是適宜。只要你做事適宜,不偏不倚,八德中的其他七德都是水到渠成之事。

適宜地孝順父母,孝順父母就輕而易舉;適宜地盡心盡力忠誠於某人和某事,忠誠於某人和某事就自然而然。

所有的玄機都在「義」上,良知判斷出的適宜與不適宜而已。

那麼,如何讓孩子學習並懂得人生八德呢?或者說,如何把人生八德教授給孩子們呢?

每天拿著人生八德的內容向孩子們灌輸嗎?

王陽明不認為這是好辦法。他認為,人生八德的內容與生俱來,原本就在孩子心中,我們只須通過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方法,將其呼喚出來即可。

為此,王陽明提出三種:讀書、歌詩、習禮。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文化課、音樂課、體育課。

中國人,尤其是古人,最重視文化課,文化課裡最重視德育,音樂課也講,但很少講體育課,導致了中國人後來成為東亞病夫。這都是教育惹的禍。

在王陽明看來,讀書、歌詩、習禮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背後有大深意。

讀書,不僅僅是為了開啟他們的智慧,增長他們的知識,同時也是通過深入鑽研反覆體會而鍛煉他們的思想,在抑揚頓挫的朗誦中宣導他們的志向。

歌詩,不僅僅是為了發展他們的志趣,同時也是把他們那與生俱來的蹦跳呼喊的精力轉移成為有節奏的朗誦詩歌的活動,讓他們在音律中宣洩心中的鬱結和不快。

禮儀,不僅是為了整頓他們的儀容,同時也是通過揖讓叩拜的動作來活動他們的血脈,在起跪屈伸中強健筋骨。

這就是教育的真諦!

以上的三種方法實際上是王陽明從兒童的性情出發的,小孩子性情活潑,像初生的草木一樣,不能壓制他。現代教育心理學也認為,教育兒童,要順著他的性情才好,設種種方法,引起他的歡悅心,使他樂於受教。然後施以合宜的教育,才能夠開發他固有的智能和品德,這智能和品德就是王陽明所說的良知。

順著兒童本原的性情意志,漸漸培養他的長處,警惕他的短處。王陽明並非要雷厲風行地把兒童的短處瞬間剷除,而是希望能潛移默化。大禹治水,是順著水性,他老爹治水卻是逆著水性,二者相比,高下立判。

《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是王陽明以良知為指引,寫就的一篇兒童教育聖經,值得古往今來的家長們反覆閱讀,銘記於心,知行合一,付諸實踐。

《知行合一王陽明3:王陽明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