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的新聞發言人

兩德統一的形勢不可逆轉,但局勢的發展速度大大超出了多數人的預料。

為了爭取在德國統一後有更多的支持率,民主覺醒黨決定參加1990年民主德國的人民議院選舉。這是民主德國消亡前的最後一屆人民議院選舉,也是默克爾參加的第一屆選舉。

民主覺醒黨並不是單獨參選的,畢竟不是成熟的大黨,其和東部基民盟、西部基民盟、德國社會同盟組成了選舉聯盟,共同參選。同年2月,默克爾暫時辭去了科學院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民主覺醒黨的選舉工作中。此時的默克爾,只是抱著過來幫忙的心態,殊不知自此走上了職業政治的道路。

民主覺醒黨太過自信了,黨主席施奴爾認為民主覺醒黨將在3月18日的人民議會選舉中獲得巨大成功,有的黨員甚至覺得會獲得20%的支持率。正是基於這樣的錯誤估計,民主覺醒黨決定推舉自己單獨的候選人,不與競選同盟擁護同一個候選人,這樣就可以不用和東部基民盟、德國社會同盟分割固定的議院席位。除此之外,民主覺醒黨在東德拒絕使用東部基民盟、德國社會同盟的選區力量,心高氣傲的民主覺醒黨人自以為是地認為,德國社會同盟曾經和昂納克的統一社會黨結盟,他們不屑與之為伍。

彼時,默克爾在黨主席施奴爾的辦公室打雜,沒有明確的職務。至今,默克爾還對施奴爾的工作方式表示失望,在她看來,施奴爾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基本的合作精神,在時間規劃方面也很糟糕,這種工作的無計劃性讓科學家出身的默克爾相當不舒服。當時,默克爾斷言,這樣的人不可能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後續發展也的確如此。

施奴爾的無計劃性讓他整天忙忙碌碌,卻又在接待重要客人時沒有時間。那天,康拉德·阿登納基金會代表團來訪,財團基金的支持是選舉中的重要一環,甚至可以說是選舉方的「衣食父母」,可施奴爾依舊沒有時間接待,便讓正在身旁工作的默克爾頂上去。默克爾很吃驚,覺得自己的身份不適合去,結果施奴爾漫不經心地說:「你以後就是民主覺醒黨的發言人了,這下身份合適了。」

如此,稀里糊塗的默克爾在人民議會選舉前夕,擔任了民主覺醒黨的最後一任新聞發言官。這對默克爾是個巨大的考驗,她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新聞工作。不過向來做事穩重、踏實的默克爾很快適應了這份工作,且完成得十分出色,叫人刮目相看。

後來有的記者回憶,在當初各大政黨的新聞發言人當中,默克爾算是比較獨特的了。默克爾總是穿著黑色的百褶裙、黑色的上衣,腳踏一雙普通的平跟涼鞋,可從不在意穿著的默克爾給記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記者們總是說默克爾才是瞭解當時東德最可靠的信息來源。聲音不高、語速平緩、有問必答、突出重點,是默克爾在做新聞發言官時的顯著特點。

默克爾得到了不少記者的讚譽,絕非外在表現,她若無一定之規,恐怕早就倒在輿論之下了。能擔當重任之人,必定有過不俗的經歷。作為民主覺醒黨發言人的默克爾,一樣要經過重重考驗。當時有一條爆炸性新聞,曾讓默克爾感到十分棘手。

民主覺醒黨黨主席施奴爾被曝在統一社會黨時期為秘密警察工作過。首先披露這一消息的是《圖片報》的記者彼得·布林克曼,他花費10萬馬克的重金從前安全部工作人員手中購得這一消息。不過,《圖片報》並沒有公佈所有材料,因為該報副總編輯是施奴爾的新聞顧問,他成功說服《圖片報》總編輯「稍安勿躁」。遺憾的是,《明鏡》週刊沒有再給施奴爾留後路,該週刊做了一期關於此問題的專題,並公佈了長達260多頁的材料。證據確鑿,施奴爾的確曾經為東德的秘密警察工作過,民眾一片嘩然。

這對默克爾的新聞發言工作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她每天都需面對大量記者提問的關於施奴爾的尖銳問題。默克爾自己也感到生氣,畢竟剛剛加入民主覺醒黨,黨主席就被曝出這樣的事情,且是在大選結果出來前夕,實在令人氣憤。

不過,默克爾也並不感到震驚,她早已有了「每個人都可能為東德秘密警察工作過」的心理準備,那段歲月太過陰暗,有人屈服也在情理之中。但作為一個政黨首腦,施奴爾的過往實在太不給力。此時,默克爾展示出了不俗的政治眼光,她認為,如果民主覺醒黨不放棄施奴爾,整個黨都可能毀掉。於是,默克爾和同事們私底下決定處理這位黨主席。可還沒等默克爾他們出手,施奴爾自己「覺醒了」,主動離開民主覺醒黨,離開了德國政治,不知所蹤。

