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對抗與合作

在新的世紀,俄羅斯在新任領導人的帶領之下,其未來必定會絢麗多彩。只是這份多姿的背後,是無盡的利益交鋒。

說到俄羅斯,就不得不提及它的老對頭美國,作為在世界上都極具影響力的國家,俄羅斯與美國的關係更讓世界人民關注。俄羅斯經濟的惡化,再加上美國及北約不斷給予俄羅斯重壓,俄美關係急速下滑。在新的世紀,兩國究竟是選擇繼續合作,還是重新對抗,一時之間眾說紛紜。

自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力便大不如前,而美國依舊是經濟、軍事強國。面對兩國的差距,普京當然清楚選擇與美國對抗是沒有好處的。

2000年,普京批准了《俄羅斯聯邦外交政策構想》,他在這篇文章中寫道,儘管俄美之間存在著很嚴重的分歧,但俄美的相互關係是改善國際形勢的重要保障,是保證全球戰略穩定的必要條件。在普京看來,俄美應該保持繼續合作的關係,在相互合作當中謀求兩國的共同發展。

俄羅斯希望與美國友好相處,可兩國之間存在的矛盾非一朝一夕便能解決,而在改善關係上,美國方面還表現出了強烈的牴觸心理,因此普京想要與美國改善關係,必須等待時機。

2001年,美國發生了震驚世界的「9·11」恐怖襲擊事件,這次事件的發生,對世界安全局勢以及外交格局產生了極大影響。普京認為,改善俄美關係的機會來了。

2002年11月初,普京訪華並登上中國的長城,領略了中國的壯麗江山。在他登上長城時,俄羅斯代表團中的一個成員提醒普京,美國總統小布什訪華時也曾遊覽過長城,並且一直登上了第三座烽火台。「我不準備同布什先生競賽」,普京笑著說道。普京這句話看似無心之語,其實蘊含著深刻道理。這句話表面上的意思是說他本人不會與布什較勁兒去登更遠的烽火台,實際上他的用意是希望能改善俄美的關係。

2002年5月,在莫斯科舉行的峰會上,俄美兩國的總統共同簽署了《俄美新戰略關係聯合宣言》、《俄美關於削減進攻性戰略力量條約》等文件。俄美兩國正在建立新型的戰略夥伴關係,普京與布什都表示,俄美關係永遠都不會回到美蘇冷戰時期那樣。同時兩人還稱,俄美雙方將會為促進世界經濟一體化努力,一同應對全球性威脅以及地方衝突等問題。

就在這次峰會結束後不久,美國商務部便承認俄羅斯為市場經濟國家,這也加快了俄羅斯進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腳步,同時也為俄羅斯進入美國市場掃清了阻礙。

俄美關係在大形勢上已有好轉,可在具體問題上似有分歧,尤其是在北約東擴的問題上,兩國一直處於僵持狀態,好在彼此都在積極尋找解決辦法。

當北約繼續向東擴展勢力時,波羅的海三國就成為其東擴的目標。波羅的海三國是指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三國為俄羅斯西北邊境國家,若它們加入北約,對俄羅斯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患。普京曾對北約東擴予以嚴厲譴責,而美國及歐盟各國對北約東擴卻持堅決同意的態度,普京知道,他必須靈活解決這一矛盾。

2001年11月13日,應美國總統小布什之邀,普京赴美國訪問。訪問期間,布什極盡地主之誼,他還熱情地邀請普京夫婦去他位於德克薩斯州的農場做客。兩人或把酒言歡,或相約林間漫步,在外人看來,這儼然是兩個多年未見的老友再找尋往昔的斑駁歲月。不管真假,兩人此時的表現使得俄美之間的關係有了緩和的機會。

在兩人的交流中,就反對恐怖主義的問題有很多共同語言。普京在反對車臣恐怖主義問題上的措施得到了布什的支持,而美國在阿富汗戰爭問題上的表現,俄羅斯也表示理解。加之「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沒多久,反恐話題無疑成了拉近俄美關係的一大法寶。

儘管在反對恐怖主義的問題中,俄美雙方有了很多共識,可這不代表彼此間的矛盾都可「一笑而過」。北約東擴問題,實在棘手至極。

是年11月23日,普京在俄羅斯兩百會議國際事務委員會中發表了講話,在講話中談及俄羅斯對北約的態度,他表示,北約的東擴應該抱有一定的條件限制,只要不損害到俄羅斯的利益,俄羅斯方面願意同北約展開積極的、有建設性的合作。

