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建中正紀念堂,台北市軸線翻轉

蔣介石1975年4月5日逝世,打亂了全盤規劃。

蔣介石去世後,台灣官方規定下半旗一個月志哀,娛樂業停業直到公祭結束,連電視節目都從彩色改成黑白。治喪委員會就在位於營邊段的信義路「教育部」招待所、原陳誠官邸召開,敲定4月16日公祭,並在孫逸仙紀念館設置靈堂,開放民眾志哀等紀念方式,同時積極籌辦隆重喪禮,鼓勵民間展開「獻機報國」運動。

當時中國國民黨中央常會也通過了「行政院」擬定的《永久紀念「總統」蔣介石辦法》,共七項,包括每年清明節為「『總統』蔣介石逝世紀念日」,10月31日為「『總統』蔣介石誕辰日」,均放假一天。

其次,國民黨也提出,由政府出面統籌在台北市興建中正紀念堂一座,除政府經費外,也接受民間捐獻。其餘包括由「教育部」制訂《「總統」蔣公紀念歌》,頒行全台;編纂「『總統』蔣公豐功偉業教材」,供各級學校講授研讀;各縣市建「總統」蔣介石銅像一座,但已有者不再建立,式樣由「內政部」統一訂頒,供各界採用;各機關、學校、社團禮堂正面牆壁懸掛孫中山遺像,對面懸掛「總統」蔣介石遺像以及編纂《「總統」蔣公哀思錄》等。

國民黨中央隨後也迅速敲定,為表達永恆的懷念,決定在台北市籌建中正紀念堂,並由「行政院」設項目小組策劃,聘請俞國華、秦孝儀、辜振甫、王永慶、林金生、蔣彥士、謝東閔、高魁元、趙聚鈺、費驊、賴名湯、蔡鴻文、周宏濤、張豐緒、林挺生、徐有庠16人推行建堂事宜,並由與蔣宋美齡關係密切的前「中央銀行」總裁俞國華為召集人,負責策劃。

之後,國民黨並於1976年10月成立中正紀念堂籌建指導委員會,由張群、何應欽、陳立夫、倪文亞、王雲五、於斌、錢思亮、黃少谷、谷正綱、黃傑、林伯壽、吳經熊、連震東、陳啟天、徐慶鍾、張寶樹、謝東閔、孫亞夫、劉闊才、戴炎輝、劉季洪、周百練、蔡鴻文、林挺生、林洋港25人擔任指導委員。

宋美齡在設計規劃過程中多所著墨。因此短短兩年內,中正紀念堂從動土到完工,以極高效率把這棟別具中國古典風味的陵園式建築完成,同時向公眾開放。

至於之所以選定在營邊段興建紀念堂,主要因為當時國民黨除了要興建中正紀念堂,也打算因蔣介石曾發表《民生主義育樂兩篇之補述》,所以希望如文中倡議,一併興建音樂廳和「國劇院」,是以佔地面積要夠遼闊,交通要便利。

◆中正紀念堂裡的蔣介石銅像

在台灣當局「去蔣化」趨勢抵達高潮時期,這尊著力打造的蔣介石銅像首當其衝成為靶子,中正紀念堂被當局「教育部」改成「台灣民主紀念館」,一度關閉達半年之久。而後重新開放的紀念館內懸掛300 多只風箏將銅像團團圍住,大廳銅門一開,風箏隨風舞動。直至2008 年4 月1 日,因國民黨再次贏得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蔣介石銅像才得以重新「出關」,之前在中正堂階梯上鋪就的綠百合塑料布也隨之拆除。

加上台北市當時日漸繁榮,已感綠地缺乏,也需要遊憩場所,基於都市的整體發展考量,才決定設在營邊段地區。至於台北市政府原打算在此推動商業區計劃則全盤取消。

《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