3月18日,人民議院大選結果公佈——民主覺醒黨所在的競選同盟獲得大勝,傾向於推進統一的基民盟獲得了40.8%的支持率,德國社會同盟獲得了6.3%的支持率,而民主覺醒黨只獲得0.92%的支持率,低得可憐。當時還沒有5%的議會門檻,故此民主覺醒黨很邊緣性地獲得了4個最後一屆民主德國人民議會的席位。

按理說,民主覺醒黨敗得很慘,但因之前結成的競選同盟獲得了大勝,故此民主覺醒黨也舉行了慶祝勝利的慶功宴,只是會場氣氛實在冷清,組織內部的人也知道自己並沒有對競選同盟的大勝貢獻出多少力量。默克爾受不了這種「精神勝利」之下的慶功宴氛圍,轉身去了真正熱鬧的基民盟慶功會。在那裡,默克爾遇到了東德基民盟主席洛塔爾·德梅齊埃的堂弟托馬斯·德梅齊埃,她還不忘囑咐對方日後在基民盟組織內閣時,不要忘記民主覺醒黨的貢獻。

默克爾的政治初秀,因為選擇了一個並不成熟的政黨而顯得黯淡無光,然而在大選前4周,面對各種複雜問題,尤其是在黨主席施奴爾的問題上,她作為新聞發言官的表現,還是為她贏得了不少讚譽和注意力,這也為她以後的政治道路鋪設了必不可少的基石。

3月18日,民主德國人民議會選舉結束,東德的基民盟主席洛塔爾·德梅齊埃開始著手組建新內閣。按照議會選舉獲得的支持率,大多政黨領袖都在德梅齊埃組建的聯合政府中擔任相當重要的職務,基民盟成員理所當然地佔據了較多重要部門的領導職務。為了聯合整個東德政黨,獲得廣泛支持,德梅齊埃將一些重要部門的部長位置讓給了其他政黨,德國社會同盟作為當初的競選同盟黨,自然不在話下。

在組建聯合政府初期,德梅齊埃沒有對每個重要人選進行深思熟慮,他只是將每個空缺位置逐一填補。這樣不夠嚴謹的做法,也算給了默克爾機會。

早在聯合政府組建開始,德梅齊埃就發現缺少一位政府新聞副發言人,雖然他覺得這個重要的位置由基民盟以外的政黨人士擔任比較好,但一開始是肯定沒有考慮過默克爾的。

至於默克爾是怎樣走進德梅齊埃視野的,說法不一。最離譜的說法當屬默克爾的父親在德梅齊埃耳邊說了好話,不過這明顯沒有多少可信度,儘管卡斯納在東德的基民盟內有一定的聲望。而真正可以確認的是,民主覺醒黨的主席埃佩爾曼確實在德梅齊埃耳邊吹了吹風,提過這位下屬,且默克爾在民主覺醒黨做新聞發言人的表現也著實令外界滿意。因此,德梅齊埃考慮將這一重要位置交由黨外人士擔任,並且最好是女性,以顯示聯合政府的多樣性。

這一切考慮都對默克爾有利。政府新聞發言人蒂亞斯·格勒是默克爾的頂頭上司,在與默克爾會面之後,格勒也對默克爾比較滿意,就這樣最終確認了默克爾出任政府新聞副發言人這一重要職位。

默克爾曾陪同總理德梅齊埃參加了斯特拉斯堡的歐洲會議,還見到了當時名震世界的「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次外出,當屬親眼見證了「2+4協議」在莫斯科簽署。

1990年9月12日,東、西德和美、蘇、英、法共同簽署的這份協議,掃清了兩德統一的最後障礙。在訪蘇期間,默克爾優秀的俄語得以展示,她在莫斯科地鐵上做了問卷調查,瞭解莫斯科當地百姓對於兩德統一的看法。這樣的做法受到總理德梅齊埃的讚賞。

在擔任政府新聞副發言人期間,默克爾一如在民主覺醒黨擔任新聞發言人一樣,用她科學家的思維和處理方法近乎完美地完成了工作。社會各界都對她讚賞有加,甚至連反對黨——統一社會黨的黨報《新德意志報》也不得不表示佩服。

默克爾依然是不修邊幅,基本都是著灰色調的衣服,素面朝天地主持新聞發佈會。在出訪蘇聯期間,她甚至被德梅齊埃強制要求去買些正式服裝。

默克爾在懷有遠大政治抱負的同時,總是以科學家才有的特質步步為營,所以即使民主覺醒黨失敗了,人們依然能記得那個做了一個月的新聞發言人;東德政府解散了,總理科爾也能想起那位做了6個月的政府新聞副發言人。

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默克爾:一切夢想終將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