除了東擴問題,在伊朗、伊拉克等中東國家的問題上,俄羅斯與美國也存在著相當多的矛盾。或許,這是俄羅斯「制約」美國的一個手段。畢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出於對自身經濟利益的考慮,俄羅斯向伊朗出售了核技術,這一做法遭到了美國的強烈反對。美方認為,俄羅斯為伊朗提供核技術會影響國際的安全形勢,美方擔心伊朗會利用俄羅斯提供的核技術製造核武器,因此美國要求俄羅斯終止這一行為。而俄方卻認為,美國的擔心純屬杞人憂天,故而並未聽從勸告。

2000年3月,伊朗總統哈塔米對俄羅斯進行訪問。為了推進俄羅斯與伊朗之間的關係,雙方簽署了兩國關係基礎和合作原則條約。在哈塔米訪問期間,雙方還達成了共識,簽訂了關於黑海法律地位的聯合聲明。哈塔米與普京在談話中均表示,要加強兩國之間的軍事技術合作,普京還打算幫助伊朗建立布什爾核電站。

2000年10月,俄羅斯宣佈將在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前提下,加強與伊朗在原子能方面的合作,俄羅斯方面允諾將繼續幫助伊朗修建3座核電站。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爆發,俄羅斯與德國、法國合作,形成三角關係,在伊拉克戰爭的問題上他們表示,在維護國際法和聯合國尊嚴的前提下,將會保護自身在中東地區的合法利益。俄羅斯此舉,也是出於自身利益及戰略利益方面的考慮,可美方對此十分不滿,俄美關係迅速惡化。

俄美兩國之間的關係好不容易才得到緩和,兩國也都十分珍惜這樣的改變,不僅俄羅斯將改善俄美雙方關係看做是當前的緊急任務,美方也同樣如此。可這次事件又讓兩國關係降到冰點。

2003年9月底,普京與布什在戴維營會面。在這次會面當中,兩人都認為在反恐戰爭中,俄羅斯與美國的關係已不僅局限於戰略夥伴關係了,彼此更像是真正的盟友。布什在會面中,首次明確地承認了俄羅斯打擊車臣極端分子的行為屬於世界反恐戰爭的一部分。顯而易見,「分分合合」的俄美關係不會因一次政治或軍事事件而完全修復,也未必會因此而陷入不可逆轉的境地,這一如商業上的「有錢大家賺,沒錢靠邊站」。

近幾年,俄美關係再次降溫,導火索即是烏克蘭危機。

烏克蘭擁有4500多萬人口,是東歐最大的市場,有著極大的消費前景,且烏克蘭佔據著十分優越的地理位置,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可是,佔全優厚條件的它卻一直面臨著經濟困境。

自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的經濟增長便不容樂觀,其經濟狀況更排在所有獨聯體國家的末端。烏克蘭政府部門貪污腐敗嚴重、失業率高、經濟低迷、貨幣管制,都是造成此次烏克蘭危機的原因,而這次危機的根本性原因即是烏克蘭與歐盟簽訂聯繫協議失敗。

烏克蘭的大片國土連接著4個歐盟國家,俄羅斯向歐洲供應天然氣時大多都經過烏克蘭,故此其地理位置以及資源都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歐盟於2009年啟動了東部夥伴計劃,想借此來加深與前蘇聯的6個成員國之間的關係,烏克蘭便是歐盟拉攏的對象之一。

然而,拉攏烏克蘭在內的6個前蘇聯成員國之舉卻嚴重地損害了俄羅斯的戰略意義,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俄羅斯強勢介入烏克蘭問題。這就是造成烏克蘭危機的直接原因。

2014年3月1日,普京與奧巴馬進行了1個半小時的電話交談,他們就烏克蘭的危機進行了深刻討論。奧巴馬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為嚴重違反了國際法,他呼籲普京能把俄羅斯部隊撤回克里米亞的軍事基地內,警告普京如果再不撤軍,美國以及其他盟國將會實行報復行動。但是普京強調,一旦暴力繼續蔓延,俄羅斯將會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以及當地的俄語語系居民的安全繼續派兵。顯然,硬漢普京並不妥協。

其實,烏克蘭危機事件致使很多俄羅斯人都開始擔憂俄美關係。2014年1月時,對俄美關係持負面評價的民眾只有17%,自從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這個比例急速攀升至82%。這明顯不是好兆頭。烏克蘭危機也讓66%的人民對俄羅斯與歐盟的關係打上了「差評」。40%的人認為,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關係將會進一步惡化。

利益一旦發生衝突,朋友可能也會立即轉變為敵人,只看這種利益的衝突大小和類型了。俄美之間的關係是相當複雜的,說它們是合作關係並不正確,說它們是抵抗關係也不完全。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俄美關係較冷戰時期已有了很大改善。未來之路或許會越發平坦,這當是兩國人民的期冀。

《普京:為俄羅斯而生的萬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