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新主張下葬五指山軍人公墓

陳水扁當選後,初期主打中間路線,慈湖、頭寮保存如故。

不過2004年1月27日,蔣經國遺孀蔣方良與蔣緯國遺孀蔣丘如雪共同具名蓋章,寫信給「國防部長」湯曜明,希望讓「兩蔣」安厝至汐止五指山「國軍公墓」,為「兩蔣」移靈或奉安問題提出新說法。

當時正值2004年台灣大選前夕,「連宋配」一路看好,宋美齡則是在美國亡故,因此蔣家以不願續耗台灣財力、物力並履行「兩蔣」勤儉作風為由,提出讓「兩蔣」入土為安的構想,也是考量到國民黨即將重新執政的大環境等因素,也凸顯「兩蔣」畢生以部屬、軍中同袍為重的精神。當時蔣方良還指定蔣緯國之子蔣孝剛為家屬聯繫窗口,與「國防部」配合。

不過「三一九」的兩顆子彈改變了整個局勢,蔣家自然也把遷葬的念頭冷了下來。反倒是陳水扁興致勃勃地指示軍方依家屬意願妥善辦理,並於2005年4月完成移靈安葬大典。因此台灣「國防部」迅速編列新台幣2700萬元預算打造了五指山墓園「兩蔣」墓區,號稱「蔣陵」。

蔣陵為面積約825平方米的扇形墓園,匾額由秦孝儀手書。

「內政部」也編列新台幣1200萬元準備為移靈籌備工作招標,好讓「兩蔣」入土為安。陳水扁還在2005年7月1日,特派李元簇等21人為移靈奉安籌備委員,準備大張旗鼓地把「兩蔣」安葬之事搞定。

整個墓園工程在台灣當局的催促下,只剩功勳石材刻字尚未完成,其餘大致就備。2005年7月間,台灣官方已打算展開移靈作業,沒想到一場大雨讓通往「陵寢」的唯一道路發生50年來罕見的泥石流,花了10天才把道路打通,但提案移靈的徐乃錦又突然重病住院,4個月後離開人世。之後更因蔣家內部意見不一,蔣孝嚴甚至要求「兩蔣」移靈不要在民進黨執政時代舉辦,導致已完工的蔣陵持續延宕、閒置。

《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