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孝是盡心,而非表面的道理:《書諸陽伯卷·甲申》

原文

妻侄諸陽伯復請學,既告之以格物致知之說矣。

他日,復請曰:「致知者,致吾心之良知也,是既聞教矣。然天下事物之理無窮,果惟致吾之良知而可盡乎?抑尚有所求於其外也乎?」

復告之曰:「心之體,性也,性即理也。天下寧有心外之性?寧有性外之理乎?寧有理外之心乎?外心以求理,此告子『義外』之說也。理也者,心之條理也。是理也,發之於親則為孝,發之於君則為忠,發之於朋友則為信。千變萬化,至不可窮竭,而莫非發於吾之一心。故以端莊靜一為養心,而以學問思辨為窮理者,析心與理而為二矣。若吾之說,則端莊靜一亦所以窮理,而學問思辨亦所以養心,非謂養心之時無有所謂理,而窮理之時無有所謂心也。此古人之學所以知行並進而收合一之功,後世之學所以分知行為先後而不免於支離之病者也。」

曰:「然則朱子所謂如何而為『溫清之節』,如何而為『奉養之宜』者,非致知之功乎?」

曰:「是所謂知矣,而未可以為致知也。知其如何而為溫清之節,則必實致其溫清之功,而後吾之知始至;知其如何而為奉養之宜,則必實致其奉養之力,而後吾之知始至。如是乃可以為致知耳。若但空然知之為如何溫清奉養,而遂謂之致知,則孰非致知者耶?《易》曰:『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知也。此孔門不易之教,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也。」

譯文

我夫人的侄子諸陽伯又請我講心學,我就和他談了「格物致知」之說。

有一天,他問我:「致知,就是致我心之良知,我聽您講過了。但天下事物的道理是無窮的,真的『致良知』就可窮盡?有些事是不是還要求於外呢?」

我重新告訴他道:「心的本體是本性,人的本性就是天理。天下怎麼會有心外之性?又怎麼會有心外之理?怎麼可能有理外的心?不用心去求理,這是告子的『義是外在』說。理,是心的條理,是心所發出而讓人可見的。心發到父母身上,就是孝的理,心發到君主身上,就是忠的理,心發到朋友身上,就是信的理。千變萬化,無窮無盡,只不過是一心生萬理。所以,以容貌的端莊和內心的平靜為養心,以學而問之、思而辨之為窮理,這是把心和理一分為二了。按我的看法,容貌的端莊和內心的平靜也是窮理,學而問之、思而辨之也是養心。這並不是說,養心之時就沒有理在,窮理之時則沒有心。這是古人的學說所以能知行並進而收合一之功,後世的學說所以分知行為先後而陷入支離破碎之境的原因。」

諸陽伯又問:「那麼,朱熹所說的怎樣算做到讓父母冬天溫暖夏天清涼,如何做算奉養合宜,是不是致良知呢?」

我回答:「這只是良知,還不能算是致良知。知道如何做到讓父母冬天溫暖夏天清涼,則必須要去做,而後才算是致了良知;知道如何做到奉養合宜,則必須要去做,而後才算是致了良知。如果只是知道如何如何,就說是致良知了,那誰不能致良知?《易》說:『知到了,就去做,才是致良知。』這是孔子不易之教法,必須用百世的時間,來等待對此理解通透而不會有疑惑的聖人。」

評析

這封家信在王陽明家訓中異常重要,因為它直截了當地談了王陽明心學的一個理論——心即理。

《傳習錄》中有這樣一段話,更為簡易明快地說明了心即理。

有弟子問王陽明:「至善也必須從事物上求取嗎?」

王陽明說:「你的心純是天理就是至善,它怎麼可能從事物上獲得?你舉個例子來說。」

弟子說:「比如孝敬父母吧,怎樣才能保暖避暑,怎樣才能恰到好處地奉養,該講求適當才是至善。基於此,才有了『學問思辨』的功夫。」

先生說:「如果孝敬父母只講求保暖避暑和奉養恰好,一兩天時間就可講清楚,還說什麼『學問思辨』的功夫?保暖避暑、侍奉父母雙親時只要求己心純為天理,如果沒有學問思辨的功夫,就很容易差之毫釐而失之千里。所以,即便是聖賢,也要再加『惟精惟一』的訓示。如果認為把那些禮節講求得適宜了就是至善,那麼,有些演員在戲中恰當地表演了許多侍奉父母的禮節,他們也就可稱為至善了嗎?」

