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戰地行館:蔣氏父子親歷金門炮戰、一江山與大陳島三大戰役

1949年後,國民黨敗逃台灣之後,東南沿海諸多島嶼成了兩岸對峙最前線。尤其金門、馬祖更成為高度管制的戰地行政區,相較台灣本島的平靜,這些島嶼爆發過多起激烈衝突。

朝鮮戰爭爆發後,蔣介石更聽取了麥克阿瑟建議,放棄一度有撤回金門駐軍的打算,持續派駐大批國民黨軍隊駐守金馬最前線與浙江沿海島嶼,更讓這批外島成為真正繃緊敏感神經的灘頭堡,凸顯蔣介石決不放棄中國法統的正當性〔金門戰役之後蔣介石把注意力放在舟山島等保衛戰上,並未在金馬大幅駐軍。朝鮮戰爭爆發後,大量解放軍往閩廈集結,是否在金門固守成為難題。由於美方明確表示只會協防台澎,因此蔣介石與周至柔等高級將領一度在美軍顧問建議下,認為金馬孤懸海外,難以久守,應速撤離以保全實力。直到鷹派的麥克阿瑟訪台,以「絲毫也不放棄」表態,才改變了蔣介石的決定。〕。

1954年炮轟金門的戰役〔1954年,面對台灣地區和美國討論簽訂「共同防禦條約」,以及國民黨長期以武裝勢力滋擾東南沿海等問題,中共中央軍委決定集中福建前線炮兵部隊,對金門實施懲罰性炮擊。9月3日下午2點10分,集結在廈門前沿陣地的解放軍150門重炮同時向大、小金門、大擔、二擔諸島猛烈開火,兩名在金門的美軍顧問先後遭炮火直擊身亡,下午4點炮擊結束,歷時1小時50分鐘,國民黨軍隊也在炮戰發生後隨即開火反擊,即「九三」炮戰。〕、1955年一江山戰役〔一江山島位於浙江椒江口台州灣海面,分南江、北江兩島,總面積1.75平方千米,西北距大陸30多千米,西南距大陸17千米,20世紀50年代初期,國民黨駐軍約千餘人。1955年1月18日,解放軍發動陸、海、空三軍7000餘人協同作戰,自上午7點58分至當日下午5點30分,經一天戰鬥,佔領該島。此後,「國民政府」在浙東沿海防禦體系遭摧壞,連帶促成蔣經國親往執行「金剛計劃」,從大陳島撤軍。〕與大陳島戰役,戰爭成為測試蔣介石與艾森豪威爾簽訂「共同防禦條約」之後美國是否會介入台海之爭的手段,因此也使這些島嶼的象徵意義突然升級。

「八二三」炮戰之後,金門炮火雖酣,但人在台灣本島的蔣介石絕不輕鬆,他深知除了前方軍事是生死存亡之戰,大後方更要與打算讓台灣地區切斷與中國聯繫臍帶的美國在外交上折衝。因此兩岸有意無意之間,借金馬內戰壓力,恰好力斥了美國的盤算。無論毛澤東或蔣介石,都在這場由邊緣主義搭起的舞台上各出奇招,各取所需。

金、馬如此關鍵,「兩蔣」治台期間,不但高密度造訪這兩塊跳板,關心戰局與部隊移防事宜,更留下不少戰時行館,蔣經國更借多次銜命前往探視、鼓舞軍心,一次次冒著炮火上前線的衝勁,證明了自己的膽識而養望,終於獲得部隊認同與高度效忠。

與他處僅供人憑弔的行館遺址不同,多處金馬地區行館至今仍有軍事或接待貴賓用途,只有在部隊開放期間,才有機會獲准入內,窺其堂奧。只是相較過往戒備森嚴,這些戰地行館的角色無疑也越來越平民化。

◆美方支援炮戰的八寸榴彈炮

據當時金門防衛司令官胡璉回憶,在「金門炮戰」開戰的第一周,美國抱持「戰爭一起,必須國軍先流血」的消極態度,但國民黨方面海軍的艦炮及金門陸軍火炮,均無法壓制解放軍岸炮的數量優勢,「金門炮戰」中國民黨陷入補給危機。派駐金門的美軍前線顧問,目睹國民黨陸海軍官兵在解放軍密集彈幕炮擊海面、灘頭的沖天水柱間艱難掙扎搶運的場景,產生苦難相惜的同情心理,遂主動向美軍高層建議調撥有效的陸軍兵器。這便是後來傳聞中常說的國軍美制八英吋自行榴彈炮,即M55 自行火炮,當時軍方電文中則以「特種武器」之名加以保密。這批M55 火炮由國民黨陸軍第一軍炮兵607 營接用。官兵在台灣僅實施短期一周的熟悉訓練後,該營便分為兩梯次,自左營軍港由「國府」海軍「美」字號登陸艦,將M55 火炮運抵澎湖,完成第一段運輸。澎湖到金門,與美軍合作運輸M55 火炮的第二段運輸行動代號為「轟雷計劃」。

《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