「心即理」是王陽明在龍場悟道後由「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變化而出的一個理論,它是王陽明心學的世界觀。簡單而言,所謂「心即理」就是,心在物(事)為理,有此心即有此理,無此心即無此理。

也就是說,心和理是一回事。

心在我們體內,遇到事時,我們的心動了,它就成了理。我們如果真有忠誠君主的一顆紅心,就必能產生如何忠誠君主的道理,這道理不須去外面尋求,它就是我心。可如果我們沒有忠誠君主的一顆紅心,就絕對產生不了如何忠誠君主的道理,縱然做得再好看,也不過是戲子演戲,是假的,因為它和我們的心不匹配。

正因為心可生萬理,心也就能生萬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天下一切道理都在我心。

有弟子對這個理論並不十分理解。他問王陽明:「天下一切道理若都在我心,比如侍奉老爹的道理我可以在心中得到,可那些噓寒問暖、早晚請安的細節,難道不須講究、不須去外界學習嗎?」

王陽明說:「當然要學習,但要有個主次。比如寒冬時的保暖,也只是要盡己之孝心,不得有絲毫私慾夾雜其間;炎夏時候的避暑,也只是要盡己之孝心,不得有絲毫私慾夾雜其間。只問自己的心。如果自己的心沒有私慾,天理至純,是顆誠懇孝敬父母的心,冬天自然會想到為父母抵禦嚴寒,會主動去掌握保暖的技巧;夏天自然會想到為父母消暑,會主動去掌握消暑的技巧。防寒消暑正是孝心的表現,但這顆孝心必是真誠無欺的。我用一棵樹來比方吧,樹根就是那顆誠懇孝敬的心,枝葉就是盡孝的諸多細節。一棵樹,它必須先有根,然後才能有枝葉。你何曾見過有的樹是先有了枝葉,然後才有根?」

由此可知,王陽明並不承認在孝順上有道理、技巧可言。縱然有,也是枝葉,而真正的根本則是內心的良知。

這就是只要你用心,就能得到真理的定論。因為,心即理。

王陽明無非是想告訴我們,我們有能力創造一個符合我們心意的世界,而和外面那個客觀存在的骯髒世界涇渭分明。

《傳習錄》中,王陽明清晰地告訴弟子們,他為何要提心即理:「只因世人將心和理一分為二,所以就出現了許多弊端。比如春秋五霸攻擊夷狄,尊崇周王室,都是為了一個私心,因此就不合乎理。但人們說他們做得十分合理,這只是世人的心不夠明淨,對他們的行為往往羨慕,並且只求外表漂亮,與心毫無關係。把心和理分開為二,它的結局是,自己已陷入霸道虛偽還沒覺察到。所以我認為心就是理。要讓人們明白心和理只是一個,僅在心上做功夫,而不到心外去尋求,這才是心學的真諦,亦是我立論的宗旨。」

諸陽伯問他,天下事物的道理是無窮的,真的「致良知」就可窮盡?有些事是不是還要求於外呢?

答案很明顯了,致良知可以窮盡一切道理。因為心即理,而致良知,無非是使用我們擁有良知的心。只要用心了,就一定可以得到理。

王陽明的弟子曾問過王陽明,人的良知不被遮蔽,就必能知必能行,何必再加個「致」字?

王陽明歎息道:「『致』實屬多餘,正如知行本一,不必曰『合』。無奈世人以為知道了就萬事大吉,而不去行,不去致,我只能畫蛇添足,重點強調。

所以,知道怎樣做只是良知,去正確地做,才是致良知。由此可知,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王陽明3:王陽明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